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体系] 对计量市场价格日益下降(珠三角地区更加明显)大家怎么看???

  [复制链接]
woyosales 发表于 2010-5-4 15: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恶性竞争在大陆已经成为每个行业必然的过程,这也是社会经济学的中最残酷的一个环节,会导致资金充足的企业胜实力和财力弱的企业汰。从而实现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盏风灯 发表于 2010-5-4 18: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有些东西不能单单以市场定位为准则,这样做会偏离其原有的目的
LLLWWW 发表于 2010-5-5 17: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是最善于竞争的,牛奔牛奔的
外国人是最擅于渠道保护的,贼精贼精的

老百姓花钱,那是一定要讲实惠的
刘毅 发表于 2010-5-5 22: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楼上的有人说“打价格战就是企业、市场不成熟的体现。”我不赞同!价格战才体现的是高级的市场竞争,你价格下去了,质量差了,看人们还像以前一样喜欢日本车不?但是在计量方面可以价格竞争,但工作质量是无论如何不应该下降的。
    在有些小城市计量还是垄断性行业,即使垄断,偶尔也会有为了要钱出假数据的现象,如果给医院的一个移液器不合格的判为合格,你想要有多少老百姓得到假的体检报告?给一个水厂酒厂的水分析仪器出假证书,要有多少百姓喝到不符合标准的酒水。给一个可燃、有害气体报警器出个假合格证书,有可能多少人无辜得病或者死去~本来计量校准是个维护百姓、企业和国家尊严的、利人利己的行业,可偏偏中国现在处于造假造低成本物品来满足出口、满足本国不高的消费水平的初级发展阶段,无奈啊!像三聚氰胺,苏丹红事件,矿难事故都是中国发展水平不高的印证。现在企业要想生存必须摊低成本用劣质材料,不然就被其它低价同类产品排挤。说到这里,我觉得要解决计量收费低,企业要假证书这些不合理现象,必须多一些中国自己真正的名牌企业,名牌企业绝对会更重视一些计量,这样,大到国家形象,小到企业百姓都会得到更多的好处。另外,惩治腐败也很有必要,说好听是地方保护主义,其实是腐败,谁会没有油水还去保护一个造假企业?计量出假证书的根源可以说就是造假企业或者不正规的中小企业。
    难免有人说中国要想强大必须惩治腐败,去看一看人家新加坡的李光耀是怎么做的吧
三号路 发表于 2010-5-9 15: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楼上的有人说“打价格战就是企业、市场不成熟的体现。”我不赞同!价格战才体现的是高级的市场竞争,你 ...
刘毅 发表于 2010-5-5 22:55



    我不赞成你的观点,现在计量部门就是一个敛财的单位,在利益的驱动下,拼命地勤捞致富,性质跟交警没什么区别。这一点早有论证,我也不想过多评价了,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健康的,早晚得改革。我相信处在那个位置的兄弟们应该都心知肚明。
fylab 发表于 2010-5-10 10: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环境所致,各方面因素都不能排除
z320741 发表于 2010-5-12 17: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只能是拼开展项目的多少,拼收费价格,拼服务质量。
ceprei 发表于 2010-5-13 07: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存在就有道理。
瑞士军刀 发表于 2010-5-29 21: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始终坚信计量有一天一定会走政府出资的道路,计量也应该走这样的道路
弹幕 发表于 2024-5-13 15: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准费用肯定会分层分批化,高质量,专业的校准伴随高收费,面向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对校准质量注重的大企业。小企业只为了拿证,厂子还不知道能干几年,根本不注重质量管理,也没太有什么抗风险能力,属于是本身也没什么竞争力的企业,那对应的就是低廉甚至就是印证书的价格。再就是就是中不溜的。小企业的死亡也伴随着低质计量企业的洗牌。目前只能说还处于洗牌中,价格总体上因入场企业过多而呈下降趋势,但企业普遍的质量管理意识呈上升趋势。加强监管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价格的下降趋势,但无法抑制,质量管理意识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有终点。随着计量行业的发展,最终各个企业会确定其质量管理的要求,在成本与风险中找到微妙的平衡。
弹幕 发表于 2024-5-13 15: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jianshi 发表于 2010-4-17 13:59
我们这里的检定费用不降反而升啊!一台20吨的电子吊秤去年的检定费是1000元,今年要1500元了。 ...

这种就是因为1000元太低了,可能连成本都抵不住
zx8412 发表于 2024-5-16 11: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企业做计量,一般都是签三家第三方,眼睁睁看着每年的计量费用越来越低,为我们这些从事计量行业的人员感到难过,这个定价缺少市场监管,有些第三方为了拿到合同就拼命的降价,我不知道最后他们能不能盈利,有些服务水平确实可以但是“唯价论”也不得不跟着降价,这样恶性循环我们这些从事校准工作的人员前途渺茫,企业一看我花很少的钱就能搞定校准方面的事情,就不会花大价钱招人、建立计量室、开展内校,更不会提升计量人员的待遇;而从事第三方的人员由于价格低收益不高甚至亏钱,我想校准员的工资也不会高到哪去,长久以往从事计量校准的人员社会地位和收入会处于底层,双输的局面,希望国家监管机构能够出台法规政策统一市场价格,严厉打击恶性降价,让第三方拼技术能力、服务水平,而不是拼价格,让真正有能力、服务水平优秀的第三方红红火火的发展下去,然后淘汰那些滥竽充数的第三方;从而提升计量人员的薪资待遇、社会地位及形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6-18 18: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