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四川省计量发展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标志着该省对计量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全面夯实全省计量基础、提升计量整体能力和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保障。据悉,该《规划》的出台在全国也属领先之举。 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计量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计量科技基础研究取得了较好成效,计量基础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计量监管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强,企业计量工作得到了稳步推进。如颁发了《四川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计量领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项;建立并保存了国家计量基准、副基准40项(占国家计量基准总数的22.5%);社会公用计量标准2212项,企业最高计量标准934项;培育了诚信计量示范单位6000余家。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将全省计量工作推向深入,四川省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经过广泛调查、深入研究,制定出台了《四川省计量发展规划(2014-2020年)》。 该《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计量科技基础进一步提升,计量检测能力全面提高,计量法制建设、监管体系建设更加健全,量传溯源体系更加完善,为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做好计量基础保障。 为此,该《规划》确定了相关具体任务与目标,如强化计量科技、量传溯源两个基础,完善计量法律法规、计量监管、计量诚信三大体系,加强国家级计量中心、省级区域计量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三个中心的建设,并在计量科技基础研究、标准物质研究和研制、计量测试技术方法研究、量传溯源能力提升、支撑区域发展计量技术保障能力建设等多方面确定了一系列重点项目。 该《规划》还将计量发展目标进行了量化:完成《四川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的修订;量传溯源体系覆盖率达到95%以上;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数量增长100%,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品种增加100%;国家计量基准实现国际等效比例达到85%以上;得到国际互认的校准测量能力(CMC)增长100%;国家重点管理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5%以上;引导并培育5000家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实现千家重点耗能企业能源计量数据实时在线采集。 为保障该《规划》的贯彻落实,四川省政府在规划中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计量工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加强计量宣传和计量文化建设,强化评估考核,把计量发展规划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及时研究制定支持计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要按照规划要求,组织编制实施方案,分解细化目标,落实相关责任,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