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几何量仪器] 万工显测60度螺纹牙型角时立柱倾斜角度和方向应如何?

[复制链接]
老是 发表于 2013-3-12 20: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用万工显测螺纹某牙型角时,如图上A、B边线需要分别调整显微镜立柱一个角度。书上说是调整一个螺纹升角。但问题1:比如测M8-6h单线螺纹塞规牙型角,实际调焦时(我们调焦就是把同一个螺纹牙型两条边线分别调整的在显微镜视场中最清楚为止)发现立柱倾斜角度2到5度就可以了,螺纹升角应该是3度左右吧?公式升角=arctg(np/∏d);还有2:A、B边线调整的角度应该是方向相反吗?实际好像A、B调整立柱角度方向一致,A、B和C、D调整立柱角度方向相反啊?我们调焦就是把同一个螺纹牙型两条边线(如图中A、B边线)调整的在显微镜视场中最清楚为止,各位调整立柱测螺纹角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螺纹.JPG
螺纹.JPG
yj407 发表于 2013-3-12 21: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1、只要调整到螺纹两侧都清晰就可以了,没必要严格抓这个螺旋升角。
2、A、B和C、D的立柱调整的方向是相反的。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3-12 21: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老是

  对于你的第1个问题,我认为你的做法应该是完全正确的。实际工作中就是要“把同一个螺纹牙型两条边线分别调整的在显微镜视场中最清楚为止”,立柱的理论偏摆角度应该按公式螺旋升角β=arctg[np/(∏d)]来计算,其中p为螺距,d为螺纹中经,n为螺纹头数,π为圆周率。
  对于你的第2个问题,为了使A、B影像都清晰,调整立柱角度方向当然应该一致,都是螺旋角的螺旋方向。无论A、B也好,C、D也罢,要测量牙型半角就必须让牙型角的两条边轮廓清晰地显示在视场中,“把同一个螺纹牙型两条边线调整的在显微镜视场中最清楚为止”的确就是调整立柱偏摆角度和调焦的目的。
  要说其他牙型角的检测方法,那就是当通过调整立柱偏摆角度无法实现牙型角两边同时清晰时,应该放弃“影像法”检测方法,转而借助于测量刀使用“轴切法”来检测螺纹牙型半角。
 楼主| 老是 发表于 2013-3-13 20: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2位,还有两个问题忘了问,1:在实际应用中,如上图同一个螺纹牙型两侧A、B边线如果看清楚,需要分别调整显微镜立柱一个角度吧?就是A清楚时立柱的倾斜角度和B清楚时不一样吧?还是同一个立柱倾斜角度,A和B应该同时清楚?
还有问题2:A边和B边方向不一样啊?在视图上一个向左一个向右,怎么调整立柱的方向还是一样的?
谢谢楼上2位大侠!!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3-14 01: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老是

1:在实际应用中,同一个螺纹牙型两侧A、B边线应该在同一个立柱倾斜角度影像都清楚。如果因为光圈调整不正确或者螺纹螺旋角过大,产生光的衍射或干涉及部分光线被遮挡等现象,致使两边影像不能同时清楚,就应该放弃影像法而采用轴切法测量,否则会带来不可小视的测量误差。
2:A边和B边方向不一样,在视图上一个向左一个向右,那是指左右两个牙型半角在垂直于轴心线的角的平分线两侧。调整立柱的方向是一样的,是因为螺纹的螺旋角是同一个,立柱偏摆方向只能是同一个,一定要顺着螺旋线旋转方向调整。
 楼主| 老是 发表于 2013-3-15 11: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规矩湾锦苑


    感谢规矩版主的热情指点,受教了!
 楼主| 老是 发表于 2013-3-15 11: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规矩湾锦苑


    我今天又想了一下,看了一下,感觉同一个单线螺纹的牙型角A、B两侧因为螺旋角方向一致,所以立柱调整角度使A、B边能看最清楚后,和A、B边在同一侧的所有螺纹牙型角都应该看最清楚了,这侧牙型角成像的焦平面都在一个平面上了。但开始我怎么看都看不大懂A、B的螺旋角方向如何相同?是不是应该把A、B边作为一个平面看,这个平面和倾斜螺纹升角后的立柱轴线是垂直的?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3-15 23: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老是

  理论上是你说的道理,是A、B边在显微目镜的焦平面上的影像,这个焦平面“和倾斜螺纹升角后的立柱轴线是垂直的”。应该说焦平面和被测螺纹的轴截面存在着一个螺旋升角的夹角,所以螺旋角较大时还应该对检查结果修正,螺旋角较小时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计。
郭振伟 发表于 2013-6-4 10: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木有使用过,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7-17 10: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