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1-12-16 21:15 编辑
回复 1# UKYO
某企业《测量设备管理程序》中关于测量设备分类管理的相关条款引用如下,供你参考:
5 测量设备分类管理 测量设备实行分类管理,其分类方法和管理办法由计量处制定。现行分类和管理方法如下: 5.1 在用测量设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划分为A类管理: 5.1.1公司最高标准器具和用于量值传递的公司工作计量标准器具(含装置)。 5.1.2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认证、授权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含装置)。 5.1.3用于产品质量最终检验和关键工序控制、工艺质量控制的测量设备。 5.1.4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方面,并列入了国家强制检定管理目录的工作用测量设备。 5.1.5用于检测贵重原料、物料的测量设备。 5.1.6某些准确度高,使用频繁,而量值可靠性差的测量设备。 5.2 在用测量设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划为B类管理: 5.2.1用于企业内部能源、 物料核算的测量设备。 5.2.2用于一般工艺过程控制,产品质量过程检验的测量设备(包括自制专用测量设备)。 5.2.3用于辅助生产和职工福利而对准确度有一定要求的测量设备。 5.2.4虽用于产品精密测试,但利用率低的测量设备。 5.3 在用测量设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划为C类管理。 5.3.1国家明令允许一次性校准(检定)或实行有效期管理的测量设备。 5.3.2生产过程中次要部位,其显示值仅作指示参考的测量设备及用于毛坯和粗加工过程中粗略检测的测量设备或仅做工具使用的测量设备。 5.3.3生产装置和设备附带的固定安装、不易拆卸,又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指示用测量设备。 5.3.4使用频率低,计量性能稳定的测量设备。 5.3.5大型测量设备所附带的不影响整体测量精度的测量设备。 5.4 跨类使用的测量设备 跨类使用的测量设备按其最高一种管理类别管理。 5.5 测量设备的分类职责 5.5.1测量设备管理类别由使用单位提出意见,经计量处计量管理组审定,转专业计量校准(检定)班组备案并执行。 5.5.2测量设备的类别改变也按5.5.1条办理,改变管理类别必须同时填写《测量设备确认间隔(设备分类)调整申请单》。 5.6 A类测量设备管理办法 5.6.1 A类管理称为“强化管理”,其确认间隔不得超过检定规程规定的最长间隔。 5.6.2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和关键(大型)测量设备必须建立资产帐,计量确认台帐,单独建立档案袋,安排定期确认。 5.6.3A类测量设备校准(检定)原始记录的保存期限按《测量管理体系记录管理程序》(QBM6.4.10-2006)规定执行。 5.7 B类测量设备管理办法 5.7.1B类管理称为“重点管理”,必须建立测量设备台账和测量设备周期校准(检定)台账。 5.7.2必须执行定期计量确认,对计量性能稳定,使用次数很少的测量设备,确认间隔可酌情延长,但最长不超出检定规程(校准规范)规定的2倍。 5.7.3对安装在连续运行的设备上的测量设备允许安排“自然间隔”随时进行校准(检定)。 5.8 C类测量设备管理办法 5.8.1C类管理称为“一般管理”,C类管理的测量设备,计量处计量管理组可以只建立总帐或统计帐。使用部门建立明细管理台账。 5.8.2根据实际情况C类测量设备可以实行定期确认或一次性校准(检定)、有效期管理。 5.8.3实行定期确认的C类测量设备允许延长间隔,但最长不超过同种A类测量设备的4个确认间隔。使用部门应加强日常维护,发现损坏及时送检和更换。 5.8.4专用测量设备的分类按《专用工装管理程序》(QBM6.4.55-2006)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