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新闻评论] 三聚氰胺是不是质检的问题?

  [复制链接]
wangbo 发表于 2009-6-4 16: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食品么,质检只是管生产的大门,流通的是工商管的吧,况且问题出在奶上面,奶牛和奶应该是别的部门管吧,只是问题出来以后质检在风口浪尖顶罪了而已!那么多产品,你怎么查,即使真的大面积发生,很多地方的检测水平还是达不到的。总之,是国民素质,良心问题,就和小时侯一样,老师要求在怎么严格,捣乱还是有的。有次一老师问一学生,老师没在,没好好监考还是怎么的你怎么能抄上?那学生答,要是想抄,老师怎么监考严格也能抄上!
总之食品安全要靠良心,要靠自觉。
xyzijk 发表于 2009-6-5 23: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卫生部门的问题!或者是农业部的问题!
nhjls1 发表于 2009-6-11 17: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宣传部门的问题!因为宣传部门没有把良心道德的要求灌输到生产者的思想中去!
hangxiaodong 发表于 2009-6-26 20: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定是质检的失职,这个部门就知道收钱,比解放前的周扒皮还狠,比拦路抢劫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没有几个有水平的人,年年有任务下指标,这个系统从上到下都该死
shi2008 发表于 2009-7-1 09: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
三聚氰胺事件不是孤立的。我国的食品免检法规明显滞后却是事实。
现在人们餐桌上的食物虽然比过去丰富多了,但越来越不敢吃了。食品安全是社会问题,生产标准的修订不能“与时俱进”,加之个别厂家掺杂使假,使问题更加恶化。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guojunguo 发表于 2009-7-1 11: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是我们的检验技术和方法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需要,也就是太滞后啦。
YXQ 发表于 2009-7-1 12: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检测要有依据,标准20年不变,拿什么作判断依据。食品卫生标准专业性强,一直是由卫生部门制定,只有他们能说得清楚什么物质会对人体有伤害以及伤害到何种程度,标准滞后是造成食品卫生事故的问题之一;商家钻法律法规空子,惟利是图是造成食品卫生事故的原因之二;质检部门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对于国际国内食品卫生安全发展状况不了解或知道了没有采取及时跟进,提出修标建议,没有尽到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是问题发生的原因之三。虽然部门之间行政管理上有分工,但也绝不能采取各自为政,自为中心,互不往来和协商。表面上食品卫生涉及到多个部门都有权管,实际上又都管不彻底。食品卫生是事关民生,事管民众生存质量,甚至是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真的希望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坐下来好好协商,尽快制定出确实可行的管理方案,杜绝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woniucfj 发表于 2009-7-11 19: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不是质检的问题
一个标准不可能穷尽所有的项目 标准也是要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完善的
hhj 发表于 2009-7-15 16: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有责任,只要中间的某个环节认真点,就不会出现这件事
风随心动 发表于 2009-7-21 15: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由问题的
所以大家都应该汲取教训
教训是惨重的
sweetpirate 发表于 2009-7-24 11: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有所失吧,
li_winner 发表于 2009-7-25 10: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认为该问题系统是有责任的。事件后,系统完全改变了工作作风,从这一点是不是也看出了端倪?
好人多助 发表于 2009-7-26 10: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法》《标准化法》迟迟得不到修订,
是否总局的协调不到位所致呀!
总局连这些牵动全局的事就协调不好呀!
sixin_lin 发表于 2009-8-22 22: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三鹿号称有能力将牛奶中全部成分都检测的(名牌、免检)企业都检不出三聚氰胺,质监部门按标准能轻易“检出”吗?
这里的问题关键是企业的诚信问题。
274496267 发表于 2009-9-2 11: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绝三聚氰胺事件的再次发生!!!!!!!!!!!!!!!!!!!!!!!
IECUSER 发表于 2009-9-2 13: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同意三楼的观点,国人的素质是重点
另个人认为素质是以经济基础为基础的.
因此大力发展经济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xiaobohui 发表于 2009-9-4 20: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都没有
作为质监的怎么可能能检出来
kaibor 发表于 2009-9-11 14: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建立一个系统来监控生产过程。
274496267 发表于 2009-9-16 09: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出了三聚氰胺这种事,质检不应该推脱责任。而是应该好好反省、自查工作中的漏洞,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yuanhua123 发表于 2009-9-17 12: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部分国人就是有点出了事了,快推掉责任的习惯,若那些产品最终是卖给自个用,他会很认真地从各方面去检查,特别是安全性这块。
northstar 发表于 2009-9-23 19: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质量是一分钱一分货呀。
guojunguo 发表于 2009-9-28 22: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标准要与时俱进,否则就成了一纸空文。
WYMBHX 发表于 2009-9-29 14: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系统问题是其一,标准更新太慢是其二,人员素质是其三
sslc 发表于 2009-10-3 12: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益链条不被监控,食品质量难以安全!!
hongtashan 发表于 2009-10-3 22: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最新一期《南都周刊》报道,蒙牛正在全面打响一场用金钱堆砌的危机公关战役。如某日,几乎各大门户网站上,人们都看到了铺天盖地的消息《卫生部等六部门专家认定:特仑苏OMP无健康危害》,内容基本上如出一辙,甚至后面的评论也全部是正面的。消息的来源则是卫生部网站发布的一则“动态”消息。

  整个特仑苏事件,“似”已进入了善后阶段,问责“似”已过去,蒙牛要做的只是重挽消费者信心。对于这样的结果,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我真是觉得郁闷。

  蒙牛过去发表论文说,OMP就是IGF-1。蒙牛现在发表声明说,OMP不是IGF-1。蒙牛过去宣传说,OMP是原创发明。蒙牛现在宣传说,OMP是从新西兰引进……这般的颠三倒四也真是令人叹为观止。现在再想起牛根生的那句“大胜靠德”,真是讽刺得可以吓死一头牛。

  不是没有法律制裁这种无信无德的企业行为,依照《食品卫生法》第四十四条,生产经营或者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规定的食品添加剂,将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2007年特仑苏销售额在30亿-35亿元左右。消费者一定真的想看到这样一张天价罚单,但看得到的可能性近乎于零吧。

  对于大企业,有关部门一贯是保驾护航的。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卫生部“动态”消息,中国奶协理事、广东省奶协副会长王丁棉就坦言,卫生部的表态并没有提供更详细的科学依据,缺乏具体意见和对这个产品评价的临床数据。2月12日质检总局刚刚说正在检测OMP是不是有害,紧接着卫生部就表态“无害”,OMP又不是三聚氰胺,其有没有致癌性岂是短短几天就能证明出来的?当然,卫生部的做法很“聪明”,只是网上挂一个动态消息,只是一个口头表态,并不是正式文件通知。深究起来其实它什么都不是。消费者在这个渠道寻求支持显然太难。

  那媒体呢?可靠也不那么高。据北京一名门户网站的编辑透露,“蒙牛是我们的广告大客户。这种大客户是要特殊保护的。”并不讳言蒙牛的公关攻势。就我个人的观察,整个这次事件中,电视媒体基本都保持了沉默,对蒙牛不利的消息大多为纸媒所报道。这里面的关窍也不复杂,一位媒体朋友告诉我,蒙牛在电视媒体投放了大量广告,在纸媒则投得少。如果蒙牛今后在平面媒体也大量投放广告,纸媒是否也会沉默?

  在我看来,特仑苏事件与三聚氰胺事件还有些不同,三聚氰胺事件更主要表现为监管不力及道德缺失。特仑苏事件目前看来,恶劣性没有三聚氰胺高,但是其所揭示出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低下问题,则更有普遍性意义。以国外的经验,商业力量很容易跟权力打成一片,也很容易赎买媒体,侵害消费者权益。对此,一方面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及媒体强化自律,更关键的还是消费者自己要组织起来。有足够强大的消费者民间组织,才是制衡商业恶意行为的最重要力量。可是,在国内目前要组织、运作民间组织,实在是太难了。

  蒙牛是一家以营销著称的企业,其特仑苏营销据说都成了商学院案例。但恕我才疏学浅,我实在看不出这种营销与本山大叔的卖拐有什么区别。蒙牛还会翻身么?我实在不敢下否定性结论,难道咱们这些普通消费者,真的全是范伟的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5-12 06: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