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容量] 你注意到《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的三个细节吗?

[复制链接]
刘彦刚 发表于 2010-10-31 19: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滴定管的流出时间的检定:将活塞完全开启并计时,使水充分地从流液口流出,值得注意的是计时的终止时刻是当液面降至最低标线为止,而不是当水完全流出为止。我的记忆中,我在省院考小容量检定员证时,没有注意到该点,而是计至当水完全流出为止。

2、容量示值检定中,“凡使用需要实际值的检定,其检定次数至少2次,2次检定数据的差值超过被检玻璃容量允差的1/4,并取2次的平均值。”此处的“凡使用需要实际值的检定”实属别扭!我想应该是指要给出修正值的检定,既然是在检定规程中,何不站在检定员的角度直接说:“要给出修正值的检定”

3、附录A 常用玻璃量器容量检定操作步骤中,量筒和量杯只给出容量比较法,我想是出于量筒和量杯的容量允差较大,可以不要用高精度的衡量法,而只要用容量比较法就可以了。但实际工作中,我们大多数检定机构都是只采用衡量法进行检定。既然为检定大的单标线容量瓶,已配备了能检2000mL5000g的天平。自然大家都会用该天平来检定最大容量也是2000mL的量筒和量杯,绝对不会为检量筒和量杯配备标准玻璃量器。所以,如规程在该检定操作步骤中,对于量筒和量杯的检定不要只给出容量比较法,而给出为“容量比较法或衡量法”更好。

 楼主| 刘彦刚 发表于 2010-11-2 10: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彦刚 于 2010-11-2 10:43 编辑

我在仪器信息网里发了一下,对于第1和第3个问题没有意异,但第二个问题没能取得一致意见,请好心的老师指教一下哦!
 楼主| 刘彦刚 发表于 2010-11-3 06: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有幸得到规程第二起草老师张志清的指导,老师的原意还是是指要给出修正值的检定。又长了点点知识哦!
常想一二 发表于 2010-11-3 08: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同学习了,我也进步了
yan111kai333 发表于 2010-11-5 06: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偶们也准备建玻璃量器标准
配备的标准天平,一般化验室用的分析天平可以吗,
例如我们建标的标准选择如下,不知道可以不
梅特勒.托利多AL204-IC 0~220g/0.1mg
0~1000g/1mg{暂没找到型号}
0~5000g/5mg{暂没找到型号}
请教,各位师傅
你们建标花了多少钱
天平只选择普通分析就可以吗,
f1djm 发表于 2010-11-5 10: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5楼,设备是花一部分钱,建标的钱还包括:办检定员证花钱、建标发证费(交给当地质监行政部门)、专家来评审的费用(吃饭、加班费),基本就是这些了。常用玻璃仪器的话,应该花1万5这样吧!
yan111kai333 发表于 2010-11-5 13: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f1djm


    请问买天平花了多少钱,
我昨天电话询问厂家一个天平六万
是不是呢
KIRA 发表于 2011-5-5 16: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楼主专研于技术,令人钦佩!
xccys2004 发表于 2011-5-6 08: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楼主专研于技术,令人钦佩!刘师傅无愧于我们计量界的楷模
悟空 发表于 2011-5-10 08: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yan111kai333


    买电子的比较贵,特别是大称量的天平,国产的质量又不敢保证,还是买机械的比较便宜点。
landanwan 发表于 2012-1-11 15: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建标不止这个价了吧,不划算啊还是送检算了,3年一次
wangchunling 发表于 2012-1-12 08: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建标不划算,还是送检吧
bappqig 发表于 2012-2-21 15: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标的话自己算这笔帐,一般来说,只要制药企业建标在经济层面上才算划。
百得胶 发表于 2012-2-21 16: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标还是送检,应该核算一下,如果送检和建标费用差不多可以以送检为主,如果相反则可以考虑建标以方便自己
tzb 发表于 2017-5-11 17: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理解,对于第2个问题,常用玻璃量器作为一般工作器具,可以只判定合格与否,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不给出数据,但是如果对于精细化验,得给出数据修正值,要给出修正值必须检定2次或以上,  如果判定合格与否,检一遍足以,前提是保证数据可靠,毕竟常用玻璃量器量太大,而且每次检查完毕,都得烘干。
对于第3个问题,质量法对检定介质要求比较高,且用质量比较仪属于高精度仪器,用这个去检定,反复使用,容易损伤比较仪,使用质量法检定允差较大的量筒量杯,实则没有必要,容积法足以。
stsfhfh 发表于 2018-7-12 14: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条中“计时的终止时刻是当液面降至最低标线为止,而不是当水完全流出为止”规程附录A中还说“当液面将至被检分度线以上约5MM处时,等待30s”,这个我没理解,已经计时了,为什么还等待30s?那时间白计了?
stsfhfh 发表于 2018-7-12 14: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就是在附录C中,写到“任意两检定点之间的最大偏差”,这里为什么写“偏差”而不写“误差”?还有下面的表格中“容量偏差”,为什么不是“容量误差”?要知道,偏差和误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数值是相反的
stsfhfh 发表于 2018-7-12 15: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有就是附录D中,检定结果中,为什么要写“容量示值”?而不写“容量误差”?容量示值写在这里有什么意义?
山东宏家 发表于 2018-9-16 09: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老师我想请教一下常用玻璃量器不确定度的灵敏系数有标准的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5 14: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