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温度(热电偶/热电阻/膨胀)] 高手赐教:可不可以采用比较法校准工作用热电偶?

[复制链接]
sunnylaiy 发表于 2009-4-6 16: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unnylaiy 于 2009-4-11 16:10 编辑

比较法校准工作用热电偶是否可行?
如图,附件
未命名.JPG

热电偶校准工作指示.rar

395.56 KB, 下载次数: 50, 下载积分: 金币 -1

zhenfpe 发表于 2009-4-7 15: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可以的,从技术上可行。
 楼主| sunnylaiy 发表于 2009-4-7 15: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zhenfpe 的帖子

技术上可以,但是有国家标准支持吗?
张剑川 发表于 2009-4-8 21: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参照JJG351-96规程。目前有很多自动检定设备用的就是比较法。尤其是工作用热电偶通常采用比较法。
胡果果 发表于 2009-4-8 22: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话标准偶偏离检定点的温度所进行的修正不用了吗?

这样的话标准偶偏离检定点的温度所进行的修正不用了吗?
13440240 发表于 2009-4-10 09: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理和我们的自动热工检定仪一样。
只要满足第3点要求,标偶偏离检定点的温度在这里可以不修正。
读取数据时5分钟间隔时间会不会太长了,三次数值取平均值也少了点。JJG351-96的要求是读数时间间隔应相近,测量读数不应少于4 次。
huwenjing 发表于 2009-4-10 21: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的自动系统大部分都是采用比较法进行的
dbhlong 发表于 2009-4-11 11: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可以,量传中直接比较法是常用的。
 楼主| sunnylaiy 发表于 2009-4-11 15: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nylaiy 于 2009-4-11 16:44 编辑

JJG351-96规程指定使用电子电位差计测量毫夫值呀?
我现在就是找不到比较法校准标准热电偶的相关标准。

我所说的比较法是没有转换开关与冰点恒温箱。标准热电偶与电子电位差计联接,被校热电偶与记录仪联接,两个热电偶温度读数直接比较。
未命名.JPG
张剑川 发表于 2009-4-12 19: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法没问题,但设备有问题。建议你仔细看看规程JJG351-96
huxh 发表于 2009-4-13 16: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符合规程JJG351-1996的要求,按照你的比较法,就不能对标准热电偶的示值误差进行修正,另外还引入了记录仪的示值误差以及环境温度变化带来的误差。
张剑川 发表于 2009-4-14 15: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ycjlzxj 发表于 2009-4-15 19: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剑川 于 2009-4-22 16:40 编辑

设备好像有许多问题:比如,用此温控仪控温,温度稳定够吗??
五七一二 发表于 2009-4-15 21: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两种方法都是比较法啊。检定规程就这么规定的啊。不过标准热电偶一般是S型,要使用标准热电偶检定规程不可以使用工作用廉金属检定规程啊。不过校准好像国家没有颁布相关校准规范吧。
cnx007 发表于 2009-4-22 09: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上没问题。
有几个小问题:管炉的温场均匀度、波动度、稳定度如何?电位差计在炉子旁边,冷端温度的误差你怎么补偿?
张艳 发表于 2009-6-23 10: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铂铑10-铂热电偶检定系统框图中,检定方法除了定点法就是比较法了。只是比较法又分为了双极比较法、同名极比较法和微差法。用比较法来检定热电偶是没问题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张剑川 + 2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happybb 发表于 2009-6-25 21: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技术上可行
lichunlei 发表于 2009-6-25 21: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自动检定也是比较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2 05: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