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JJG34-2008中后续检定的探讨 刘永谦 在JJG34-2008《指示表》检定规程中,关于指示表后续检定作了某些新的规定,如把指针与刻度盘的相对位置、测力不列入必检项目,并调整了后续检定的检定间隔,但这些调整是否合理值得探讨。
1.指针与刻度盘的相对位置过大会造成视差,直接影响读数(根据经验最大可达到1/3个分度值)。这是一个重要的检定项目。长期使用中的指示表如果长指针与中心齿轮松动,指针与刻度盘的相对位置就会发生变化,将无法满足JJG34-2008的规定。
2.指示表的测力及测力变化在JJG34-2008中作了明确的规定。日常检定中如果检定人员在检定指示表过程中,怀疑其测力有可能不满足要求,是否要对指示表的测力进行检定呢?在JJG34-2008中没有相关说明。
3.JJF1102-2008《内径表校准规范》对内径表配套的专用指示表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其指示表的检定是按首次检定还是按后续检定执行呢?在JJG34-2008中也没有作有关的说明。如果按后续检定(检定间隔为0.2mm),也就是说没有了相邻误差(0.1mm的误差),而内径表的相邻误差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指标。
4.笔者在计量标准考核中发现,个别检定人员为了节省时间,一律按后续检定模式检定所有送检的指示表(包括新购、修理后),而且还没有有效的监督方法,只能说JJG34-2008的新规定给他们提供了“便利”。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计量测试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