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角度/平直度] 6000×2000mm平板怎么检定

 关闭 [复制链接]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6-1-12 15: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6-1-12 15:09 编辑

  本人已经接受量友们的建议,对骂大街的帖子保持一旁看丑陋表演的态度不予理睬。楼上连续几个帖子(19楼、21楼、23楼、25楼)摆在世人面前,这种骂大街似的帖子,本人不会再理睬,但其中既然涉及帖子加分奖励的事,我可以答复如下:
  我绝不会像某专家那样,支持自己的得意忘形,不知所以,有一点点不同意见就跳着脚破口大骂,声称必“痛打落水×”,欲置人于死地而后快,25楼的帖子也是某人内心世界大暴露的展现。我的加分原则是:第一,新手发表的技术性帖子无论对错将给予加分,以鼓励其积极发言;第二,对技术性的帖子,只要有新意有创意,对讨论有抛砖引玉作用或启发作用的,不论对错,加分表示赞扬;第三,向量友们主动无私奉献个人计量工作经验、挫折教训和总结以及技术资料的,加分表示感谢;其他方面的帖子恕本人不能加分,非本人管理版块的优秀帖子也请恕本人无权加分,就是想加分也加不上。对骂人的帖子、挖苦讽刺的帖子、恶意灌水的帖子、广告的帖子、违法的帖子、有损党和国家形象的帖子等,如果在本人管理的版块发表,一经发现立即删除直至禁言和注销其注册资格。但如果是谩骂本人的帖子,本人一律避嫌,保持其原状,如何处置由论坛其他管理人员决定。
  顺便再说一次,对骂街式的帖子无论发表在哪个主题帖,本人保持不予理睬,他愿意不要自己的脸继续骂,就由他骂,本人只在一旁看其表演,但发生在本人管理的版块本人将一律删除,除了骂本人的帖子为了避嫌,本人将保持帖子原状。
xqbljc 发表于 2016-1-13 16: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某版主的演技除去拙劣既是让人可笑。明明人品不端,却要尽力粉饰自己,动辄什么所谓的“原则”,但从其在论坛的历来表演看:删帖、改贴,包括造帖、造时间、调整楼层,哪样缺德之事其没干过?!这白纸黑字记载的种种劣行,其抵赖的过去吗?本论坛正是有了此老不正经的毒瘤,造成风气不端、歪理横行,正常的技术讨论无法正常的进行。即使仅从某版主脚踏多只船,挖本论坛墙角,并时不时换上不同“马甲”四处蛊惑,散播“规氏理论”以误导公众之行为,也可看出,此近七十岁的老不正经绝不会在论坛传播什么正能量的。

      人在做天在看,待“规氏理论”被掘弃之日,其终将自食其果的,勿谓言之不预也!
xqbljc 发表于 2016-1-15 19: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某版主在  http://www.gfjl.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6406&extra=page%3D1&page=6 版块被关闭后,又爬上岸来开始了其一贯性的信口开河、胡言乱语。这是不是小人做法,由大家去识别。

         速度的单位是m/s,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这个速度的导出单位(m/s)与某版主咬着屎橛子不松口的“规角制”(m/mmm/m)毫无关联,大家可以看一下GB3100系列性强制标准,那里对SI导出单位规定的文字描述非常清楚:
             导出单位.jpg
         由上面的图片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强制性标准在谈及平面角作为SI辅助单位时,仅有唯一一个弧度(rad),而丝毫不涉及“规角制”(m/mmm/m),由此可见,平面角的SI单位(rad)是唯一的!所谓“平面角的SI导出单位必为m/m”的“规氏理论”完全就是大家怒斥的“屁话”!

         大家都清楚,角速度的SI单位是 rad/s,但如果按照某版主“m/mmm/m是角度单位,且是SI单位”的胡言乱语,那么角速度的SI单位岂不要写成m/m/smm/m/ s 的形式?这岂不就是“规氏理论”造成的天大笑话!某版主的蓄意误导,就是通过东扯西绕的曲解(拆分、等价、等同、划等号、近似、趋近、无限、特例.......),使角速度的SI单位出现两个“/”符号,推翻GB3100系列性强制标准明确规定的角速度的SI单位是 rad/s,而以“规角制”的m/m/s来给以替代,包括以莫须有的“规角制”(mm/m)与JJF1001单位间换算因子(mm/m)的基本概念相混淆,从而达到其误导公众错误的认知和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险恶目的。但某版主的蓄意误导、险恶目的肯定是不会得逞的!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6-1-15 23: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能够复制粘贴国家标准的3.2条,说明他还知道国家对什么是“SI导出单位”有明文规定,不过很遗憾他并不想认真领会规定的真实含义。“用基本单位以代数形式表示的单位。这种单位符号中的乘和除采用数学符号。”说得何等明确!为避免类似于楼上这种知名“专家”看不明白,标准特别以速度为例,说明速度的SI(导出)单位用基本单位秒(s)和米(m)“以代数形式表示”,这种单位符号中采用了数学符号m/s表示“为米每秒”。而平面角的单位正像速度单位一样,用两个基本单位米(m)“以代数形式表示”,这种单位符号采用了数学符号m/m表示。
  接下来标准以热和能的导出单位J与N·m,电阻率的导出单位Ω·m与V·m/A的关系说明了什么是SI导出单位,什么是“具有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专门名称和符号”。最后特别讲述了两个SI辅助单位弧度rad和球面度sr的来源,说明它们就是“具有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专门名称和符号”的“SI导出单位”。标准没有再提及平面角单位rad与m/m和立体角单位sr与m2/m2的关系,因为这种关系在一开始就讲清楚了,在GB3100的表2中也清楚地写明了1rad=1m/m,1sr=1m2/m2,作为标准在这里没必要再重复讲。
  作为几何量计量的知名“专家”,连什么叫“单位间换算因子”都搞不清楚,不明白两个单位间的“换算因子”只是一个数,而不是求这个数的计算过程。把水平仪分度值的一个计量单位mm/m(单位m/m的十进分数单位)称为两个“单位间换算因子”,试问计量单位m/m也算“单位间换算因子”吗?是单位米(m)自己和自己换算吗?退一万步讲,若把mm/m看作是mm和m两个单位间的换算因子的符号或计算过程,换算因子也只能是0.001这个数,而不是符号mm/m,意指单位mm换算成m时换算因子为0.001,即1mm=0.001m。连这点道理都搞不明白的知名“专家”,岂不令人笑掉大牙?
武尔翎 发表于 2016-1-18 08: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xqbljc 发表于 2016-1-12 12:51
某版主已近七十,估计是老来不中用了,对与其互动或出头的帖子,竟然忘记给以加金币了? ...

我只是指出在技术论坛中骂人的不对,没有想到又引来了25#的纯骂人帖,大家都很清楚这个帖子表面看是在骂规版,其实是指桑骂槐、含沙射影在骂我不该站在规版一边。其实我并没有说我个人的技术观点,只是想象军人、老是、美丽人生等一大批论坛朋友一样对骂人的帖子深恶痛绝,想劝一劝骂人的人有所改正,骂人者听不听自便,不过我也做个声明,我也是个不怕骂的主。
28#引用的GB3100的定义说得很清楚,SI导出单位是“用基本单位以代数形式表示的单位”,其中“单位符号中的乘和除采用数学符号”表示。
如果用数学符号表示两个单位m和m相“除”而表示的平面角SI导出单位m/m及其十进分数单位mm/m是两个单位间的“换算因子”,那么速度的SI导出单位m/s,电阻的SI导出单位V/A也是用数学符号表示两个单位相“除”的SI导出计量单位,m/s和V/A也就都变成了两个单位间的“换算因子”了。这种思维方式的确是够可笑的了。
xqbljc 发表于 2016-1-18 15: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尔翎 发表于 2016-1-18 08:59
我只是指出在技术论坛中骂人的不对,没有想到又引来了25#的纯骂人帖,大家都很清楚这个帖子表面看是在骂 ...

         楼上是否能把问题看清楚了再谈观点呢?

         JJF1001中3.26单位间换算因子的定义,这单位间明明是指“两个同类量”之间,而你却提出“m/s和V/A也就都变成了两个单位间的换算因子”的质疑,难道m与s或V与A也分别是同类量???到底是“思维方式的确是够可笑”呢?还是连争论的要点都没看清楚,就下车伊始、瞎讲一气才可笑呢?请你自己考虑。

        至于“m和m相“除”而表示的平面角SI导出单位m/m及其十进分数单位mm/m是两个单位间的“换算因子””的说辞,也提请你看清楚,毕竟“m和m相除”,并不是两个单位相除,而是同样的单位相除,难道“m和m”不是同一个单位吗?“m和m”是同类量不错,但它们首先属于同类量中的特殊“同种量”。“同种量”是“同类量”,但“同类量”未必一定是“同种量”!这是有区别的。比如mm与m是同类量,但它们却不是同种量。你还是首先将这些基本概念搞清楚了再来谈观点好吗?
xqbljc 发表于 2016-1-18 15: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6-1-18 15:48 编辑

          由于当前本论坛无法上传图片,对某版主在29楼是如何曲解GB3100中“SI导出单位”规定的批驳,等论坛恢复正常后再发帖。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6-1-19 14: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知名“专家”居然说“mm与m是同类量,但它们却不是同种量”,请好好研究一下什么叫“同类量”,种和类到底是怎么回事,研究明白了再来发言吧,呵呵。
  可相互比较并按大小排序的量称为同种量,若干同种量合在一起可称之为同类量。弧长和半径量纲都是L的一次方,是两种不同的长度量,因此它们是同类量,长度、宽度、高度、弧长和半径都是同类量,这个道理某“专家”懂吗?同类量有大小,SI词头分段区别了量的大小,因此1mm和1m两个同类量才有了“换算因子”之说。其换算因子就是纯数字0.001,而不是mm/m这个计算过程或符号
  平面角的SI导出单位是弧长与半径相除,从而导出了SI单位m/m。水平仪分度值中表达微小平面角的单位mm/m是导出单位m/m的十进分数单位,mm/m是一个计量单位的完整表述,而不是两个同类量间换算因子的计算过程,更不是换算因子这个“纯数字”。某“专家”一辈子也不会明白这个道理。
  人人都看得出武尔翎先生说m/s和V/A与m/m一样是两个单位相除,讲的是两个单位相除导出了另一个SI单位,它们都是一个单位的整体,不能再当成两个单位,因此也就谈不上两个单位间的“换算因子”。其真实含义是告诉某“专家”,一个计量单位不能看成两个计量单位间的换算因子计算过程,更不能看成单位间的换算因子。某“专家”却看不出武尔翎先生的用意,反问“难道m与s或V与A也分别是同类量???”看来也只有某“专家”才会有如此令人可笑的思维方式,认为别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同类量。其实分不清一个量的单位与两个同类量的换算因子的正是某“专家”自己,如果他真的明白“若干同种量合在一起”叫同类量,连同种量都不是的量根本谈不上同类量,还能说出“mm与m是同类量,但它们却不是同种量”吗?
  如果弧长单位是m,半径单位也是m,弧长和半径两个量相除,单位就是“m和m相除”,怎么就“不是两个单位相除”呢?m和m两个单位虽然相同,但却是分属于弧长和半径的两个同类量,不管是不是同类量,两个量相除仍可能导出另一个单位。这种情况在化学成分分析或含量检测中尤为常见,出现SI导出单位的十进分数单位mg/kg,μL/L的情况比比皆是。但尽管mg/kg,μL/L,m/m,mm/m的量纲相同(都是1),量纲相同的量并不一定就是同类量。单位为μL/L和mm/m的量明显不是同类量,即便斜度和平面角使用同一个计量单位mm/m,因为不能相互比大小,也不能说是同类量,能不能相互比大小才是识别同类量的关键
  两个单位相除可以导出另一个量的SI单位,因此“m和m相除”导出平面角的SI导出单位m/m也就顺理成章,只不过国际计量大会给了平面角导出单位m/m以“专用名词”弧度(rad)罢了。平面角的单位给了专用名词rad并不是说单位m/m就不复存在了,m/m仍然是最原始的平面角SI导出单位,通常情况下应使用专有名词rad,特殊情况下m/m及其十进分数单位mm/m并非不允许使用。一个简单的道理是,一个人有了赵云的名字,人们喊赵子龙的时候就不是喊赵云了吗?
xqbljc 发表于 2016-1-19 22: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种量和同类量的区分问题,在3年多前就在本论坛有过争论(2012年),现今某版主依然在这里以“旧”代“新”、以“旧”混“新”,难道不知道已废止法规性文件中“[可测量的]量”已经被现行有效法规性文件中“”所替代了吗?难道不懂得可相互比较大小,并按大小排序的量就是同类量吗?其3年多前瞎讲“同类量的量又进一步区分为是否同种量,只有同种量才能够相互比大小”的“规氏理论”还不够荒唐吗?!“长度、宽度、高度、弧长和半径都是同类量”不错,但它们首先是具体相同的测量单位的种类量,当然具体相同的测量单位的量也并不一定都是种类量,如力矩和功的单位都可用N.m表示,但是力矩和功并不是种类量,“这个道理某“下里巴人”懂吗”?!

        “换算因子就是纯数字0.001,而不是mm/m这个计算过程或符号”的说辞,更是某版主一贯性的胡搅蛮缠、瞎讲一气,什么“过程或符号”,难道mm/m≠1/1000?

          国际计量大会给了平面角专用名词弧度(rad)的原因,正是因为弧度(rad)由 弧长/半径 是两个种类量导出,也正是这样的特殊性,平面角SI单位被列入辅助单位,“某“下里巴人”一辈子也不会明白这个道理”吧?!“m/m就不复存在”也就意味着“规氏理论”终究灭亡。“特殊情况下m/m...并非不允许使用”的胡言乱语毫无意义,某版主“能耐”很大,不妨举出一个在平面角领域使用“m/m”作单位使用的例子,不就一了百了了吗,即使其从“解读”中找例子也可以啊,没人不允许某版主引用“规氏理论”的,莫非是怕那篇“同仁”的文章已经臭气熏天了?!

       “ 赵云”和“赵子龙”的名字都是虚拟的,这与“刘XX”、“规矩湾”、“匿名”、“流星”等名字都是虚拟的一样,与问题的争论暂无什么关联,但有一天大家会看到,后面的名字会与“规氏理论”连在一起,被大家所唾弃!


补充内容 (2016-1-20 02:20):
给某版主支个招,特殊情况下m/m可以使用的例子,你不妨举个角速度m/m/s的例子,没必要因害怕而影响信口开河的瞎讲一气的。呵呵

补充内容 (2016-1-20 02:56):
规氏理论角速度 rad/s=m/m/s某版主敢面对吗?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6-1-24 22: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某人懂得了“长度、宽度、高度、弧长和半径都是同类量”这句话不错,它们首先是具体相同的测量单位的同种量,难道就不知道弧长和半径的计量单位都是米(m)吗?平面角的导出是弧长除以半径,难道就糊涂到连SI导出单位m/m都不认识了?其也知道“具体相同的测量单位的量也并不一定都是同种量”,就应该也知道斜度、角度和角度正弦值的导出单位虽然都是m/m,当却不是同种量,更不是同类量。
  某人终于承认“国际计量大会给了平面角专用名词弧度(rad)的原因,正是因为弧度(rad)由 弧长/半径 是两个种类量导出,也正是这样的特殊性,平面角SI单位被列入辅助单位”,“弧度(rad)由 弧长/半径 是两个种类量导出”,作为几何量计量的知名“专家”却偏偏不承认弧长和半径的单位都是m这个现实,如果他承认这个事实,弧长除以半径的SI导出单位是m/m他就没法否认,也就没法否认“rad是国际计量大会给导出单位m/m的专有名词”这个事实了,在没有给予专有名词之前,平面角的SI导出单位是m/m这个铁的事实,他永远无法否认。某人一再咒骂“特殊情况下m/m及其十进分数单位mm/m并非不允许使用”是“胡言乱语毫无意义”,却无法否认平直度检测中常用仪器水平仪分度值的计量单位始终就一直沿用m/m的十进分数单位mm/m这个事实。水平仪是小角度测量仪人人皆知,其分度值的单位是mm/m也人人皆知,在“平面角领域使用m/m作单位使用的例子”在平直度检测的知名“专家”眼前天天出现,他就是瞪着两眼看不见,破口大骂“计量同仁”对其的批评指正“臭气熏天”,是好心的量友“臭气熏天”呢,还是他自己臭气熏天?每个人都看得清清楚楚。这种“专家”除了会骂人,还会干什么?!
  某“专家”煞有介事地搞出来个角速度m/m/s的例子,声称角速度 rad/s=m/m/s。我可以告诉他,1rad=1m/m,理论上 1rad/s=1m/m/s。遗憾的是因为1转=1,1r=1,1m/m=1,1rad=1,为了区分一转与一弧度是不同的1,同时因为法定单位的书写禁止除号重叠连用,在转速的单位书写中也就不能使用m/m表示角度的弧度单位。平面角单位m/m的十进分数单位mm/m可以用于水平仪小角度分度值的单位表示的“特殊情况下”,而不能用m/m替换转速计量单位“弧度每秒”中的角度单位弧度这种一般情况。
  mm/m与1/1000到底是不是一回事,计算过程(两个单位相除)和计算结果(相除的结果)到底是不是一回事,符号和数字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只有专司骂人的“砖家”不明白,除他一个人外大家都明白,因此我也就不多费口舌了,还是请他向他周边的娃娃们请教去吧,看看娃娃们愿不愿意答复他,怎么答复他。
xqbljc 发表于 2016-1-25 06: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首先是具体相同的测量单位的同种量”?告知一下:弧长和半径首先是具体相同的测量单位的种类量[同类量],某版主就不要在这里继续混淆基本概念了。某版主既然“知道斜度、角度和角度正弦值.....不是同种量,更不是同类量”,那讲出“有理由将斜度与角度划等号”又是哪一位呢?难道按照“规氏理论”的“规角制”(m/m),不是同类量也可以比较大小???正是由于“平面角的导出是弧长除以半径”,所以“规角制”(m/m)只能是弧度定义过程中间的东西(1rad=1m/m=1),这个m/m分子为弧长,分母为半径,所以分子、分母不能按整体看待,更不是什么平面角的SI单位,所以SI 给平面角的单位名称为弧度(rad),并将其放在辅助单位的地位,而“规角制”(m/m)是没有任何“名分”的。某版主“难道就糊涂到”连平面角辅助单位rad的唯一性也不认识了”?既然某版主擅长东扯西绕的胡搅蛮缠,不妨告知大家 高度/宽度 是什么计量单位?总不至于 高度/宽度 也成为规角制”(m/m)的内容吧?

         水平仪分度值的计量单位,本人在多个帖子中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不管是按照弧度的定义,还是按照水平仪的结构、设计原理,其分度值的计量单位只能是弧度(rad),诸多老前辈文章涉及谈到的此观点,某版主眼瞎看不到?至于mm/m那只能是单位间的换算因子,“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拧种”,总不至于连mm/m=1/1000、1m=1000mm也不承认了吧?!

         “规氏理论”谈及的“理论上 1rad/s=1m/m/s”,已经没人屑于批驳了,某版主在本论坛中,以信口开河、瞎讲一气而著称,大家就当笑料看好了,“规氏理论”的角速度单位“rad/s=m/m/s”难道还不够可笑的吗?所以,“规角制”(m/m)是没有使用场合的,一个无法也无场合使用,又不具单位属性的m/m怎么就会成为“规角制”中的平面角SI单位了呢?这不是某版主的天方夜谭又能是什么?大家都知道,在平面角SI单位中只有弧度制,在平面角制外单位的法定计量单位中只有角度制(60进制),所以弧度制、角度制(60进制)之外,绝没有第三种的“规角制”,现今某版主之所以咬着屎橛子“规角制”不松口,是因为其在某杂志发表的“解读”一文已经在大庭广众之下臭气熏天了,其没有任何退路可走,只能继续做“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拧种”,老“拧种”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某版主“老大不小”近七十岁的人了,现今竟然“拧种”至要向“周边的娃娃们请教去”,这也就是“老不正经”那点出息吧!

         附:某版主脱掉马甲后所写的“解读”一文 ,此压缩文件有不同于论坛的密码:
          “解读”一文.rar (360.94 KB, 下载次数: 18)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6-1-25 23: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斜度、角度和角度正弦值等当然不是同种量,更不是同类量,但它们的SI导出单位却完全相同,它们的计量单位的量纲却完全相同,尽管它们不是同种量,更不是同类量,但如果“砖家”放弃骂人的恶习,静下心来学习一下近似计算的理论,他就一定会明白在角度很小的情况下,角度值、斜度值和角度的正弦值,乃至于正切值,四个完全不同种类的量,其大小却均趋于相等的道理。在平直度检测中,误差是很小的,两个相邻受检点之间的高度差与其间距的比(斜度)与两个点连线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铅垂线的距离线夹角,以及该夹角的正切值和正弦值均近似相等,这个近似计算方法广泛应用于平直度检测之中,他也就不会感到惊讶了。我建议他问问他周边的孩子们,他又放不下他那个“专家”的脸面,怕孩子们嘲笑他“老不正经那点出息”,那就只有抱定错误到终生吧。
  某人在36楼终于又前进一步承认“这个m/m分子为弧长,分母为半径”了,“分子、分母不能按整体看待”,分子当然是分子,分母也只能是分母,可是“分数”难道也不能按整体看待吗?分子和分母合在一起作为整体看待就是分数,分子分母就不可以再分离看,分离的分子和分母就不是刚才那个分数了。这个m/m分数的分子为弧长,分母为半径,单位都是m,请问分数的单位是什么,难道不是m/m吗?这种极其简单的道理孩子们都懂,他又没有脸去向他周边的孩子们请教,抱定了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态度死抱住错误观点不放,那就抱住就是了,只是不要胡言乱语误导了新入行的量友们。
  关于水平仪分度值的计量单位mm/m的解读是正确的,平面角计量单位rad在国际计量大会没有给予专用名词之前,原始的SI导出单位就是m/m,为了平直度误差检测中的方便,水平仪自设计和诞生之日起,就使用了m/m的十进分数单位mm/m,根据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mm/m是理所当然的法定计量单位,只是因为有了它的专用名词弧度,人们一般都应使用专用名词的符号rad,但也允许在必要的场合使用未给予专用名词前的原始的SI导出单位,水平仪分度值就是在平直度检测这种必要的场合使用了法定单位mm/m。
  承认“这个m/m分子为弧长,分母为半径”,不承认弧长和半径的单位是m吗?承认弧长和半径的单位是m,那么分数的计量单位是什么,难道不是m/m吗?平面角1m/m被赋予专用名词1rad后,就可以完全否认1rad的诞生过程1rad=1m/m吗?1rad之所以是量纲为一的量,不正是源于1m/m的分子分母是同一个m而可以约除变为数字1,即1m/m=1吗?因为1rad=1m/m,1m/m=1,国际计量大会也才会有连等式1rad=1m/m=1。某只知骂人的“砖家”愿意“继续做‘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拧种’,老‘拧种’”,只有由其便吧。
  “砖家”无理之下剩下的除了骂人,也就只能是搬弄是非了。本人只关心其技术观点,对其谩骂的嘴脸毫不关心,对其不停地搬弄是非,一会搞“失踪”新闻,一会搞“匿名”小道消息,本人也毫无兴趣,这些不干正事的泼妇和市侩游戏,也只有“砖家”才内行。
xqbljc 发表于 2016-1-26 14: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规氏理论”的所谓“近似计算的理论”,其实就是 角度=斜度=锥度 ,这与“LiuXX”=“规矩湾”=“流星”=“匿名”,这中间有什么不同呢?显然前者是在混淆基本概念,为莫须有且胡言乱语的“规角制”铺垫,而后者则是同为某版主一个人的“同仁”。

         某版主应该还不懂得“趋于相等”与相等还是有差距的吧?前者是混淆基本概念,所谓的“划等号”、“等同于”、“可看做”、“等价”等等“规氏”说辞,不就是动辄“无限”、“极限”、“无穷小”、“趋近”的走极端吗?!这只能证实某版主人格缺陷、分裂、“拧种”的实质。不过,某版主不经意间也曾讲出过实话,其终于搞明白了平直度检测的节距法是测的“夹角”(倾角变化的小角度测量),但其又以“夹角的正切值和正弦值均近似相等”为幌子,再次瞎扯到平直度检测实质是测“斜度”上去了,这不又回到“规氏理论”的“近似”、“划等号”、“等同于”、“可看做”、“等价”等等歪理上去了吗?!告知一下:平直度检测的原理是倾角变化的小角度测量,而不是测什么“斜度”,在谈论测量原理等基础知识时,尽可能使用规范、准确的语言,而不要总是使用“近似”、“划等号”、“等同于”、“可看做”、“等价”等这些“近似”且不靠谱的说辞,总之一句话,牵扯测量原理的基础知识,少些胡搅蛮缠的“近似”,尽可能靠谱些。另外提醒某版主搞清楚,平直度检测中即使存有“近似计算”,也不牵扯什么“正弦值”,难道“斜度”的计算要牵扯到正弦值吗?那只能是某版主昏头了吧?至于“种类量”、“同类量”、“同种量”这些基本概念,提醒某版主还是到相关标准、资料中去查看一下,哪些是被规范使用的,哪些是不被规范使用的,甚至被放弃的,别横嘴瞎讲、竖嘴乱言,信口开河的瞎讲一气是要被论坛中的量友们怒斥为“屁话”、“吃饱了撑的”的。当然,某版主由于“下里巴人”一个,是从来不考虑自己“脸面”的,其被所在公司众多员工誉为“老不正经”的绰号,就足以解释其为何不惧“孩子们嘲笑”的。

        “规角制”的m/m还需要再“反复讲”、“重复说”的批驳吗?“弧度制”其真的不懂?某版主提出的m/m难道也不能按整体看待吗?”疑问,实在可笑可气,其老态龙钟肯定是太健忘了吧?有谁还有耐心去给其“反复讲”、“重复说”呢,就用其自己的话来回应吧,“分子、分母各自表达不同的对象,计量单位各自独立,不能组合成一个计量单位”。   这“各自独立”是“能按整体看待吗”?面对这些引用的蓝色字体,某版主就自己去斗风车吧!呵呵。“简单的道理孩子们都懂 ”,但某版主却连孩子们都不如,依旧是“见棺材不落泪的态度死抱住错误观点不放,那就抱住就是了,只是不要胡言乱语误导了新入行的量友们”啊。

       “ m/m是平面角的计量单位,且是SI单位”一直都是“规氏理论”的核心,其质疑弧度的定义连等式1rad=1m/m=1这中间的“m/m到底是什么”?这不就是定义过程中间的东西吗,再准确点说,不就是数字1吗,其没有辅助单位或名称的名分!弧度被SI列入平面角辅助单位已经说明了一切,如此正确的搁置矛盾、争论的做法还不够吗?某版主“拧种”特质决定了其非要去钻牛角尖,非要去追溯“原始”的“诞生过程”,因此引出了大量的蓄意误导公众的“规氏理论”链条。实际上本人在“弧度制来由的历史溯源”帖子中已经追溯至公元90年代前了(1500年前),那里也没有“规角制”的m/m啊。如果某版主一定要在此事情上“拧种”钻牛角尖,那“原始”的某版主应该就不是“人”了!真有意思,尽管已经近七十岁了,为老不尊的竟然不屑于做“人”了!至于“水平仪自设计和诞生之日起,就使用了m/m的十进分数单位mm/m”的“规氏理论”,已经没人屑于去批驳了,因为大家都清楚水平仪的结构设计原理,所以水平仪分度值的单位肯定只能是弧度(rad),mm/m只是JJF1001定义的换算因子,至于“m/m的十进分数单位mm/m”的陈词滥调,也依旧是不靠谱,毕竟大家都清楚强制性标准GB3100的规定,那就是“单位一不能用符号1与词头结合,以构成其十进倍数或分数单位,而是用10的幂表示”。难道某版主非要与国家规范和国家强制性标准PK叫板,也有些太不自量力了吧?!至于某版主钻牛角尖追求“原始”、“之前”、“诞生过程”的无聊,大家也不要去在意,无非是一个“下里巴人”“为老不尊”的怀旧情结罢了,不屑于搭理也就是了。

         指出某版主脱掉马甲发表“解读”一文,以在更大层面上蓄意误导公众错误的认知和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是其瞎讲的“搬弄是非、谩骂的嘴脸、搬弄是非、搞“失踪”新闻、搞匿名小道消息”吗?答案对于惶恐不安的某版主最清楚!每个人都应该是有担当的责任的,回避或矢口否认能躲过该承担的责任吗?整出那么多错误百出的“规氏理论”,蓄意误导公众,难道不是“不干正事的泼妇和市侩游戏”吗?再次提醒某版主记清楚本人多次讲过的话“勿谓言之不预也”。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6-1-26 21: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只会骂人的“砖家”讲数学理论,讲计量技术的确如对牛弹琴,和他讲多少遍得到的效果也仍然毫无例外是他的骂声,否则也就不是“砖家”了。“砖家”甚至不惜将“mm/m只是换算因子”栽赃给JJF1001的定义,从来不看JJF1001定义的计量单位分别为mm和m的两个同类量的换算因子是两个计量单位相除(mm/m)这个计算过程,还是相除后的计算结果0.001,自己的栽赃能不能成功,同时也建议他请教一下他周边的孩子们“换算因子”或“因子”是名词还是动词。
  既然不把谩骂进行终生誓不休的“砖家”不懂得近似计算的理论,不明白角度很小时,角度值、斜度值和角度的正弦值与正切值,四个不同量的大小趋于相等的道理,他如果还有一点点想学习近似计算的愿望,就该稍微花点工夫验证0.01mrad(或2″,或0.01mm/m)的小角度正切值多大,正弦值多大,倾斜角0.01mrad的斜度是多大,客观验证的结果是最具说服力的证据,而不是用骂人水平和骂人调门高证明自己技术观点的正确性。
  对着镜子的那个影像骂“不是人”的某“砖家”理论上说不出道理来,又拿不出事实做证据,在38楼也就只能大展其骂人水平,对着镜子的人泼口大骂了,我们不必理睬其自骂自的丑陋行为,骂人者不怕丑由其继续骂好了,他还能骂到何时,还能骂出什么水平,我们在旁边静观表演,拭目以待!
武尔翎 发表于 2016-3-19 12: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xqbljc 发表于 2016-1-18 15:02
楼上是否能把问题看清楚了再谈观点呢?

         JJF1001中3.26单位间换算因子的定义,这单位 ...

  因为忙,我有日子没有来论坛了,很抱歉现在才回复您。
  我认为您的观点太极端,就用您的观点来解释您的观点吧,请问角度的SI导出单位m/m是您说的“两个同类量”吗?我也就是告诉你m/m和m/s和V/A一样是一个计量单位,不是“两个同类量”。角度单位m/m是一个计量单位,不是“两个同类量”,其十进分数单位mm/m是“两个同类量”吗?是换算因子吗?只有在mm和m两个独立的计量单位之间,才能说它们是“两个同类量”,存在着换算因子0.001。1mm=0.001m,0.001是换算因子,mm/m不是换算因子,而是计算这两个同类量换算因子的过程。
  补充说明一点:平面角SI导出单位m/m后来被计量界赋予了专有名词“弧度”,并用符号rad表示,并赋给它作为SI单位制的两个辅助单位之一的地位,但给它起了新“名字”不等于原来的名字就不是它了,m/m和rad是指的同一个平面角的计量单位,仍然是平面角的SI原始的“导出单位”,仍然可以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使用,平直度检测领域就是使用计量单位m/m的十进分数单位mm/m的特定环境。
  最后我要做个题外话的声明:这个论坛是技术论坛,不是骂架的擂台。我的这个答复纯属出于对您的尊重,我的观点与您的不相同,仅仅是出于同行的友情讲出来供你参考,但我绝不希望像其他好心解答您的疑惑和劝你的版主及朋友们那样被骂。我说得可能太直,但却是事实,你也可以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回看您这几年的所发表的帖子,自己做个统计,被各板块版主和上帝删除的不算,其中骂人的帖子有多少个,就一定能体会到大家真正反感的是您还是版主了,如果您认为我说的不是事实而是恶意中伤,从此本人也和其他劝过你不得好报的朋友一样不再与您搭腔。
xqbljc 发表于 2016-3-19 14: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m/m和m/s和V/A一样是一个计量单位”,可m/sV/A都有各自的使用地方及名称,那么m/m又是在什么地方有使用到呢?其名称又是什么?一个没有名称也没有地方使用的m/m又怎么会是“一个计量单位”呢?再讲弧度定义中的m/m(1rad=1m/m=1)其物理意义是1m弧长/1m半径,而弧长与半径是种类量[同类量],那么请问1m高度/1m宽度所得到的m/m又是什么计量单位呢?你先下了“角度的SI导出单位m/m”的结论,但在SI单位制中辅助单位平面角是弧度(rad)啊,就连国家的法定计量单位(非SI)中平面角也没有这样一个m/m啊。所以,m/m不可以称作弧度,也不是什么平面角的SI计量单位,它就是弧度定义中间的一个过程,其物理意义上面也谈到了。你讲m/m“仍然可以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使用”,那么“特定的环境”在哪里呢?难道平直度检测领域是“特定的环境”?那个“环境”不正常、不普通吗?再说,按某版主的说法,m/m是单位一的量,那么对单位一的量词头的使用规则你应该清楚吧?难道单位一的量m/m能够与词头(m)写在一起,而组成什么“十进分数单位mm/m”吗?词头的正确使用规则就不需要遵守了吗?还是认真看一下国家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吧!GB3100中讲的很清楚,你应该能够看懂。

        rad的名称是弧度,可m/m有名称吗?有“原来的名字”吗?如果确有“原来的名字”,你能否告知一下,以方便大家互相交流。你讲“m/m和rad是指的同一个平面角的计量单位”,那是否可认为m/m原来的名字”就是弧度呢?你讲“mm/m不是换算因子”,那按此推理“km/m”也就不是换算因子了?难道“km/m”会是m/m的“十进数单位”?这个平面角的十进数单位”又可以在哪个特定的环境”使用呢?还是认真看一下JJF1001中3.26的定义吧。那里的定义共12个字,不难理解的。同时提醒你一下,此换算因子的定义在征求意见稿中是13个字,去掉的这一个字已经清楚的表明了你所讲的“0.001是换算因子”,而“mm/m......是计算这两个同类量换算因子的过程”的话是完全讲不通的。

        你的技术观点与某版主出奇的完全相同,这我可以理解。你谈到的东西实际上完全就是某版主理论的重复,出于你谈到的“尊重”,我也就重复谈了上述看法,如果大家都仅是重复,而没有什么新的东西,那就翻看原来的帖子再给以思考就是了,尽管那些帖子被改动或删除了部分,但主要内容还在,应该会看清楚的。

        所谓“ 骂人”的事已经给你解释过了,还需要重复解释吗?我解释中罗列的那些蓝色字体的文字又是什么?难道是“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精神文明用语?某版主新开辟的“又立牌坊又做婊子”的话题,你愿意参与进去吗?对你的什么“恶意中伤”你感受到了吗?即使你执意“不再与别人搭腔”也没什么,不会有人强迫你“搭腔”的。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6-3-19 17: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尔翎 发表于 2016-3-19 12:16
  因为忙,我有日子没有来论坛了,很抱歉现在才回复您。
  我认为您的观点太极端,就用您的观点来解 ...

  我认为你说的很对。“m/m和m/s和V/A一样是一个计量单位”,是不可分割的一个SI导出单位。m/s没有被赋予专有名词,不可避免地被经常使用,m/m和V/A分别被赋予了专有名词弧度和欧姆,因此经常使用的是rad和Ω,m/m和V/A只有在特殊的环境下才被使用。如同一个人的乳名在其工作后最常使用的是法定姓名(有的地方称为“大名”),乳名和姓名都是指某个人,但乳名只是在特定环境下使用。在平直度检测中,在水平仪的分度值表述中就是平面角导出单位m/m的十进分数单位mm/m使用的特定环境,此时使用 rad 反而不便。
  关于JJF1001-2011的3.26条定义的“单位间的换算因子”,又称“换算系数”,我完全赞同你的解释。换算系数必须是两个同类量之间才会有,仅一个单位不存在自己和自己换算,换算系数必须是“数”而不能是符号,不能是计算过程,不能是计算公式,mm/m是一个完整的计量单位不存在换算系数,即便看作为mm和m两个计量单位,mm/m也是一个符号,或一个计算公式,一个计算过程,它也不是换算因子,它的计算结果0.001是个纯数字,这个纯数字才是mm换算成m的换算因子。
  骂人的话题让我们嘎然回避,从此本人不再搭理这方面的内容。
xqbljc 发表于 2016-3-19 18: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6-3-19 18:38 编辑

        呵呵, “m/m被赋予了专有名词弧度”?哪届SI大会决定并委托某版主代言颁布的?SI单位制也有“乳名和姓名”?这太人性化了吧!m/m也有“乳名和姓名”?其分别是什么?“十进分数单位mm/m使用的特定环境”可以不遵照词头的正确使用规则?“平直度检测中”是什么样的“特定环境”?“特定”在哪里?JJF1001-2011中何条何款有“单位间的换算因子,又称换算系数”的文字描述?换算因子的定义为何由13个字改为现在的12个字?信口开河瞎讲一气的人知道吗?换算因子只能是个“纯数字”?那换算因子与换算系数无区别?某版主继续胡编乱造吧,但那能自圆其说吗?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6-3-20 01: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已承诺绝不答复你的骂语,如果楼上真心想知道个中道理,我可以告诉你:
  平面角的SI导出单位原名是米每米(m/m),这就是平面角的“乳名”,计量界给它取了个“学名”(大名)叫弧度(rad)。平面角单位mm/m是m/m的十进分数单位,与mrad是同一个计量单位。
  我认为技术上为了自己的面子故意较劲没有什么意思,同样,如果你真心想弄清楚因子是“数字”还是“符号”或“计算式”,建议你去查一下字典和辞海,还可以查一下VIM的原文,看看换算因子到底是什么,看看因子有没有单位。
  定义必须简单明了,不允许多用一个字的。你搞清楚了“因子”的词性和特点,搞清楚“因子”绝不会是动作,绝不会是过程,也绝不会是符号,搞清楚同类量相除只能是一个数,再只要弄清楚两个单位的比与两个单位的商有没有区别,你就知道“之比”与“之比值”有没有区别了,那么多余的那个字还有必要保留吗?
xqbljc 发表于 2016-3-20 19: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某版主妄图占据道德制高点的假惺惺“承诺”,其实是一分不值的,根本没人屑于理睬。其自始至终的胡扯瞎绕、无事生非、污语脏话已经败光了其人品。包括其新开启的下流、肮脏“又立牌坊又做婊子”话题,这与“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完全是格格不入的!

          “平面角的SI导出单位原名是米每米(m/m)”这样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辞,也只能从某版主信口开河瞎讲一气的嘴里吐出。这样的胡言乱语有法律法规做依据吗?国务院命令、法定计量单位国家强制性系列标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应该没有这样的内容吧?读音就是“原名”?难道要以某版主那张从不靠谱的嘴做“权威性资料”?再联想到“规氏理论”中角速度“m/m/s=rad/s”的瞎讲,人们不仅要问:角速度(m/m/s)的“乳名”是否为“米每米每秒”呢?哪个国家的“计量界”具有弧度命名的资格和权力?这将国际计量大会置于了何等地位?某版主做为一个某企业的普通计量人员,自称“下里巴人”就有资格代表“计量界”?不自量力的词义应该不需要再给出“解读”了吧?大家就想知道,一贯性热衷于“首创”的某版主,在信口开河瞎讲一气方面到底还有没有一个起码的底线?某版主可以败光其自己的人品,其做为版主为什么还要败坏口碑很好的论坛积攒起来的人气呢?这是不是一颗论坛中的毒瘤?

         “平面角单位mm/m是m/m的十进分数单位”的“规氏理论”,已经没人屑于再给出重复性批驳了。难道某版主真的不知道GB3100强制性系列标准,对《词头正确的使用规则》中有明确的规定?某版主为了其不值钱“自己的面子故意较劲”?某版主的所谓“面子”重要?还是强制性国标中《词头正确的使用规则》的严肃性重要?其自己“看不懂表”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忽悠某些计量新人去“基本告别自行车”呢?此对计量新人的误导、危害后果还不够严重吗?

         JJF1001中12字的换算因子定义还不够明确吗?某版主装腔作势、故弄玄虚的要人去“查字典和辞海,查VIM的原文”,这些常见的坏习气,除令人恶心外,有这个必要吗?“VIM的原文”的翻译难道不考虑中国的语义使用环境吗?有人会相信众多专家、学者、权威搞出来的术语定义不如一个“下里巴人”吗?扯、绕、揉 成性的某版主非要在什么名词、动词、动作、过程、计算式、数、符号、比、商......之间,胡扯、瞎绕、乱揉,不感觉无聊且败自己人品吗?“”是比号,“/”就不是比号?某版主一会儿换算因子,一会儿又换算系数,这两个是一个概念吗?其扯、绕的性起,在谈换算因子时,就扯、绕至“换算系数必须是“数””,这不是“节外生枝”、“故意打岔”的搅混水又能是什么?自以为小聪明,实则不是大犯傻吗?被众多量友怒斥为“屁话”、“吃饱了撑的”,某版主“如此不受待见”的原因不就源于这些恶劣学风吗?!谁告诉某版主的“纯数字才是换算因子”?难道mm/m或km/m等都不是换算因子?某版主如果不老糊涂而健忘的话,其瞎讲过的“mm/m是角度单位,也可做换算因子”的话,又该如何胡扯瞎绕的解释呢?  JJF1001一词一义的原则,到了某版主这里就成为一词多解了?...............

          对于某版主的恶劣学风,本论坛许多量友都是很气愤的,有些人为此甚至远离了论坛。本人也清楚,对于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关键的问题,某版主是绝不敢面对的,其必然装痴卖傻、胡搅蛮缠、   “搅来搅去”、“故意打岔”、“节外生枝”,毕竟这一切都是其“拧种”特质,包括其“下里巴人”低劣传承基因决定的!这也就是本性难移吧!


补充内容 (2016-3-21 18:03):
该板块又在删除多帖后关闭了,但某版主下流、肮脏的“婊子”话题,还是不要偷着删掉,留下来做肥料或反面教员。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6-3-20 21: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6-3-20 21:07 编辑

  众多量友深恶痛绝和很气愤的人,学风恶劣的人是谁,已经有不少量友在网上直接劝导和批评他了,量友们批评谁在本主题帖就有例证,还用说吗?楼上可以继续自己的谩骂行径,但本人绝不会像你那样没有基本道德接你的招。
  如果学风“优良”的“专家”自己不愿意搞清楚问题的本质,不愿意静下心来查标准,查字典,查英文的原文,连“换算因子”或者说“因子”是名词、动词、动作、过程、计算式、数、符号、比、商,还是其它什么东西都不想弄清楚,持久地在那里不顾量友们的劝导和批评,继续一味地骂别人“装痴卖傻、胡搅蛮缠, 搅来搅去、故意打岔、节外生枝,毕竟这一切都是其拧种特质,包括其下里巴人低劣传承基因决定”,那么所骂的镜子中的人是谁,不用我说也不用大家帮他分析,他自己对着镜子里的那个人看一眼也就再清楚不过了。
  本人补充声明:如果某“专家”仍然持续不断地发表类似于楼上这种毫无技术内容的帖子,本人不但承诺不与此人对骂,本人和众多量友们一样对其幡然醒悟的可能性彻底失去了信心,连对其的忠告和教育的帖子也不会回复,此人走向何方由其去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19 01: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