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光谱/光度] 非扫描式的分光光度计波长示值误差怎么检

[复制链接]
xulusure 发表于 2020-8-24 18: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概方法我知道,就是用滤光片找透射比的谷值,但具体操作目前了解到两个方法:
1.设置波长在检定点前一点,然后以空气作参比调100%T(或不需调),连续向一个方向变换波长超过检定点,观察透射比示值找出谷值。
2.设置波长在检定点前一点,然后以空气作参比调100%T,放入滤光片记录透射比值;向检定点方向变换波长,调100%T,放滤光片记录透射比值,继续变换波长,调100%T,记录T......直到找到透射比谷值。

以空气作参比时,仪器的透射比值会随波长变化而变化,方法1感觉会引入此误差。方法2避开了这一点,但方法2调100%T的位置不一样,测量得到的透射比值相当于在不同的坐标系下面,透射比值之间能相互比较吗?
另外从检定规程的文字描述来看应该是用方法2,对吗?

请前辈们指教。
刘彦刚 发表于 2020-8-24 19: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法2是对的,只是你还要记得每点也要调0%。
大青蜂 发表于 2020-8-24 19: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点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ycyms 发表于 2020-8-24 20: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检定的分光光度计型号生产厂家,方法可灵活运用
大青蜂 发表于 2020-8-24 21: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明白你说的了,你第二点说的检定方法是用来检定这图片的分光光度计的,这种分光计没有波长可调的,只能按你第二点那个方法检定
微信图片_20200824212943.jpg
刘彦刚 发表于 2020-8-25 03: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青蜂 发表于 2020-8-24 21:31
我明白你说的了,你第二点说的检定方法是用来检定这图片的分光光度计的,这种分光计没有波长可调的,只能按 ...


       应该说是波长不能手动连续可调的。实际上,波长能手动连续可调的,采用在吸收峰点附近直接连续调波长找透射比谷点的方法是不严谨的。
大青蜂 发表于 2020-8-25 09: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彦刚 发表于 2020-8-25 03:51
应该说是波长不能手动连续可调的。实际上,波长能手动连续可调的,采用在吸收峰点附近直接连续调 ...

图片这光度计波长不能手动持续调,只能一个数一个数的输进去,麻烦
 楼主| xulusure 发表于 2020-8-25 09: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彦刚 发表于 2020-8-24 19:21
方法2是对的,只是你还要记得每点也要调0%。

明白了,谢谢!
 楼主| xulusure 发表于 2020-8-25 09: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彦刚 发表于 2020-8-25 03:51
应该说是波长不能手动连续可调的。实际上,波长能手动连续可调的,采用在吸收峰点附近直接连续调 ...

有朋友试过,两个方法做出来的示值误差,最大能相差0.4nm。但是好多人都在用方法1,方法1有什么问题方便讲讲吗?
刘彦刚 发表于 2020-8-25 17: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xulusure 发表于 2020-8-25 09:40
有朋友试过,两个方法做出来的示值误差,最大能相差0.4nm。但是好多人都在用方法1,方法1有什么问题方便 ...

因为作为光源的灯,其能量E = f(波长λ)该曲线本身与波长λ轴不是平行的哦!
xg西瓜 发表于 2020-8-26 12:58: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法2是对的。看过相关论文的
 楼主| xulusure 发表于 2020-8-27 09: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彦刚 发表于 2020-8-25 17:40
因为作为光源的灯,其能量E = f(波长λ)该曲线本身与波长λ轴不是平行的哦! ...

明白了,谢谢您!
 楼主| xulusure 发表于 2020-8-27 09: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xg西瓜 发表于 2020-8-26 12:58
方法2是对的。看过相关论文的

能提供下链接或论文标题吗?
tomy007 发表于 2020-9-9 11: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虽然规程上没说要调零,但是只有调零后重复性才会好。只调100%的话漂的有点儿利害!
小丑鱼popo 发表于 2021-1-26 17: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程上对于非自动扫描仪器的操作要求就是每个波长点都要调整100%和0%,然后再放入标物读值。也就是楼主说的方法2
小丑鱼popo 发表于 2021-1-26 17: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自动扫描的仪器,进行基线校正后再进行扫描操作,其原理也就同楼主所说的方法2
不论哪种仪器都是方法2的操作方式,方法1恐怕是大神们偷懒的自编方法吧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6-16 04: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