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计量人之“文人相轻.......”

[复制链接]
buding65117 发表于 2025-9-9 15: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计量论坛的虚拟空间里,我们常常目睹这样的场景:一位初学者怯生生地提出疑问,却遭到连珠炮式的技术术语轰炸和居高临下的训诫;两位资深会员因测量方法分歧争得面红耳赤,互相指责对方“根本不懂计量学基本原理”;某个新观点甫一出现,立即被贴上“外行”“荒谬”的标签扔进讨论区的角落。这种以智识优越感为武器,以贬低他人为能事的现象,正是计量领域的“文人相轻”,它如锈蚀般悄然破坏着学术共同体应有的健康肌理。

计量学作为一门精密的测量科学,本应以追求真理为旨归,以开放协作精神为方法。然观当下诸多专业论坛,知识上的优势却异化为道德与身份上的优越感,技术观点的分歧演变为人与人之间的敌对。这种异化的背后,是专家身份与自我价值的过度绑定——当“正确”成为维系自尊的唯一支点,不同意见便自然被体验为对自我价值的威胁。于是讨论不再是探索真理的过程,而沦为一场场捍卫自我形象的防御战。

深究其源,计量论坛中的“相轻”文化源于三重迷思:一是将知识占有误认为智慧卓越,忽视了计量学本质上的集体性与累积性;二是将技术性分歧人格化,从“你的观点有问题”滑向“你这个人有问题”;三是幻想存在绝对无误的权威,否认了计量知识始终处于修正与发展中的本质特征。这些迷思使论坛从本应是思想市场的开放空间,退化为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声音城堡。

这种“相轻”文化的代价是巨大的。对于初学者,严厉的批评而非循循善诱的指导,可能永久熄灭他们对计量的热情之火;对于领域发展,过度苛刻的讨论环境抑制了创新思维的萌芽,使论坛成为重复已有知识的回音室;对于计量职业群体,内部分裂与相互轻视削弱了整体社会声誉与专业公信力。当计量人自己都无法就基本讨论规范达成共识,又如何期望外界信任我们的专业判断?

转化“相轻”为“相重”,需从认知与制度双重维度着手。在认知层面,每位计量人都需重温学科初心——计量学诞生于人类对世界精确理解的共同渴望,而非个体智力的炫耀竞赛。我们应学会区分观点批判与人格否定,牢记“质疑观点”与“尊重他人”可并行不悖。在制度层面,论坛可引入建设性对话准则,倡导“假设善意”的讨论文化,建立基于共识的争议解决机制。版主与资深会员应主动示范如何既坚持学术严谨,又保持人际尊重。

真正成熟的计量专业人士,其标志不是永不犯错,而是能够以开放心态对待批评,以谦卑态度承认认知局限,以热情双手提携后进。在计量学的广阔天地里,没有谁能够独占真理,我们每个人都是真理的追寻者与合作者。论坛的理想状态不应是竞技场,而应成为计量人共同探索未知、相互启发成长的智慧家园。

计量学的进步依赖于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与可重复性,同样依赖于学术共同体内部交流的可靠性与开放性。当我们批评一个测量方法时,不应忘记我们也在测量自己的专业品格;当我们检验一个仪器精度时,也在检验自己作为计量人的精神厚度。唯有摒弃“相轻”之陋习,培养“相重”之文化,计量论坛才能真正成为知识共享的平台、思想碰撞的空间与专业成长的沃土,从而承载起推动计量学发展的历史使命。

在这个需要精密思维的时代,让我们的讨论既保持计量学特有的精确与严谨,又充满人文关怀的温暖与包容。这或许才是当代计量人应有的专业气质与精神风貌。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币 +2 收起 理由
mdlhsb + 1 很给力!
静心养气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Joker1020 发表于 2025-9-9 17: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赞同,特别喜欢一句话“真正成熟的计量专业人士,其标志不是永不犯错,而是能够以开放心态对待批评,以谦卑态度承认认知局限,以热情双手提携后进”!!!!!
成精 发表于 2025-9-10 08: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来得很及时,非常值得肯定,完美表现了计量人的担当。
静心养气 发表于 2025-9-10 08: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格局值得我深刻学习。

从业没有楼主那么久,虽不年轻,却依然气盛,看不惯某些误人言论,一怒之下回复的言辞有失公允,这里道歉。

广州小法 发表于 2025-9-10 08: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的精彩直贴,为有如此之人点赞

开放沟通,互通有无,知识占有,言简意赅表达的很准,其实还有资源多寡带来的局限,尽量避免带进情绪,多表达客观事实
sciccic 发表于 2025-9-10 09: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写的太好了,论坛就是各抒己见,开放、包容的聚集地
zhatv 发表于 2025-9-10 10: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太好了!写的太好了!写的太好了!
弹幕 发表于 2025-9-10 10: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存在难题吗?高端计量肯定存在。
现存的已知的计量方法、规范、规程,存在难题吗?我觉得不应该存在。
有很多计量上的问题,就是一层窗户纸的事儿,楼主说“将知识占有误认为智慧卓越”,一针见血。
追根究底,计量是工科,不是理科,工科就应该是应用科学,现行有效的方法就不应该存在理论难题。
测量设备,测量方法的原理可能晦涩难懂,但是测量设备的操作,测量方法的执行,应该是清晰明了的。
这就跟车间里的老师傅怕徒弟偷师抢了他的饭碗一样可笑。
争竞来,争竞去,争竞的也不过是“法律条文的解释权在我这”。
当然,其实这问题又何止计量。
吴绍明 发表于 2025-9-10 10: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心养气 发表于 2025-9-10 08:18
楼主的格局值得我深刻学习。

从业没有楼主那么久,虽不年轻,却依然气盛,看不惯某些误人言论,一怒之下回 ...

是不是说的某人,回复内容五颜六色的那位?
睡眠状态 发表于 2025-9-10 10: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说什么,唯有赞一个。
jiazy21 发表于 2025-9-10 10: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见过相轻,只见过惺惺相惜,相互鼓励。我尤其是佩服中国计量杂志社审核稿件的专家,对待我的投稿不耐其烦,认真提意见和审核,在他们的帮助下,完成外审,有待录用。
fly01 发表于 2025-9-10 16: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Joker1020 发表于 2025-9-9 17:18
非常赞同,特别喜欢一句话“真正成熟的计量专业人士,其标志不是永不犯错,而是能够以开放心态对待批评,以 ...

以前手把手教徒弟。教会一个混蛋一个!现在真心不会手把手去教了!守护好不胡乱计量与出证书的底线(真心不容易)!
cy581100 发表于 2025-9-10 16: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学特有的精确与严谨,又充满人文关怀的温暖与包容
lxq201314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计量人应秉持的做事,做人的态度与方法,给力!!
文一道1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情况也不仅限于计量行业,各行业都存在这样的情况,整个国家都应该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珍惜专业型人才!
TAGCJC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3三行,必有吾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9-19 09: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