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请教这个不确定度允许值怎么算?

[复制链接]
zhangliang2 发表于 2009-9-23 20: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依据选择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原则,某主轴零件直径为ф=95± 0
0.025
;试问选择检验用的计量器具其不确定度允许值应为:
zhoujidai 发表于 2009-9-23 21: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按照1/3~1/10原则选择,你的工艺参数控制为± 0.025,那么选择检验用的计量器具测量不确定度就应该在± 0.008~± 0.0025范围内,k=2。
yzjl3420646 发表于 2009-9-24 15: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不确定度为0.0083及以下的就可以了,算成允许误差应该是±0.014
 楼主| zhangliang2 发表于 2009-9-25 19: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允许误差±0.014是怎么得来的?
carsarlas 发表于 2009-11-30 18: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乘上个K吧?
星空漫步 发表于 2009-12-1 08: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2# zhoujidai

请教一下,“K=2” 在此是不是强制指定的。
风吹石 发表于 2009-12-1 10: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k=2只是表示一个置信区间,表示测量结果的95%都可以落在这个范围之内。
星空漫步 发表于 2009-12-1 10: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k=2只是表示一个置信区间,表示测量结果的95%都可以落在这个范围之内。
风吹石 发表于 2009-12-1 10:15


超级版主的帖子好象没有正面回答我对技术总监的提问。
K值不同的话,不确定度应该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吧。
路云 发表于 2009-12-3 06: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k值只是一个扩展因子,或者叫包含因子,它并没有强制性规定。在相同的扩展不确定度下,k值取得越大,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就越小。通俗点说就是对测量设备的精度要求也就越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就越好。
yxaoxiao 发表于 2009-12-3 08: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K也可以等于3,包含因子范围就更大了。
lzl_1972 发表于 2009-12-3 14: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利用国家计量局原先提出的Mcp(测量能力指数)的方法来推算,对于一般的检验过程,Mcp可以取2;
根据公式: Mcp=T/2U  (T代表过程要求公差;U代表测量系统扩展不确定度,其中扩展因子K=3)可以推算出相应测量系统的扩展不确定度U.
星空漫步 发表于 2009-12-3 22: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相同的扩展不确定度下,k值取得越大,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就越小。路云 发表于 2009-12-3 06:15


根据JJF1059中包含因子的定义,它应该是“为求得扩展不确定度,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所乘之数字因子”。照这句话理解,我觉得应该是先确定k,并用它乘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最后才得到的扩展不确定度。
路云 发表于 2009-12-4 13: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12楼漫步星空的帖子

按照JJF1059这么理解是对的。但现在楼主的问题是:已知被测零件的最大允许公差范围,要选多高精度的测量设备来进行测量,才能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所以才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原理,反之加以应用。
星空漫步 发表于 2009-12-5 10: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13# 路云

我个人认为,知道了待测件的公差,只要依照1/3~1/10原则来选用合适的计量器具就可以了,似乎没有必要做什么反推。

我原来最早想问的是在2楼那句话“选择检验用的计量器具测量不确定度就应该在± 0.008~± 0.0025范围内,k=2。”中,为什么要选k=2,而不是k=3或其它。选择k=2的依据是什么。

我的理解是,现在有好多量仪在标注测量不确定度时都选择k=2,但k=2并不是绝对的。实际应该使用k=几,要看工厂品质管理的力度需要。
使用k=2时的不确定度数据,其漏检、误判的概率肯定要高于使用k=3时。假如厂商只提供了k=2时的不确定度数据,而你却想使用k=3时的不确定度来进行判断时,才需要进行反推。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路云 发表于 2009-12-5 19: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09-12-5 19:52 编辑

回复 14# 星空漫步

误差与不确定度是两个概念。“选择检验用的计量器具测量不确定度就应该在±0.008~±0.0025范围内,k2。”这句话咋看起来好像是1/31/10的关系,实际上他是取了被测试件最大允许误差的1/31/10。但他又说是“测量不确定度”,且还加上k2,有点不太好理解。如果按照原来的误差理论来选择,那只要说:“选择检验用计量器具的最大允差优于±0.008就行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k2。如:我们检1.0级(最大允差±1.0%)的材料试验机,只需用优于0.3级(最大允差±0.3%)标准测力仪去检就行了。如果要按不确定度来选,我觉得不应该简单地作最大允差=不确定度的处理。仪器的误差小,不一定不确定度就小,反之亦然。
星空漫步 发表于 2009-12-5 20: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路云

如果说:“选择检验用计量器具的最大允差优于±0.008”,后面不加“k=2”,应该比较好理解。
加了“k=2”,我也觉得不好理解。当时,我也没想太深,就问了一下哪里有这种规定。也许我那个问法也不太好。

我觉得公差检验时需要预留的安全裕度,即验收极限的设置,应该和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有关。
海南文化 发表于 2016-1-25 09: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大家的分享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6-1-25 22: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测量不确定度是评判测量方案或测量结果可信性的参数,不是评判测量方案或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参数,因此,测量不确定度本质上是保证测量工程的安全性。包含因子k就相当于工程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k必须大于1。k越大对测量工程的安全性否定就越大,否定力度越大,测量工程也就越安全,但要加以改善的成本投入也会越大,k 的取值应该在保证测量工程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取小以降低测量成本。因此,如果顾客或标准规定了k 的大小,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应该按要求和规定取k 的值,如果没有要求和规定,取k=2就是国际默认的惯例。
  并非k=2时包含概率就一定是95%。例如矩形分布k=1.732时包含概率p即达到100%,梯形分布k=2时包含因子也达到100%,而并非只有95%,因此不要试图将k与包含概率p对应联系,只要知道k 是决定扩展不确定度U大小的包含因子就足够了。
  U≤T/3(一般取1/3~1/10)是选择检验用的计量器具其不确定度允许值的基本原则,被测参数的风险越大越向1/10倾斜,风险越小越向1/3倾斜。对于一般产品检验取1/3就可以满足要求,对检定/校准这种测量过程,风险性明显高于一般产品检验,因此取1/6,因为测量设备的允差表述为正负多少,允差用MPEV表示,T=2MPEV,U≤T/6在JJF1094之中就被写成了U≤MPEV/3,表面看选择了1/3,实际上是选择了1/6。
  ф=95± 0.025,控制限T=0.050,产品直径的检测属于一般产品的测量过程,并非风险较高的检定/校准过程,选择1/3足矣。因此U≤0.050÷3=0.017,即测量设备允差引入的扩展不确定度U≤0.017mm即可。11楼lzl_1972版主说“建议利用国家计量局原先提出的Mcp(测量能力指数)的方法来推算”是值得推荐的。Mcp=T/(2U)≥1.5,式中U是测量过程的扩展不确定度。那么0.050/(2U)≥1.5,U≤0.050÷3=0.017mm,计算的效果与1/3原则完全相同。如果测量设备允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占90%,则允差为≤0.015mm,也就是说,你的被测主轴零件直径为ф=95± 0.025,应选择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0.015mm的量具进行质量检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6-15 06: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