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试卷] 2019一级案例第四题4小问第六题6小问求解

[复制链接]
cakezhao 发表于 2021-6-17 21: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cakezhao 发表于 2021-6-17 21:21
个人解释下第4题的第4问:(主要根据20楼提供的答案解析)
首先关于表4.2/4.3和问题中提到的U到底是那个参数 ...

简单补充下:问题是说,设备带回来后发现有差异,重新修正后的功率结果的不确定度,即求表4.1对应的扩展不确定度。 我最后提到的问题是,按照20#的算法,那么表4.2 中的2.0%就是不对的。4.1和4.2的U就会产生矛盾。
pirlor 发表于 2021-6-18 10: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irlor 于 2021-6-18 10:45 编辑
wzdtzhb 发表于 2021-6-9 15:13
u1=0.0001mm 是0.000095修约后的单次重复性 S 为什么不除根号下10呢  u2=u3,uc=0.006/4/2=0.00075mm(你能 ...


更正一下:

微信图片_20210618102128.jpg
pirlor 发表于 2021-6-18 11: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irlor 于 2021-6-18 11:19 编辑

其实六题很不严谨,按照建标报告,uc=(0.095^2+2*0.29^2)^0.5=0.42,而由题设得出uc=0.75,一套装置两个uc?

ikiwi 发表于 2021-6-22 11: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同事说,此题的2019年案例第六题6小问,在21年案例第二题又考了。问题是:计算膨胀系数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的最大值是多少?
wzdtzhb 发表于 2021-12-18 10: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请高人解答。本人对此题有4点不明白1.表格4.2 4.3给出的不确定度到底是示值的不确定度还是修正系数的不确定度  2.此题修正系数到底是修正因子还是指得是灵敏系数,如果是修正因子那么修正因子是有不确定度带入的(理由是如果考虑修正值或修正因子本身有不确定度的)3.题目要求结合公式求B功率计的不确定度,到底是求功率计B示值的不确定度还是功率计B (K修正系数的不确定度)。4.期间核间结论的判定原则是最大允差限和扩展不确定度,期间核查是与首次的核查值相比,此题已给出的功率计B 4.2表格中首次核查值的不确定度是核查值或是K系数的不确定度
wzdtzhb 发表于 2021-12-20 11: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上题4小问本人解题如下,请大佬点评功率计B的不确定度来源有2个 1是功率计A溯源证书引入的不确定度59.8*0.9%=0.538mW  2.功率计B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0.1*0.289=0.029    uc(B)=(0.538^2+0.029^2)^0.5=0.539mW
0.539mW小于首次核查值59.8*1%=0.598mW 此次不定期核查结论为符合判定原则
wzdtzhb 发表于 2021-12-28 14: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求路云老师 扫地僧 计量小学生 长度室等一众高手解答
(扫地僧) 发表于 2022-4-24 15: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题 有待研究
(扫地僧) 发表于 2022-4-24 16: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楼主第四大题4小题 个人理解是求B修正系数的不确定度 根据公式是直接比较测量法,输入量只有一个A功率计的修正系数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0.9% 其根据公式这小子的偏导数为59.5/60.5   最终得0.90%*59.5/60.5  得0.88% 为B功率计的合成不确定度
(扫地僧) 发表于 2022-4-25 17: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1.1000mm量棒的最大允差代入公式为6um  
2.利用表格的数据计算得量棒的算术平均值为1000.0020mm 实际值为1000.00055mm 得量棒在20.5摄氏度下的修正值为3.5um
3.测量重复性为0.000095mm约0.0001mm
4.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为0.000032mm
5.测长仪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00053mm
6.温度控制在(20加减0.91)摄氏度
(扫地僧) 发表于 2022-4-26 08: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小点修正值有必要讨论一下,20.5摄氏度时量棒的标称值和实际值各是多少,算术平均值能作为实际值吗
ikiwi 发表于 2022-4-26 09: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对。。。
(扫地僧) 发表于 2022-4-26 10: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是哪里不对,要拿出论据啊
guojy 发表于 2023-4-4 15: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分析逻辑强,易明白!
wangyiyong7703 发表于 2023-4-5 18: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pirlor 发表于 2021-6-18 11:16
其实六题很不严谨,按照建标报告,uc=(0.095^2+2*0.29^2)^0.5=0.42,而由题设得出uc=0.75,一套装置两个u ...

其实是两个场景给出的u3,网友在给出答案时要分清。一个是建标时的场景,u3=u2。而在我们要讨论温度控制范围时是一般场景(温度变化时)此时的u3不一定为u2,但u2在不同的场景中是不怎么变化的,u1也是一样的不怎么变。在不同的温度场景中因为是独立分量,不影响到u1和u2。因此在符号书写时应该分清或者要说明。抛砖引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6 19: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