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有经验的进来谈谈计量管理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复制链接]
QUALITYLIN 发表于 2011-7-24 11: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弟想抓好公司的计量室管理,万事开头难,各位前辈不妨指点一下在这方面该注意哪些问题,多学学大家的经验可以少走弯路,才可事半功倍!希望不吝赐教。谢谢!!!
合格证明 发表于 2011-7-24 14: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合格证明 发表于 2011-7-24 14: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合格证明 发表于 2011-7-24 14: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QUALITYLIN 发表于 2011-7-24 16: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上很详细,慢慢学习吸收!
fjlyzzq@126.com 发表于 2011-8-1 16: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试行)
  
引 言
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所谓全国量值的统一,首先反映在计量器具的准确一致上,它不仅是监督管理的主要对象,而且也是计量部门提供计量保证的技术基础。根据计量学用途,计量器具可以分为三类: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工作计量器具。由于计量器具的重要性,所以在使用、搬运、维护和贮存等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措施,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采取防护措施,防止计量器具损坏或失效。
一、计量器具的采购、发放和台帐等管理
  1、采购:不同单位的计量器具使用部门应该根据实际需求,经过前期调研论证后,编制采购计划,并报管理部门进行采购,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采购,避免浪费。
  2、验收入库:收到采购的计量器具后,在入库前应由采购部门和计量器具使用人员共同验收,除了进行物品性能、外观和配件等检查外,还要对随机文件资料进行验收,包括说明书、合格证和检定、校准证书。发现损坏和缺项等问题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其中使用说明书、合格证和原理图等有关资料由信息资料部门收回建档保存,使用单位可借阅,只有经过检定、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方可办理验收入库。
  3、发放:业务管理部门根据采购计划,将计量器具发放到使用部门。临时借用的计量器具由借用者按制度要求向计量管理员、检验员借用并在计量器具借用登记表上登记。
  4、流转:职工在单位内部调动时,属个人使用、保管的计量器具应留在原部门,确需带到新部门时,应向业务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经计量管理员同意后方可转出。
  5、台帐管理:计量管理部门应建立各类计量器具总台帐,台帐内容应按要求填写完整,帐物相符。
  二、计量器具标识管理
  对计量器具进行分类管理,并贴加相应标志。
  1、计量器具主要可以分为3类:
  A类计量器具:单位最高计量标准、一般标准和用于量值传递的计量器具及其主要配套计量器具;用于工艺、质量检测、能源及经营管理对计量数据要求高的关键计量器具;凡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并用于公司贸易结算、环境监测、安全防护和医疗卫生的工作计量器具。
  B类计量器具:单位用于工艺控制、质量检测有数据要求的计量器具;平时不允许拆装,实际检定周期必须和设备检修同步的计量器具;专用计量器具,限定使用范围以及固定指示点使用的计量器具。
  C类计量器具:设备仪器上固定安装且仅作为指示用,不易或不宜拆卸而又无严格准确度要求且性能长期稳定的计量器具;国家允许一次性使用或实行有效期管理的计量器具;准确度无严格要求的自制专用计量器具。
  2、对不同的计量器具,分类管理要求如下:
  A类计量器具:凡国家规定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按国家计量行政部门的规定办法执行;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检定规程与检定周期;计量器具使用单位必须指定专人保管维护,并建立严格的使用保管、检定调修等原始档案;周期受检率应达到100%。
  B类计量器具:按照国家检定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检定,检定周期原则上不超过检定规程规定的最长周期,特殊情况周期需延长,使用部门、计量管理员须提出申请并经批准;通用计量器具作专用的计量器具,按其实际使用需要,可减少检定项目或进行部分检定,但检定证书上应注明限用量限范围和使用地点,在计量器具明显位置处粘贴限用标志;对使用不频繁,性能稳定,准确度要求不高的计量器具,检定周期可以适当延长,延长时间的长短应以保证计量器具可靠性数据为依据;周期受检率应不低于98%。
  C类计量器具:除国家规定的可进行一次性检定的计量器具外,对准确度无严格要求,性能不易变化,且低值易耗的计量器具,可以进行一次检定;对非生产关键部位的指示用和在连续运转设备上固定安装的表盘计量器具进行有效期管理。
  3、标志管理要求
  计量彩色标志主要分为5种:“合格证”标志:表示该计量器具符合国家检定、校准系统或单位内部相关要求,用绿色标示。“限用证”标志:表示该计量器具是定范围定点使用。检定时也只定期检定和校验某一特定测量范围或测量点,应标明限用范围和限用点,用蓝色标示。“禁用”标志:出现故障暂时不能修好或超过检定周期以及抽检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在生产、管理中停止使用,用红色标示。“封存”标志:用于长期闲置或暂时不投入使用,也不进行周期检定的计量器具,使用“封存”标志,防止流入生产和管理中使用,用灰色标示。“报废”标志:表示该计量器具不符合国家检定、校准系统或单位内部相关要求。
  三、计量器具质量控制
  1、控制原则
  所有的计量器具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使用、维护和保养,严格按照国家计量法规定的周期检定,送法定计量部门检定,经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计量器具检定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和计量检定规程进行。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不得用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用计量器具的周期受检率要达到95%,在周期检定期间随机抽取10%的计量器具进行重新校准。
  2、首次检定或校准
  计量器具在投入使用前,应送计量部门或具有资质的检定、校准单位进行使用前的检定或校准。检定或校准合格后,换发计量器具检定合格证,同时进行统一编号、登帐、纳入周期检、校准定计划。
  3、周期检定或校准
  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一般可定为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十二个月和二十四个月。其检定周期的长短,应该根据检定规程、使用环境、使用频繁程度和计量器具本身质量情况等确定,保证送检一次合格率为96%(螺纹规除外)。
  送检合格率公式:合格率=(实际月检一次合格数/实际月检数)×100%。
  根据周期检定计划,计量管理部门每月发出下月“周期检定通知单”。各种计量器具送检时,应清洁干净,并保持计量器具的完整性,对不能满足送检条件的(如外观严重锈蚀损坏、应有包装盒而无者等),使用部门应查明原因及责任者,由管理部门按规定予以处理。  4、不合格计量器具的控制
  不合格计量器具包括: 损坏、显示不正常、功能出现问题、超过了规定的确认间隔。对不合格又无法修理或无修理价值的计量器具,由计量管理员填写计量器具报废申请表,说明报废原因,相关领导签字后办理报废手续,同时应注销台帐。凡批准报废的计量器具应严格隔离,严防混入生产现场误用。
  四、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和维护
  计量器具的使用要求:各使用部门的使用者应熟悉计量器具的基本原理、性能、操作方法及保养知识。一切计量器具不应超量程、超负荷、超周期进行使用。使用前应检查、确认计量器具处于良好状态,方可进行操作。在使用计量器具时如出现异常或失准,使用者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通知维修人员。从事计量器具检修或测试,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或仪器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非计量器具维修人员不得私自拆卸或修理计量器具。
  计量管理部门应建立管理台帐。计量器具的使用单位对所有的计量器具均需建立技术档案,登记建册。技术档案包括购置时附带的各种资料及设备技术卡片的原件,计量检定证书等,技术档案和管理台帐要由专人管理,根据需要可以借阅或复制。计量器具使用者应保持计量器具清洁干净,附件完整,不与其他工具和用品混放。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计量器具是否具有计量器具检定合格证或计量彩色合格标志。计量器具使用完毕后,应擦拭干净,放入盒内或存放干燥处,必要时涂上防锈油或罩好防尘罩等。计量器具的保管或存放应有适宜的环境条件。发放或借出的计量器具,应带有效期内的检定合格证、检定证书或计量彩色标志,使用者在领用或借用计量器具时,发现无检定合格证或合格证超期的计量器具应不予接收。
 

附则
  本办法与国家颁布的计量法规有抵触时,按国家规定执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风吹石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QUALITYLIN 发表于 2011-8-2 11: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fjlyzzq@126.com


   谢谢,相对比较具体!谢谢指教!
yangfengchao 发表于 2011-8-2 14: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要学习管理呀还是检定技术呀?
裴俊平 发表于 2011-8-15 21: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QUALITYLIN


    计量管理主要是从计量器具、人员、校准标准和方法、环境等方面来管理,每一项都有相关的管理制度,你要先熟悉一下规章制度才行
 楼主| QUALITYLIN 发表于 2011-8-16 07: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yangfengchao


    都想学!
 楼主| QUALITYLIN 发表于 2011-8-16 07: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裴俊平


    公司暂还没有相应规章制度
jxhczys 发表于 2011-8-20 23: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讲的很详细了
zhangxiaoguang 发表于 2011-8-23 09: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了解一下其他单位的情况,在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去做出制度。通过实践对制度进行修订。经过一段时间后,计量管理工作就有了初步的理解了!
王建波 发表于 2011-8-23 10: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计量人员如何管理  可以看下关于这方便的书籍  很有用的
文生 发表于 2011-8-23 13: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这些管理经验都很好。
NMGHM1970 发表于 2011-8-26 16: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需要建标,必须建标,降低检定成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10 08: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