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通用量具] 德国测高仪的自助维修

[复制链接]
yahoocn 发表于 2012-4-19 15: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司买了德国进口的mahr测高仪,车间反应那个测头上的红宝石球很快就掉了。打电话问了供应商,说是把测头寄回去苏州工厂,用胶水粘一下就行了。
我们打算自己粘,这样快一些。
哪位知道红宝石与金属粘接的工艺流程?
iions 发表于 2012-4-19 20: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试下502胶水
yoyoyoyoyo 发表于 2012-4-23 08: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快干胶水效果不好,因为测头是要受力的。所以,还是选一款慢干的乐泰胶水,粘接效果好。
 楼主| yahoocn 发表于 2012-4-23 09: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去车间看了一下,测头上的球不是红宝石的,是金属的,应该是钢球,比较亮。
已经用丙酮清洁了安装位置和钢球上残留的胶,重新粘接后依然不太牢固。
szautumn 发表于 2012-4-23 11: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用刀片把发硬的残留胶水刮除,然后再清洗。等干了之后再上胶。
要保证粘结效果,除了用好的胶水,还要注意粘好之后,把测头竖过来,也就是说,测头的球在最上面,这样垂直的方向放置,保证球与安装位置接触得完好。
ajxtj 发表于 2012-4-27 15: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yahoocn


    我用了4、5年Mahr的测高仪也没出现过这种情况,估计是您车间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另外经销商的话,您也别轻信。最好打电话问问Mahr苏州的技术人员。
sinaweibo 发表于 2012-5-2 08: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yahoocn


    我用了4、5年Mahr的测高仪也没出现过这种情况,估计是您车间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另外 ...
ajxtj 发表于 2012-4-27 15:11


这种情况应该不会是普遍的问题,但我听当地的经销商说过,似乎现在这一款测高仪的测头的确很容易掉,而且经常是在工厂的服务人员现场安装调试的时间就掉了,可能是苏州工厂的装配工艺问题。
另外,还有底座上的一块小面板,有两个向上与向下的快速按键,据说用得时间长了,那个按键就会跳不起来,然后便产生了一开机测头就往一个方向一直运行的情况,也就说按钮处于长闭状态了。后来苏州工厂发了通知,让用户在发生这一情况时,把小面板与主板的控制线拔掉,这样可以暂时解除这一个问题,以后等工厂的服务人员有时间了再去客户现场更换。
现在感觉新款的测高仪没有以前老款的稳定,质量也不如老款的可靠。
yoyoyoyoyo 发表于 2012-6-1 11: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测高仪还是买瑞士TESA的可靠。
che-zp 发表于 2012-6-2 07: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属球最好用酒精灯或打火机烧一下,然后再用丙酮把球孔和测杆外圆用铜丝刷清洗干净,再用乐泰609胶接,固话24小时后使用
 楼主| yahoocn 发表于 2012-6-14 11: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问了马尔的人,说这个型号为817的测高仪是德国总部根据TESA的特点设计的,而且在早期的市场宣传资料中还写明了与TESA的测头兼容。还好厂里还有TESA的测高仪和备用测头,直接拿来用了,临时解决了现场的问题。以后干脆直接买TESA算了。
szautumn 发表于 2012-7-23 13: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yahoocn


    我用了4、5年Mahr的测高仪也没出现过这种情况,估计是您车间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另外 ...
ajxtj 发表于 2012-4-27 15:11


你运气好啊!
如果你象我一样认识马尔苏州公司的人,就会知道,这是产品的一项设计缺陷--问题的关键不在装配工艺上,而是结构设计上面。所以,全国每年掉下来的测头小球,数量是在两位数,而且大部分是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
的确,正象市场反馈的那样,原来的CX1要比现在的817CLM稳定可靠得多。

不过,无论是苏州马尔生产的任何一款测高仪,侧面垂直度差,这是产品的一个硬伤。
而TESA和Trimos也正是抓住马尔的这一个致命点,在市场竞争上占据着有利的位置。
szautumn 发表于 2012-7-23 13: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问了马尔的人,说这个型号为817的测高仪是德国总部根据TESA的特点设计的,而且在早期的市场宣传资料中 ...
yahoocn 发表于 2012-6-14 11:54



这是真事。
多年前,在马尔苏州公司举办的产品介绍会上,德国的产品经理就是这么说的--产品可以与TESA的测头兼容。
szautumn 发表于 2012-7-23 13: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情况应该不会是普遍的问题,但我听当地的经销商说过,似乎现在这一款测高仪的测头的确很容易掉,而且 ...
sinaweibo 发表于 2012-5-2 08:11


你所说的那个底座上的小键盘,其实也不怎么实用。建议还是操作上面的大控制器的键盘为好。
而那个被称为专利技术的智能上下测量功能,更是不方便--测完一个零件,把工件移开时,总是要把测头向反方向拉开一些,但那个所谓的智能测量功能却又自己开始启动了,所以,反而要多做一个停止运行的操作。非但没有象厂家说的那样提高效率,反而降低了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测头自己在那里低速移动,操作者如果不注意,很有可能造成测头与操作人员或是被测工件的撞击。
 楼主| yahoocn 发表于 2012-7-23 13: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消息,中国国内的测高仪销售量,以台数计算,年销售情况大致为:TESA占40%,Trimos占30%,三丰占15%,马尔占10%,其余5%为其它品牌。
有马尔的代理商来公司谈业务时,说去马尔苏州公司开会,公司老板公开宣称,在中国市场上,量具销量,马尔已经超过了TESA,跃居市场第二位。而从马尔苏州销售部的信息来看,每年测高仪的销售金额占到全年销售总金额的30%。从上面谈到的测高仪这一项,就可以大致的算出,马尔苏州在中国的量具市场销量到底是否真的已经超过了TESA。
MAHRSUZHOU 发表于 2012-7-23 14: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否认,TESA在欧洲是一个大品牌,就整个欧洲市场来说,TESA的品牌地位,并不亚于Mahr。
各个品牌各有其特色产品。在测高仪领域,TESA从核心技术到外观设计,都是非常领先的,所以,不仅仅是Mahr,还有Trimos,向其学习,完全合情合理。

至于上面有人提到的市场占有率问题。产品的销售情况,不完全是产品自身品质这一个因素决定的,还与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及方式有关。Mahr在国内的销售渠道建设开展较晚,市场基础远不及TESA,所以其市场占有率与TESA等进入中国市场较早的品牌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但这一差距也正在逐年的缩小。最近这一两年,不少骨干人员的离职对马尔苏州公司的业务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公司还是会努力为国内的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及服务。
sfcl上海 发表于 2012-7-24 15: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小问题,用502胶水就可以了,你就是送回苏州mahr也是用502粘的!!!
szautumn 发表于 2012-7-30 15: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502是快干胶,效果不好的,还是试试环氧胶,两管一起调的那种,虽然干起来慢一些,但效果会好很多。可在粘好后,在边上接触线上加一圈502,利用其快干的特性,对粘结的两个金属件进行定位固定。
suzhoujiliang 发表于 2012-7-31 15: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东西还是不能用502来处理
用树脂胶水比较好(一般是由主剂和硬化剂调和在一起使用,大概12小时后就可以了)
 楼主| yahoocn 发表于 2012-9-21 13: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东西还是不行,不知道是不是金属表面材料的问题,处理好了用专用粘接金属的胶去粘,但过不了多久,还是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6-3 05: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