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求教~

[复制链接]
caohaixia 发表于 2010-6-4 08: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 用一电阻测量仪对某一电阻器进行连续25次测量,得标准差为015Ω。测量仪的校准证书给出其不确定度002Ω(置信水平为95)。则求1)A类标准不确定度?2)B类标准不确定度?(3)合成不确定度?
(4)
已知奉测量的取值为正态分布,则扩展不确定度(置信水平为95)?
ygxinmin 发表于 2010-6-4 12: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1
0.15/(25^(0.5))=0.15/5=0.03
2
0.02/1.96=0.01
3
(0.01^2+0.03^2)^(0.5)=0.03
4
1.96*0.03=0.06
zhoujidai 发表于 2010-6-4 19: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1、A类标准不确定度UA=0.05/√25=0.03Ω。
2、在B类标准不确定度计算时,正态分布,置信水平为95%,包含因子k=1.96(查表),校准证书给出的不确定度0.02Ω是标准不确定度(B类)乘以包含因子而得到,所以B类标准不确定度UB=0.02/1.96=0.01Ω。
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合=√UA∧2+UB∧2=0.03Ω。
4、计算扩展不确定度时,正态分布,置信水平为95%,一般取k=2,扩展不确定度U=k*U合=0.06Ω.
个人理解,供参考~~~
qqhou 发表于 2010-6-4 19: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1、A类标准不确定度UA=0.05/√25=0.03Ω。
2、在B类标准不确定度计算时,正态分布,置信水平为95%,包含因 ...
zhoujidai 发表于 2010-6-4 19:09



    第四步计算中和2楼好像有些差别,但结果一样,这是巧合,还是两种算法?
zhoujidai 发表于 2010-6-4 19: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qqhou
第四步算法不同,在计算扩展不确定度时,有了置信水平后,还要计算自由度,然后查表才能确定包含因子k,在不能确定自由度时,我们一般认为自由度足够大,在置信水平95%时,k取2;99%时k取3。
结果相同是因为数字修约造成的,纯属巧合。
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也不知对否,说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
路云 发表于 2010-6-6 08: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题目已经告诉了你测量值服从正态分布,且要求的置信概率是95%,那么就应该取k95=1.96。如果要考虑自由度,查t分布表来获取kp,则只能认为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如果自由度足够大,则可认为是接近正态分布。采用简易法计算扩展不确定度,当取k=2时,置信概率约为95%;当取k=3时,置信概率约为99%。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0-6-6 10: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5楼和6楼的意见。正确做法如下:
1.关于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结果:
  用一电阻测量仪对某一电阻器进行连续25次测量,得标准差为0.15Ω。当我们将25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给顾客时,上面量友们的方法是正确的,即UA=0.03Ω。现实的检定工作往往是检定员只用标准器对被检电阻器测量一次,将这个测量结果给顾客,UA=0.03Ω就是错误的,正确答案应该是UA=S=0.15Ω。
2.关于B类评定
2.1顾客要求我们扩展不确定度取值的置信水平p,而且告诉我们是正态分布,理论上我们就应该计算各个分量的自由度,然后计算有效自由度,通过有效自由度和置信概率查t分布表确定包含因子k,最后求得扩展不确定度。本例重复性测量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A类)为0.15Ω,其自由度是24,标准器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B类)为0.02Ω,其自由度可估计为50,然后再往下计算。
2.2当我们不想计算有效自由度而又不知道有效自由度时,应该优先查JJF1059的表2来确定包含因子k,置信概率90%. 95%或99%的包含因子k分别为1.64, 1.96或2.58。因此本例的正确答案是k=1.96,而不是k=2。
2.3.当顾客并没有告诉我们置信概率,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也没有规定k的大小或置信概率取值范围时,我们就按国际惯例取k=2。本例中顾客强调了置信概率p=95%,因此K不能取为2,只能取k=1.96。
3.关于2楼和3楼两种做法结果巧合问题
  的确是纯属巧合。这是因为JJF1059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最终结果最多只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不能保留三位或三位以上有效数字,并且其末位数必须与测量结果的末位数对齐。
  1.96×0.03=0.0588≈0.059,但是测量结果的末位数是小数点后两位,当然就只能取为0.06了。
  2×0.03=0.06是理所当然的事了,所以两者就巧合了。
  但是,如果是考试题,还是应该强调2楼是正确的,3楼是错了。
  题目没有说检测报告的测量结果是25次测量的平均值,还是指日常的电阻器检定/校准工作,这是题目不严谨的问题。如果要求报告的测量结果是平均值,他们的A类评定是正确的,如果是建标技术报告,日常只检定一次就作为该电阻值的检定结果,他们的A类评定就错了。
zhoujidai 发表于 2010-6-6 15: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讲的很透彻了,但我仍有一点异议。
对于不确定度的评定,我一直认为有点故弄玄虚之嫌。
在JJF1059中对于B类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评定时包含因子k的选取是有差异的。
对于B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JJF1059中的5.3条规定:.......置信概率95%.....k取1.96,该条规定与题意相符,所以我在评定B类标准不确定度时k取1.96。
而对于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依据JJF1059中7.1条b)项,在确定k95时要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自由度νeff,然后查表(附录A)确定,不是表2。b)项中又规定.......当νeff充分大时,可近似认为k95=2.......因而在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中的k我就选择了2,这也符合楼主题意的要求。
hamlan 发表于 2011-2-23 10: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分析的很有道理。我觉得在分析A类不确定度时,有时没必要故意把测量次数无限放大,当然这可能使单次实验标准差变小一点,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就是测量一次或者三五次,在评定不确定度时还是要回到实际,用的就单次实验标准差,而不是平均值标准差,所以放大次数对一般的测量不确定评定就没太多影响(3楼的那样算法是不对的)。8楼中,当νeff充分大时,就是自由度足够大时就是正宗的正态曲线分布了。另外一般没特别指明,一般k值就取2,这是常规取法,在实验室认可规则里也有相关说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16 11: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