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法规] 计量检定技术机构应实行证书型评制度的建议

[复制链接]
cinjcx 发表于 2011-6-10 13: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看了下,检定证书附页里的实测值一栏,数据好象都没写单位.由此可见,光有模版,也未必能控制住证书质量啊
 楼主| 刘彦刚 发表于 2011-6-10 14: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看了下,检定证书附页里的实测值一栏,数据好象都没写单位.由此可见,光有模版,也未必能控制住证书质量啊 ...
cinjcx 发表于 2011-6-10 13:53



    言之有理,所言极是!之所以我说要实行证书型评制度也就是这个道理!
yan126 发表于 2011-6-10 22: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真正要做好,质量管理的那块真要认真想想办法。其实管理到位,证书的错误自然解决,但这个要涉及人手的问题,现在讲求效益,这个与人手增加又互相矛盾。所以思想要开始转变。
xqbljc 发表于 2011-6-10 23: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yan126


    “现在讲求效益”,此话对,但也不完全对。我们知道效益可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社会公益性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的属性)应该突出的是公益性,而经济效益按照某些人大代表的意见应该是为0的。如果扔掉公益性,只去追求所谓的经济效益,是误导、是倒退,是与其公益性的属性背道而驰的。
zhilingbaozhen 发表于 2011-6-14 10: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证书审核太难了,还是要检定员把关,因为专业太多,
bbzxks 发表于 2011-6-17 08: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王斌 发表于 2011-6-17 08: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问题是不仅是缺人才,更关键的是缺人,我是县级的,我这搞计量的就3人。其中一个还是专职司机。
yzjl3420646 发表于 2011-6-17 09: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王斌


    哇~你们人弄一个县,太厉害了。那还不忙的没日没夜的,我们这12个人还平均每人检定员证上俩项目。
hamlan 发表于 2011-6-19 17: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mlan 于 2011-6-19 17:50 编辑

回复 22# xqbljc


    这个保不保留县级所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现在基本每个县(区)都有计量所,有些地盘也挺大的,若果取消了县级所,相信一个市所也不好操作,另外这个计量监督管理的力度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削弱,因为很多县级所和县局是挂钩的,没有县级所的努力,很多事情到不同地方是做不到的。而且有很多地方的县级所也搞得很好,如长三角的昆山、苏州其他几个县(市)区所,珠三角的顺德、博罗等地方,可能全国很多地市所都比不上他们。所以县级所也应加强能力建设,至少常规项目要扎实做好,引进一定数量的人才,巩固和扩展自身的服务能力,地市所应该把眼光放远一些,有条件的可根据本地的产业状况,上一些真正意义的大项目、高端项目,不能只盯着县级所捡破烂,同是质监计量人,应该互相帮助,真正把技术搞好,服务于地方企业和今后的发展。
1017534335 发表于 2011-6-19 18: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证书五花八门。
yzjl3420646 发表于 2011-6-21 09: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hamlan


    现行的制度决定了质监系统必然内耗。每年都有任务,哦现在叫“预算”,互相之间抢占市场还来不及,自然上级要打击下级
cinjcx 发表于 2011-6-21 09: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钱惹的啊
风吹石 发表于 2011-6-25 10: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检定证书的正面是由技术监督总局规定的,检定证书背面是有检定规程规定的。如果都能按照规定执行,应该不会有楼主所说的问题。对校准证书,CNAS准则只是说了应该提供的信息,校准内容完全由校准人员提供,证书的质量就跟人员或实验室的水平有关了。由于证书报告是计量校准的最终产品,所以各个实验室都应该重视证书报告的质量。如何保证证书报告的质量,各个实验室应该都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不会统一规定的。
dbhlong 发表于 2011-7-3 21: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当前计量部门的现实,专门成立一班人做证书审查的确是件不现实的事情。要规范证书出具的具体内容主要还得靠上级计量技术部门,一要有适当的技术培训,还要有监督、落实、检查措施;否则也只能成为空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7-19 13: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