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数据] 公差与不确定度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如何考虑

[复制链接]
tanyun1314 发表于 2020-4-23 14: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题:
假如一个螺栓大径的公差为24±0.087mm;检测的时候落在这个范围内,我们判定为合格。
现在我们评定的扩展不确定度的大小为U=0.008mm.(考虑了A类和B类不确定度)
一次检测测得该螺栓的大径为24.081mm。如果加上不确定度是否就超出范围了啊?
还有就是,是否可以根据不确定度的影响适当调整公差大小,比如调整为:24±0.095mm,是否合理勒?
求大神指导
237358527 发表于 2020-4-23 16: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37358527 于 2020-4-23 16:07 编辑

如果你的不确定度评定正确的话。
不确定度远远小于公差范围,就不需要考虑不确定度了。


产品公差能随便调整吗?
moonkai 发表于 2020-4-23 16: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不确定度相对于公差,已经是小于等于1/10了,不需要考虑U的影响,直接判定就可以了。
 楼主| tanyun1314 发表于 2020-4-23 16: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237358527 发表于 2020-4-23 16:06
如果你的不确定度评定正确的话。
不确定度远远小于公差范围,就不需要考虑不确定度了。

如果这个公差是在设计阶段,还并未应用到产品阶段,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是否可以适当调整公差勒?
已经确定了的产品公差肯定不能更改的,特别是标准上规定好的。
 楼主| tanyun1314 发表于 2020-4-23 16: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moonkai 发表于 2020-4-23 16:20
你这个不确定度相对于公差,已经是小于等于1/10了,不需要考虑U的影响,直接判定就可以了。 ...

嗯嗯,
那如果这个公差是我们新产品正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非实际生产中。
我们遇见这类问题是否可以考虑扩大一点公差,让产品设计更加符合适用范围呀?
moonkai 发表于 2020-4-24 08: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tanyun1314 发表于 2020-4-23 16:41
嗯嗯,
那如果这个公差是我们新产品正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非实际生产中。
我们遇见这类问题是 ...

一般不确定度小于等于评定示值误差绝对值的1/3,你的计量器具选择就可以用于测量。你现在的不确定度小于等于1/10允差绝对值,配置的计量器具已经非常好了,可以说是非常理想的测量工具,你为什么还要去调整公差呢?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你的U只要小于等于1/3MPEV,就能满足测量需求。你现在用的测量仪器完全满足测量需求,甚至还是高配的,杀鸡都用牛刀了,你还想咋的。
长度室 发表于 2020-4-24 09: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你的测量结果直接判定就可以。
重庆计量 发表于 2020-4-24 11: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知识了,天天逛逛论坛,增加知识面
 楼主| tanyun1314 发表于 2020-4-24 14: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moonkai 发表于 2020-4-24 08:30
一般不确定度小于等于评定示值误差绝对值的1/3,你的计量器具选择就可以用于测量。你现在的不确定度小于 ...

谢谢解答!其实我也觉得直接判定就好了,主要是别人这要问到我了,我没法解释得很清楚。
moonkai 发表于 2020-4-24 16: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tanyun1314 发表于 2020-4-24 14:14
谢谢解答!其实我也觉得直接判定就好了,主要是别人这要问到我了,我没法解释得很清楚。 ...

JJF 1094-200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
特性评定.png
星辰之殇 发表于 2020-4-25 23: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差是固定的,不确定度是不固定的难道你评一次不确定度就改一次公差嘛,还有不确定度小于3分之一公差就不用考虑不确定度了,可以直接判定为合格,就是你检测出来时候24.087也是合格。
陈河 发表于 2020-4-26 08: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差的调整原则是什么,不确定度只是一个参考因素,最主要的原测是你的产品在公差范围内变化,均不影响最终的装配品质 ,不能因为不确定度而修改公差范围(不过这这个不确定度为公差绝对值的1/10,最终结果判断时可以不虑不确定度))
GZJDSB 发表于 2020-4-26 09: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评定出来的不确定度U+测量误差)>允许误差,这个时候不能判定为合格,详细解释可以参考CNAS-GL27
moonkai 发表于 2020-4-26 09: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GZJDSB 发表于 2020-4-26 09:19
(评定出来的不确定度U+测量误差)>允许误差,这个时候不能判定为合格,详细解释可以参考CNAS-GL27 ...

你贴出你的依据图片,我觉得你混淆了不确定度和最大允许误差的概念,把两者混为一谈,你怎么能把(不确定度+测量误差)当成最后的测量误差呢?
GZJDSB 发表于 2020-4-26 10: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moonkai 发表于 2020-4-26 09:56
你贴出你的依据图片,我觉得你混淆了不确定度和最大允许误差的概念,把两者混为一谈,你怎么能把(不确定 ...

无标题.png
GZJDSB 发表于 2020-4-26 10: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moonkai 发表于 2020-4-26 09:56
你贴出你的依据图片,我觉得你混淆了不确定度和最大允许误差的概念,把两者混为一谈,你怎么能把(不确定 ...

没有混,例如我们测量结果为10.00mm.不确定度为:0.02mm,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测量的结果在(9.98~10.02)mm这个范围内.这样解释是不是清楚了.
moonkai 发表于 2020-4-26 11: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GZJDSB 发表于 2020-4-26 10:17
没有混,例如我们测量结果为10.00mm.不确定度为:0.02mm,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测量的结果在(9.98~10.02)mm这个 ...

你把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和评定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混为一谈,你这个10.00mm的例子是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本帖子讨论的不确定度是评定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这个帖子告诉我们工件的公差是±0.087mm,评定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是0.008mm,问这个测量系统能否用于这个公差的测量?
linfind 发表于 2020-4-26 11: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产品时,不是根据不确定度去给公差,是根据该设计器具的测量对象的要求。根据设计的产品公差去选择测量器具,再根据考虑不确定度的原则判断产品是否符合公差,得出结论设计的产品是否满足公差要求。
湖民 发表于 2020-4-26 12: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湖民 于 2020-4-26 13:00 编辑

设计决定零件公差,实际的制造、测量和装配水平决定设计。
制造能力首先是材料和工艺、其次就是测量,量不准就做不出高度符合设计图的零件。

如果测量不确定度大、制造精度不高,设备设计时,零件上要留出冗余,设备上要为装配设计调整机构(或结构)。零件装配时,可能要对零件进行单个修整。装配完,设备整体还要调试。
cy581100 发表于 2020-4-26 14: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U小于u1/3 MPE  可以忽略
bin3387 发表于 2020-4-28 21: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moonkai 发表于 2020-4-26 11:09
你把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和评定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混为一谈,你这个10.00mm的例子是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

     正解!      
杰出青年 发表于 2020-4-29 10: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不确定度调整公差?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公差是产品的设计要求,除非设计要求改了才会改公差,和你的测量不确定度没什么关系
laohu110 发表于 2020-4-29 10: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不确定最扯淡的地方,姚明身高1.5±0.9m,呵呵呵。然后教练看看报告叫他走人
 楼主| tanyun1314 发表于 2020-5-14 09: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laohu110 发表于 2020-4-29 10:43
这就是不确定最扯淡的地方,姚明身高1.5±0.9m,呵呵呵。然后教练看看报告叫他走人 ...

哈哈,是这个道理
x86438751 发表于 2020-5-23 16: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培训碰到过类似问题,记得当时老师说是应判不合格,楼主所给的不确定度应该就是测量该尺寸时的不确定度,此时判合格会有一定风险,产品实际尺寸超差导致无法使用,所以产品加工时一般会按订货公差要求进行一定的内缩,至少要1U,24±0.087mm-0.008,即24±0.079mm进行控制,方可确保产品实际质量完全满足订货要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6-16 12: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