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通用量具] 量具校验

[复制链接]
王腾腾 发表于 2013-6-28 10: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就是我没有量具校验资格证书,能从事我们的单位的校验工作,
如果我们公司没有人员有量具检验资格证书,我们单位的量具校验是否合法
china8179 发表于 2013-6-28 11: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定不可以,就像你没有驾照就开车。
xhxlplp 发表于 2013-6-28 11: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正解。
如同驾车,其实部分没有驾照的人比部分有驾照的人车开得更好,但是因为你没有驾照,你就是违法的。
 楼主| 王腾腾 发表于 2013-6-28 12: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xhxlplp

晕,我们公司不舍得外校,想通过内校解决问题,这样的话又不符合标准,怎么办
wangxiaobo 发表于 2013-7-2 08: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公司现在也这样做的   不知道9000认可吗
wangxiaobo 发表于 2013-7-2 08: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公司现在也这样做的   不知道9000认可吗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7-2 11: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校验”与“检定”的区别。
   “检定”是法制计量的概念,没有政府计量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检定员证或注册计量师证并被注册的人员是不能从事计量检定工作的。
    JJF1001-2011并没有“校验”这个术语,“校验”的说法很不规范。企业一般在谈及校验的时候,有的认为是JJF1001中的“校准”+“检验”的意思,有的认为是“调校”+“检验”(也有的企业认为是调整和确定而称为“整定”),还有的认为是“校准”+“验证”的意思。总而言之,都是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而自愿开展的活动,相当于设备维修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对这种企业自主从事的内部“校验”活动,国家并没有对其相关人员的资质规定强制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组织培训,并书面确认“校验”人员的上岗资质,发给上岗证或聘书,或以红头文件形式加以确认。
xhxlplp 发表于 2013-7-4 21: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王腾腾


   要能够符合要求,内部有权检验校准计量设备,就必须得要建标,常见的就是三大量具类别。如果生产过程中使用到数量众多的检验用量具,还是建标的划算,如果只是几支量具的话外送的好。不过要分清楚检验用的量具还是工人生产工序用的量具。这里面相关问题我记得计量法里面有说到的。真正要求周期检定的是关键控制质量的部分使用的量具,而生产过程中的使用量具——其实你可以将之视为工具,没有强制要求检定的。简而言之,就是说即使使用的量具出了问题,但是最终出厂的产品质量并不会因此受到绝对的影响,这种量具就不必要进行强制检定。例如下料工序使用的卡尺、卷尺,即使该种类型的量具不合格产生误差导致下料尺寸错误,但是成品检验时候并没有使用下料工序用的量具,那这种量具对最终出厂的产品质量没有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就显得不重要——这个不重要是从社会监管的角度来说的,但是对于工厂来说就重要了,也许会产生很多废品或者浪费很多材料,但这是你工厂内部问题,只要最终成品是合格的,对于社会来说就没有什么影响。因此通常来说需要进行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都是成品检验用的量具,而工厂内部工序使用的量具是由公司自己进行确认是否合格的。重视质量和效率、成本的公司,应该将量具的质量放在优先保障的行列。其实三大量具建标付出成本很低的,但是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关系问题。建标主要问题卡在你公司和当地技术监督局/测试研究所的关系搞得是否好,要给的红包到底要多少。按照计量法规定,国内任何一个有资质的检测机构的证书都是通用的,量块检测费用广东、江浙一带非常低,但是不发达省市却又非常高,如果当地的上级部门不干涉,可以送外地检测可以省下大量钞票。
是否要建标,应该实际情况实际分析。例如我们这里,检测一支数显卡尺(0-150)mm的费用要一百多块,如果一个工厂需要送检20支卡尺,每年就要花两千多,但是一套(0-300)mm的卡尺检验标准器组送广东那边检测估计有一千就可以搞定了,不考虑标准器组的购置成本情况下,建标就比较划算。不过实际情况可能还是有出入的,建标要有上级审核考核,额外支出费用这些大家都懂的,越发达的地方越好做事,像我们这种越不发达的地方乱七八糟的事情也就越多。
喝多了两杯,说话不清楚无条理了,仅作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17 23: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