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质量] 求助:建立电子汽车衡100T检定项目,用什么计量标准名称。

[复制链接]
whxjls 发表于 2010-11-29 10: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师们好:
我们单位要已购置检衡车,现在想建立100T的数字指示秤的标准,是不是叫“M1等级大质量砝码标准装置”,希望能得到高人的帮助。
海狼 发表于 2010-11-29 11: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标准名称是衡器检定装置,配置了检衡车,也不过是增加了一辅助设备而已,主标准器还是M1/M12等级砝码啊,如果砝码增加了,不外乎就是增加测量量程而已,没必要单独建标的。
yzjl3420646 发表于 2010-11-29 14: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是非自动秤检定装置,说起来可笑,多用来检电子汽车衡
梅计 发表于 2010-11-29 15: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标准命名技术规范”里叫“衡器检定装置”。
下雨 发表于 2010-11-29 15: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建标名称也是衡器检定装置。申请书的“计量标准器”栏里填了型号、测量范围等,“主要配套设备”栏里未填任何内容。如果有检衡车(装上砝码)的话,虽然实际检定中是把它当做标准器用,但按规程理解它其实是个“替代物”吧?
王斌 发表于 2010-11-30 08: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参照JJF1022-1991。
    我认为:如果是检定单一的器具,就应命名为(  )检定装置。如果检定多品种器具,就应命名为(  )标准装置。
王斌 发表于 2010-11-30 08: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下,比如,检定各种大小数字指示秤,非自行指示秤,模拟度盘秤的话就叫M1级大砝码标准装置。如果只检定电子汽车衡的话,就叫衡器检定装置。应该不能叫非自动秤检定装置。
王斌 发表于 2010-11-30 08: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给你个命名规则看下:

一计量标准命名的基本类型
计 量 标 准统一规范为两种基本类型:
1 计量标准装置。
2 计量标准器〔或标准器组)。
二计量标准装置的命名原测
1 以标准装置中的“主要标准(仪)器” 或其反映的“参量”名称作为命名标识。
1.1 该原则用于同一计量标准装置可开展多项检定项目的场合。
1.2 该原则用于计量标准装置中主要标准(仪)器与被检计量器具名称一致的场合。
1.3 凡以此原则命名的计量标准,则在“主要标准(仪)器”或“参量”名称后面,
加后缀“标准装置”。
2 以被检“计量器具”或“参量”名称作为命名标识。
2.1 该原则用于在同一被检计量器具的检定“参量”较多,需要多种标准(仪)器进
行配套检定的场合。
2.2 该原则用于计量标准中“主要标准(仪)器的名称与被检计量器具名称不一致的
场合。
2.3 该原则用于计量标准装置中,主要标准(仪)器等级概念不易划分,而用被检
“计量器具”或“参量”名称作为命名标识,更能确切反映计量标准特征的场合。
2.4 凡以此原则命名的计量标准,则在被检“计量器具”或“参量” 的名称后面加后
缀“检定装置”。
三计量标准器(或标准器组)的命名原则
以标准器(或标准器组)的名称作为命名标识。
该 原则用于同一计量标准,可检定多种计量器具的场合。
该 原则用于计量标准仅由实物量具构成的场合。
凡 以此原则命名的计量标准,则在标准器的名称后面加后缀“标准器(或标准器组)”。
2 以被检“计量器具” 的名称作为命名标识。
2.1 该原则用于在检定同一项目,需要多种标准器进行配套检定的场合。
2.2 该原则用于以被检计量器具的名称为命名标识时,更能反映计量标准特征的场合。
2.3 凡以此原则命名的计量标准,则在被检“计量器具”名称前加前缀“检定”,并在
其后面加后缀“标准器组”。
四命名原则的优先
1 计量标准命名遵循:二(原则)优先于三(原则)。
2 计量标准装置命名遵循:二1(原则)优先于二2(原则),优先于其他用于特殊
场合的命名方法。
3 计量标准器(或标准器组)命名遵循:三1(原则)优先于三.2(原则),优先于
其他用于特殊场合的命名方法。
linzhenhua 发表于 2010-11-30 14: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定是衡器检定装置了,它是属于衡器累的啊。用的规程是JJG539-1997《数字指示秤》。我们也在建标,就是用这个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6-14 02: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