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压力/真空] CMC评定不确定度中预估值的应用

[复制链接]
O开心O 发表于 2013-4-25 07: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预估值是早先计算得到的,在检测别的仪表时把这个预估值直接代入来计算被检表的A类不确定度。这个方法我认为很不妥当,大家怎么看?
 楼主| O开心O 发表于 2013-4-25 19: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对一个计量特性较好的一块表进行的CMC评定,评定后的数据,带到其它被检表上,而这个表的计量特性较差,当代入先前评定的预估值,会不会使得计算的不确定度变得较小?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4-26 01: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要搞清楚不确定度是针对测量结果的,是测量结果的可信性。测量结果的可信性决定于测量过程,决定于组成测量过程使用的测量设备、测量人员、测量环境和测量方法(原理)。测量过程一旦确定,由这个测量过程测得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自然而然也就确定。因此JJF1059.1-2012的4.3.2.6条明确指出:
  在日常开展同一类被测件的常规检定、校准或检测工作中,如果测量系统稳定,测量重复性无明显变化,则可用该测量系统以与测量被测件相同的测量程序、操作者、操作条件和地点,预先对典型的被测件的典型被测量值进行n次测量(一般n不小于10),由贝塞尔公式计算出单个测量值的实验标准偏差S(xk),即测量重复性。在对某个被测件实际测量时,可以只测量n′次(1≤n′<n),并以n′次独立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被测量的估计值,则该被测量估计值由于重复性导致的A类标准不确定度按公式(20)计算:
  u(x均)=s(x均)=s(x)/√n′      (20)
  意思就是预先重复性试验求得了s(x),以后只要使用的测量设备、方法、人员、环境不变,就没有必要再进行重复性试验,不确定度u只需要将过去已知的s(x)除以实际测量次数n′的平方根即可。当n′=1时,直接取u=s(x均)。原因不确定度反映的是测量结果的可信性,测量方法并没有变,由该测量方法测得的测量结果的可信性也不会变,不能因为被测量自身的不稳定而说测量方法不可信,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仍然是可信的。
 楼主| O开心O 发表于 2013-4-26 07: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的分散程度。在进行检定时,标准、环境、方法、人员都相对固定,但是被测件时实时变化的。预估的重复性分量,只是代表着所谓典型被测件,这个典型是稳定性较好,复现性较好的仪器仪表。但是,重复性分量在机械式压力表中,回程差对重复性的贡献最大。当压力表的弹性后效大时,其不确定度分量就很大。其最终的合成不确定度大小主要由其决定。这时,我们引用预评估时,虽然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是可信的。但是,其不确定度是不可信得
 楼主| O开心O 发表于 2013-4-26 07: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这样,比如我检测一块压力表,其1MPa点的测量结果为1.005 1.030。先用级差法求得其标准偏差,再除以根号2,求得其平均值标准偏差,以其作为重复性分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楼主| O开心O 发表于 2013-4-26 07: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实际工作中,要对压力表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由于只进行一个来回的检测。要评定其不确定度,用级差法是最简洁的方法。由于标准、方法、环境、人员都相对固定,则对于用一块表除测量结果有所不同,其他的应该是相对固定。用电子表格可以很容易的算出,当然前提是用级差法评定能够得到认可。
 楼主| O开心O 发表于 2013-5-13 23: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压力表的不确定度评定,有木有分度值和重复性分量选择其中值最大的为不确定度分量的说法?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5-14 17: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O开心O

  首先,不确定度不是测量结果的分散程度,而是被测量的真值可能处于的区域半宽,或者也可以称为被测量真值的分散程度。计量界用这个分散程度表述被测量测量结果的可疑度(或可信性),因此起了个很长的名字叫“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简称“不确定度”。
  测量结果的可信性决定于测量方案的可信性,测量方案的可信性来自于构成该测量方案的诸要素对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检定时,使用的测量设备(计量标准)按规定进行了计量标准考核合格,测量环境按检定规程规定的条件进行控制,测量方法按检定规程规定的检定方法,测量人员是持有检定员证的该计量室检定员,构成检定方案的诸要素都相对固定。
  唯一不固定的是被测对象(被检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它的大小就是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就是这个测量结果的可信性属性。被检表的重复性、稳定性、回程误差、示值误差等等都是被测对象自身计量特性,其大小就是测量结果,其作用是决定被检表的质量,经检定得到的计量特性可信性才是评估对象,计量特性本来就不应该放到不确定度中。
  如果一个被检表计量特性很差,超出了合格要求范围,只能说明测量结果偏离了检定规程允差要求,因此才可以判定为报废。这个检定结果的可信性(不确定度)却仍然很高,并不受被检表本身计量特性差的影响,所以我们才能够用这个测量结果来判定其合格与否。原因是出具这个检定结果时使用的计量标准、检定环境、检定方法、检定人员都没有变,检定结果的可信性程度又怎么会变呢?这就是JJF1059.1-2012的4.3.2.6条公式(20)用预估值直接代入来计算被检表的A类不确定度的科学原理。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5-14 18: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O开心O

对5楼问题的回复:
  “检测一块压力表,其1MPa点的测量结果为1.005 1.030,用级差法求得其标准偏差,再进一步评估不确定度”并不是不可以,问题是重复测量次数太少,可信性自然就要打折扣,用于这一个测量结果的评估问题不大,但要作为预估值直接代入JJF1059.1-2012的4.3.2.6条公式(20),来评估以后的同类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则是不可靠的,或可靠性是很差的。
对6楼问题的回复:
  实际工作中对压力表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由于只进行一个来回的检测,且计量标准、检定方法、检定环境、检定人员都与建标时完全一样,只需用预估值(建标技术报告中的不确定度值)代入JJF1059.1-2012的4.3.2.6条公式(20)直接评定其不确定度即可,既简单又明了,何必有自找麻烦用级差法呢。
对7楼问题的回复:
  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因为测量模型是测量结果减去标准值,测量模型中有两个输入量。其中一个输入量标准值来自于计量标准,有关计量标准的信息我们一清二楚,采用一个B类评定就解决问题了。另一个输入量检定结果受被检对象的不确定性也不确定,其信息我们并不掌握或者很难掌握,这就必须用一个A类评定来解决,也就是评定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这个分量涉及检定方案的方方面面所有要素共同造成的影响,一个A类评定理应解决了输入量测量结果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全部评估问题。但有时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不足以代表分度值估读或分辨力引入的分量,此时就应增加一个分度值估读或分辨力引入的分量的B类评定。此时,你的说法是成立,应选择其中最大值为不确定度分量。
杨家将 发表于 2013-9-3 14: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所说的找一个最大值,如果重复性和分度值的数值差不多大呢?是不是代表这块表本身的性能不好?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9-3 16: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杨家将

  “如果重复性和分度值的数值差不多大”,仍然应该取两者之中的最大值。这种情况说明造成这个重复性的主要来源是分度值,但并不代表这块表本身的性能不好,并不代表被检表质量差或者不合格。这块表本身的性能好不好要看检定结果的大小是否在规定的允差范围内,不是看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属于测量结果(包括检定结果),不属于被检对象,不属于被检测量设备。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与被检表的质量无关,只是用来衡量检定结果是否可信的参数,是检定结果的质量指标,不是被检表的质量指标。只有使用可信的、合格的检定结果才能正确判定被检表是否合格。不确定度不满足1/3原则的检定结果被判定为不合格的检定结果,这个检定结果不能被用来判定被检表的符合性,被检表是否合格仍然是个未知数。被检表合格与否的判定,需要测量者重新提供另一个不确定度符合1/3原则的检定结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10 11: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