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硬度] 维氏硬度计的操作方法

[复制链接]
JOHNKILLER1986 发表于 2008-9-16 22: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求日本三丰Mitutoyo微小硬度試驗機的操作方法(型号:HM-100 Series)
我有维氏硬度块,但操作的很少,不会操作.和洛氏的操作方法一样不?
zhaoyan 发表于 2008-9-16 23: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维氏硬度试验

维氏硬度试验法是在1925年由英国人史密斯(R.L.Smith)和桑德兰德(G.E.Sandland)提出的,后由英国的维克斯-阿姆斯特朗(Vickers-Arm-Strand)公司制造这种仪器而得名。
. 试验原理
将一个相对面夹角为1360的正棱锥金刚石压头选定的试验力压入试样表面,经规定的保持时间后,卸除试验力,测量压痕两对角线
长度,取其平均值计算压痕表面积。
二、计算公式
   根据实验原理,维氏硬度值是实验力除以压痕表面积,其计算公式如下:HV=F/S
                  
式中,
F------
实验力(kgfN);

S------
压痕表面积(mm2
         S=d2/1.8544
若以“kgf”表示HV=1.8544F/d2
                  
若以“N”表示,HV=0.102乘以1.8544F/d2
                 
      式中
l-------
正方形边长(mm);

h-------
锥角顶端到压痕边中点的距离(mm);

d-------
对角线长度(mm)。

[ 本帖最后由 zhaoyan 于 2008-9-16 23:40 编辑 ]
zhaoyan 发表于 2008-9-16 23: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试验过程
1、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
试样的制备:试样的工作面粗糙度应在Ra0.1以下,试样底面粗糙度应为Ra0.8
2)
选定所需试验力:试验力的选择要根据试样的厚度和硬度范围而定;
3)
检查硬度计示值精度和显微镜测量精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显微镜的测量精度为0.001mm
4)
根据试验要求更换合适的工作台,如使用V型工作台时,则其压头主轴轴线必须与工作台轴线相一致
5)
擦净试样及工作台
2、
试验程序
1)
将试样置放在工作台上,施加载荷时,其被侧面垂直于主轴轴线,加荷必须平稳,无冲击现象。
2)
保持一定时间后,卸去所加负荷,然后转动式平动测量装置,使物镜位置对准压痕中心
3)
调节焦距,使压痕轮廓清晰,然后测量对角线长度
4)
根据负荷大小及对角线长度,查表得出硬度值

四、注意事项
1、
试样表面的规定,试样的表面应该是光滑平面,不应有氧化层及污物。试验面粗糙度必须保证压痕对角线能精确地测量,一般粗糙度应在Ra0.1以下。
2、
试样厚度的规定:试样(或试验层)的厚度至少应为压痕对角线平均长度的1.5倍。试验后,试样支撑面不应出现可见变形痕迹。
3、
两相邻压痕中心距离及任一压痕中心至试样边缘距离的规定。对黑色金属,两相邻压痕中心间距或任一压痕中心距试样边缘距离应不小于压痕对角线平均值的5倍。
4、
测量压痕平均对角线长度的规定。卸除试验力后,测量压痕的对角线长度。两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应超过短对角线长度的2%,各向异性的材料可不受此限制,但应在有关标准中规定。
5、
试验力保持时间的规定。试验时应均匀平稳地施加试验力,不得有冲击和震动。试验力的保持时间:黑色金属为10~15s,有色金属为30±2s,如另有要求时间可以延长,其偏差为±2s
6、
测定非平面度的修正规定。主试验样为球面式圆柱面时,则所测之值应加以修正。即需将所得之值乘修正系数。
7、
维氏硬度值的修改规定。计算出的维氏硬度值大于或等于100时,修改至正数;硬度值为10~100时,修改至一位小数;硬度值小于10时,修改至两位小数。
8、
试验时,每个试样至少测定三个点的维氏硬度值。
9、
在做主要试验时,需注意使用的试验力。根据相似原理,虽然维氏硬度不取决于试验力的大小,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些金属如铜,在测定时,由于所用来的试验力不同,测出的硬度值也完全不同,这可能是由于金属在不同的深度上其硬度存在着差异所造成,因此,在做重要试验时,需注意试验力的大小。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 收起 理由
海狼 + 3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changjing 发表于 2011-1-6 08: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我刚添了台维氏硬度计,正需要。再次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6-1 18: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