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概念] 校准周期的确认

 关闭 [复制链接]
wuhanwsy 发表于 2008-4-1 21: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大虾,弱弱的请教一个问题。
对于需要校准的设备,怎样确定校准周期呢?一些设备按照第三方校准中心给出的校准报告上面注明的是一年,但是如果企业根据自身的使用条件和使用频度,能否自己定义适合于企业自身的校准周期呢?如果自行定义的校准周期和第三方提供的周期不一致,怎样来确定自行定义的周期的合理性呢?
xyb88 发表于 2008-4-2 08: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的帖子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5.10.4.4规定:校准证书不应包含对校准时间间隔的建议,除非已与客户达成协议,也就是说一般校准机构出具的校准证书不应有建议下次再校准的时间建议,除非客户要求,对于需要校准的设备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实际工作的需要自行确定校准周期,当然周期的确定要从设备使用的实际出发,以满足工作需要为前提条件,如果自行定义的校准周期和第三方提供的周期不一致,可以在校准之前和校准机构协议解决。
cycchenchao 发表于 2008-4-2 10: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准和检定是不一样的,校准是企业寻求溯源的一个过程.检测机构一般建议是一年校准一次,但如果某些仪器用得比较多,企业为了可以保证仪器的标准性.可以自主地把自己的仪器检测,这个检测的时间是没有规定的,但这个是企业的成本问题了.
XIAOCHEN 发表于 2008-4-2 11: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方出据检定报告的检定周期一般都是1年,但可以根据自己企业对计量仪器的使用频次及重要程度确定检定周期,一般关键且使用频次高的计量仪器的检定周期通常是半年或者是三个月,对于一般的监视类仪表(不影响产品质量)可以适当延长校准周期,但是必须在文件中做一说明.
 楼主| wuhanwsy 发表于 2008-4-8 21: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现在有些仪表,第三方校准的周期是一年来着,校准标签也是写的一年。我们自己根据使用频度和条件,把周期作了适当的调整。但是校准证书上的建议在校准日期我们没办法修改啊。这样就有冲突了。
吾所不知 发表于 2008-4-9 08: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uhanwsy 于 2008-4-8 21:46 发表
我们现在有些仪表,第三方校准的周期是一年来着,校准标签也是写的一年。我们自己根据使用频度和条件,把周期作了适当的调整。但是校准证书上的建议在校准日期我们没办法修改啊。这样就有冲突了。 ...

一般来说校准证书上不能给出"建议下次校准日期",客户要求的除外,但具体情况各地应该有所不同,中国特色?
happyszn 发表于 2008-4-14 10: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现在有些仪表,第三方校准的周期是一年来着,校准标签也是写的一年。我们自己根据使用频度和条件,把周期作了适当的调整。但是校准证书上的建议在校准日期我们没办法修改啊。这样就有冲突了。
xyb88 发表于 2008-4-14 10: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的帖子

你在送校时说明要求检测机构不要在校准证书上注明建议再校日期,或按你们的要求注明再校日期就可以了,这是你们客户的权利,也是检测机构的义务。
happyszn 发表于 2008-4-14 11: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准和检定是不一样的,校准是企业寻求溯源的一个过程.检测机构一般建议是一年校准一次,但如果某些仪器用得比较多,企业为了可以保证仪器的标准性.可以自主地把自己的仪器检测,这个检测的时间是没有规定的,但这个是企业的成本问题了.
李可 发表于 2008-4-18 23: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准证明只是建议下次校验日期,你可以根据使用频度\稳定性\等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周期,但在文件中应明确记录,并提供风险评估依据.
风吹石 发表于 2008-4-19 17: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准后的计量器具如果要自己控制再校准的时间间隔,就必须建立该器具的期间核查,以此作为确认再校准时间间隔的依据。不能人为主观的缩短或延长。
魏铭凯 发表于 2008-4-20 23: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单位的校准和测试证书上计量部门都建议一年,有的证书写有效期一年,读了大家发表的看法很受启发,看来得和他们去协商一下了。
qifang 发表于 2008-5-19 09: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17025规定不建议给出下次校准时间,但实际中可与客户商量给以规范建议周期,实际中大都给一年的周期
rybmsi 发表于 2008-5-19 11: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附件JJF1139-2005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
http://www.gfjl.org/viewthread.php?tid=602&highlight=%E8%AE%A1%E9%87%8F%E5%99%A8%E5%85%B7%E6%A3%80%E5%AE%9A%E5%91%A8%E6%9C%9F%E7%A1%AE%E5%AE%9A%E5%8E%9F%E5%88%99%E5%92%8C%E6%96%B9%E6%B3%95

[ 本帖最后由 duomeiti 于 2008-5-19 15:54 编辑 ]
花色苷 发表于 2008-5-20 14: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yb88 于 2008-4-2 08:36 发表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5.10.4.4规定:校准证书不应包含对校准时间间隔的建议,除非已与客户达成协议,也就是说一般校准机构出具的校准证书不应有建议下次再校准的时间建议,除非客户要求,对于需要校准的设备企业可以根 ...


如果送检时企业没有特别说明,校准证书一般都有校准时间间隔的建议。
英山 发表于 2008-5-20 21: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校正的周期应当满足相应的检定、校正规程上的周期
再次,根据公司对仪器的使用频率、对品质的影响程度等方面的情况,对周期做出适当的调整。如卡尺 一般为一年,但公司在常使用,且直接对产品的品质产生影响,故而可以规定内部校正的周期为半年等
yan126 发表于 2008-5-20 22: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事实上现在的校准证书上都有一年的建议,包括省院给出的报告,所以下面地区的计量所也是如此给予建议一年,按照实验室认可,确实不是很符合.
路云 发表于 2008-5-25 20: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准与检定不一样,检定属于法制计量,具有强制性。而校准则是企业的自主溯源行为,不具有强制性。一般来说,校准机构依据客户的协议,在校准证书中注明:“建议复校时间间隔最长不超过一年。”这只是常规的做法,并不具有强制性。因为校准机构并不知晓被检器具的使用状况(包括使用频率、被测数据的精度要求等)。真正熟悉被检器具使用状况的应该是企业自己。器具的可靠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同样的计量器具在不同的使用部门可能存在不同的使用频率、不同的测量要求、不同的使用环境等,甚至新旧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些都会导致不同的故障率,对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有影响。企业自身应有一套完善的计量确认体系,对每一件器具依据使用频率、环境条件、测量要求等进行确认。有时可依据历次的校准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某件器具在多次校准时都出现超差,甚至在两次校准周期之间也出现数据不稳等情况,说明该器具可靠性降低,应适当缩短周期或降级使用。相反如果使用频率很低,环境又很好,数据又稳定可靠,则可适当延长校准周期。
aikowang 发表于 2008-5-26 17: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5.10.4.4规定:校准证书不应包含对校准时间间隔的建议,除非已与客户达成协议,也就是说一般校准机构出具的校准证书不应有建议下次再校准的时间建议,除非客户要求,对于需要校准的设备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实际工作的需要自行确定校准周期,当然周期的确定要从设备使用的实际出发,以满足工作需要为前提条件,如果自行定义的校准周期和第三方提供的周期不一致,可以在校准之前和校准机构协议解决。同时,校准和检定是不一样的.
lifehacker 发表于 2008-8-14 11: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说要考虑产品质量和使用频率使用稳定性等等因素,但是有没有科学的判定依据呢,
只是简单的描述很难令使用单位信服的.
dbhlong 发表于 2008-8-14 11: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准则是企业的自主溯源行为,不具有强制性;企业可自行视仪器的使用频度做期间核查确定其周期,如途中遇到情况也可送计量部门重校。
bgqjm 发表于 2008-8-17 05: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我们国家将检定的周期设定为一年或半年并没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无论是检定还是校准周期的确定,都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既要保证仪器的正确使用,又要考虑经济性,周期太长,无法保证仪器的使用精度,太短经济性又不好,可以用相关的理论或计算方法来确定检定或校准的周期,比如用田口方法中周期的确定方法。
Undine 发表于 2008-8-22 09: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公司对于校准周期的要求一般根据计量院的建议,但根据产品的特性要求,对于其主要的产品特性和主要的相关工艺参数,其对应的测量仪器作相关的稳定性追踪,若在稳定性的跟踪图上发现有问题就动态的调整期校准周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6-18 12: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