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体系] 公司内想把计量这块按正规走,该怎么办?

[复制链接]
大葡萄 发表于 2021-7-1 14: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司是小公司,现在都是每年一次把质检用的计量器具(卡尺,千分尺,高度尺,天平,电子秤等)进行外校。
现在经常出现尺寸有问题,车间用计量器具跟质检的不说话。电子秤虽然外校了,车间的又不准。
现在想把计量这块按照正规做法整,为了提高公司所有计量器具准确性,提高产品质量,应该怎么下手?
比如电子秤,买上一批标准砝码,按标准外校,然后公司内部安排进行电子秤的校准?
卡尺,千分尺等,买上一批标准块,自己校验。
这样是否可行?还是直接把公司所有计量器具进行外校?

塞规之类的很多,如何处理比较好?

感谢大家不吝指教。
yjw516461702 发表于 2021-7-2 07: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学习下JJF1033-2016建立自己的计量标准,同时可以看这本书:长度计量器具建标指南:JJF 1033-2016《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实施与应用,里边有各种建标案例,

书封面

书封面

书目录

书目录
星辰之殇 发表于 2021-7-2 08: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外校,但是像你说的买点标准砝码和标准量块按周期进行期间核查。建标了后期还有事情呢
小号啊 发表于 2021-7-2 08: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性,技术性。2大目标。讨论技术性,没有啥意义。

首先,你要确定你老板会花钱不?然后,任重道远。
AKm16 发表于 2021-7-2 08: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号啊 发表于 2021-7-2 08:32
经济性,技术性。2大目标。讨论技术性,没有啥意义。

首先,你要确定你老板会花钱不?然后,任重道远。 ...

楼上正解,首先要确定你老板舍不舍得花钱,起步建标扩项和后期维护所花的资金和人力还是占比蛮大的噢。。
945055313 发表于 2021-7-2 10: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公司目前就是把一下卡尺,千分尺,电子秤等常用的量具进行内校,派一个人去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培训后。就可以了
我本无名 发表于 2021-7-2 10: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1、老板是否愿意花钱;
2、愿意花钱的话,自己建标(购置设备、增加人手等投入)或全部外校都可以;关键你要了解建标、外检需要注意的事项,梳理出多少器具,外检费用大致多少、自己建标自检需要费用多少,提出方案供老板选择。
lc8096 发表于 2021-7-2 11: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规范化,不是光买些仪器标准就行了。还需要对人员培训,建立良好的规章制度,要靠制度管人。尤其是工厂,人员流动比较大,没有好的计量管理制度。再好的标准,也是浪费。
200313070 发表于 2021-7-2 11: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要做内部质量控制,也没必要买上一级的标准器,秤不准了,你自己准备个质量相对稳定的铁块。外校回来后拿来称这个铁块,再后期定期核查是否出现偏差就行了,量具也一样,准备个标准件就行了。这样最经济最实用。
沧州深呼吸 发表于 2021-7-2 14: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内部质量控制没必要建标,计量器具用量不大,也没有必要买上一级的经检定合格的计量标准器具按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做,找适当的方法做期间核查就可以了。一般来说,企业用的计量器具出现测量不准确和工人使用有极大的关系,用卡尺敲击也不是没有过,百分表不注意清洁油污碎屑等卡死测头,电子秤脏污,秤盘上随意放置物品等。质量管理是一个体系,光靠一个内部计量部门解决不了问题。
moonkai 发表于 2021-7-2 14: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企业计量器具的数量,数量很少没必要建标,买一些卡尺量块和标准砝码内校一下就可以解决平时的问题了。外校还是要继续做的,不然你审核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证明你量具的溯源性。
x86438751 发表于 2021-7-2 14: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要弄清楚尺寸出问题到底是人的问题还是计量器具本身的问题,当然了,直接怀疑计量器具不准是最好推卸责任的办法。按照你公司一贯的做法,(现在都是每年一次把质检用的计量器具(卡尺,千分尺,高度尺,天平,电子秤等)进行外校。),你要有数据证明每次送检到底有多少计量器具合格或不合格,用数据来说明,如果合格率大于等于90%,而又经常出现尺寸超差,那么人的问题就要放到第一位!,反之,第一个要确定是你的周期是否定的太长,可以尝试半年检一次看合格率;其次要狠抓下现场管理,是否存在使用不当,甚至是违规使用等。大于等于90%是有标准依据的,详情可以查询《JJF 1139-2005 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当然90%仅仅是最低要求。网友沧州深呼吸说的很是到位,现场管理要抓一抓,光怀疑计量器具,是搞不好质量管理工作的!
天天读书 发表于 2021-7-5 14: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规走得话就是企业建标,但是投入有点大!这个你就要和你老板去谈了,看愿不愿意投入金钱和精力去做!
实在不行的话可以去考计量内校员证后进行個企业内校也可以!我们广电计量有提供计量建标咨询服务和计量内校员证的考核培训的!
有需求可以找我13560404487(微信同号)
lxq201314 发表于 2021-7-6 16:53: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质量管理,品质管理决不是质量部门单独的事情,设计部,制造部等各工段都有责任,人的管理是一大问题,有的人受到主管批评了,他找不到发泄的途径,只好砸东西,这种现象
lxq201314 发表于 2021-7-6 16:56: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现象以前有过,现在可能有,以后肯定有,不同企业情况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见管理是一门大学问。
一番绮丽な私を 发表于 2021-7-15 18: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yjw516461702 发表于 2021-7-2 07:57
建议学习下JJF1033-2016建立自己的计量标准,同时可以看这本书:长度计量器具建标指南:JJF 1033-2016《计 ...

这书哪里买呀?
yjw516461702 发表于 2021-7-16 07: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淘宝上就有,你去淘宝搜下.......
xcd-123 发表于 2021-7-20 13: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1、人员要规范化;2、外送单位要正规化;3、公司要舍得必要的计量投入。
校准与可靠性 发表于 2021-7-20 14: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在计量行业,以前做过企业的质检。有话要说。
1计量合格的设备,使用时感觉偏差大,这个问题,不能说是计量公司没好好检。计量公司检的时候,会做一些处理,如恒温,检定特定点,包括测量手法等。这可能会导致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偏差。测得零件误差偏大,原因不限于:材料热胀冷缩(如车一个轴,刚车完测量合格,下机床送质检,测量尺寸偏小);
另外就是仪器本身的误差了,个人曾用多把某地计量院检定合格的表盘卡尺做比对,测一些钻头,最大值与最小值在0.05mm,当然这里面还有个因素是钻头本身,所以这个事例不太能说明是卡尺有问题。

2有问题,我们就找问题,找解决方案。对于尺寸需求高的,还是要更高精度的检具;伪劣的检具,即使计量合格,但实际使用中还是可能存在问题,计量只是针对某些点进行,如果厂商故意针对这些点进行专门修正,其他点则置之不理,就会造成这种情况。再有就是手法问题了,如卡尺等力用的大小是有变化的,这个就需要对车间师傅进行培训了(千分尺是有测力要求的, 几把尺子测力如果不一,也会造成测量结果的不同)。

3再说称。称的使用也不是简单的把东西放上去读个数就完事了。精密的称在使用前都要经过自校准的。而且如果称经过了移动,需要看其水平泡是否在中位,放置的桌面是否平整,桌面强度是否合适,测量周围是否有振动源。

4不管称也好,尺子也好,都是有误差的。所以对于校准证书,需要了解的就是你们检具误差是多少,然后根据此来确定你此次测量是否可以选择这个检具。

5关于建标。个人不建议,虽然建标对于一个企业可能花费不了太多,但还是很牵扯精力的。如果实在怀疑计量公司,可以买一些量块,砝码等,做设备的期间核查。

6测量结果出现问题因素很多,所以要多做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
吴下阿蒙 发表于 2021-7-21 16: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吴下阿蒙 于 2021-7-21 16:06 编辑

每年继续送外检,自己公司买量块砝码定期点检,点检可以只点常用的几个点,但周期可以定短一些,如果常用的只有一两个点,一周点检一次也不是不可以。。
自己公司做校准投入很大,而且也很难规范化。把校准交给第三方,自己公司把期间核查这块做好是最简单的。
aiwodewj1 发表于 2021-7-23 10: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公司,不可能建标,建标代价太大,可以找专业的,信用好的计量机构(口碑好的)做计量,而且你还要计量的时候在现场看着。如果计量没有记录数据的提出问题,其它没有计量的器具,你可以买套砝码和量块送检(不贵1000-2000就可以了)然后自己做计量,这种计量能保证你器具的数据是否准确,无任何作用,自己做的数据出来后用内插法把每个点修正一下,就可以了。
hitcar 发表于 2021-7-23 11: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老出问题,而不是真的想自己做,看领导的真实想法,透过现象看本质,
hitcar 发表于 2021-7-23 11: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一线工人的的要求,有哪些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8-3 03: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