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人员] 企业计量人员如何管理?

[复制链接]
合格证明 发表于 2011-7-24 14: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计量检测体系的建立是否科学、完善,能否有效地发挥保证作用,很大程度取决于计量人员的水平。因此,建立起一支技术水平高、有经验、有才能、懂管理的计量人员队伍,是保证计量检测工作有效实施的关键。    企业应保证所有的计量工作都由具备相应资格、受过培训、有经验、有才能的人员来实施,并有人对其工作进行监督。企业计量人员的配备必须与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要求相适应。相适应指的是,计量人员配备的数量要满足工作量的需要,人员结构要合理,人员素质要高,能满足各类计量活动的要求。计量人员中既要配备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还要配备相当数量技术熟练的计量工人。计量人员队伍应保持稳定,有计划地进行技术业务的培训,不断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建立起一支法制观念强、技术业务精、工作效率高的计量队伍。
    (1)计量人员的配备
    ①企业计量人员的配备比例应达到行业主管部门配备规范的要求。没有制定行业规范的,建议企业计量人员总数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2%。
    ②企业计量技术人员总数一般应占企业计量人员总数的15%以上。
    ③从事计量管理的人员应占计量人员总数的5%~10%。
    (2)计量人员资格要求
    计量是技术较为复杂,涉及知识面较为宽广的一类工作。计量人员从事计量工作,就要求在专业技术面或专业管理方面有相应的水平。目前,对计量人员资格认定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①对承担计量检定的人员,按国家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和检定人员考核细则的规定,对计量检定人员能够从事的检定项目进行理论考核与实际操作考试,合格者颁发检定员证,持证方能上岗。发证采取单位主管部门颁发和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颁发两种形式。检定员证书上标明所能承担的检定项目。
    承担计量校准、计量检测的人员,可参照检定人员考核发证办法取得校准或检测人员证。
    ②对于计量技术人员的资格认定。计量技术人员应有学历的要求,或是经过一定的技术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的人员。企业在计量技术管理上设置有不同岗位,每个岗位要有岗位职责,要胜任这些职责就要具备一定的水平,就要进行上岗前的考核。这种考核一般由企业组织进行,考核合格的颁发上岗证。
    ③对于计量管理人员,可以用与计量技术人员相类似的方式和要求进行资格确认。只不过是岗位责任制内容有较大不同,其职责突出了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要求,主要应对管理水平进行考核。
    ④对计量体系进行审核的人员,除了要有学历要求、测量技术基本知识要求、管理水平的要求外,还应按有关体系审核员的标准要求对其考核。企业有条件的,可派员参加国家或省、部级计量部门举办的审核员培训学习。
    (3)计量人员的知识培训
    对计量人员的培训是随着计量检测体系的建立而进行的。培训应按有关规定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培训的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计量人员的水平,而计量人员的水平又很大程度地决定了计量工作的水平。因此,应对人员培训给予足够的重视。
    对计量人员资格取得后的培训是为了适应测量水平发展的需要。测量新方法的采用,测量技术的进步,以及计量检测体系的完善提高,都要求计量人员更新思想观念,改善知识结构,增强业务能力。因此,对计量人员的培训应成为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活动。对计量人员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所有计量人员都要求了解和掌握测量的基本知识、计量检测体系所依据的国际标准,国家有关计量法律、法规,本单位计量检测体系的有关手册、文件、程序等。
    ②测量设备校准、调试、修理、操作的人员,要掌握或了解相关的测量设备原理、结构、性能、使用和溯源等方面知识。
    ③测量技术人员要掌握基本的误差理论,要熟知相关的测量技术文件,要具有对测量设备计量特性进行误差修正的专业技术知识,掌握对相关的测量设备的确认要求及测量新技术、溯源新方法、检测新要求等知识。
    ④测量管理人员应掌握法制计量管理和科学计量管理的基本知识,测量设备配置和管理的知识,以及对先进计量管理方法、人际关系技巧、工作统筹计划的了解。
    ⑤计量体系审核人员,不仅要了解各方面计量管理和测量技术知识,还要不断提高对其掌握的程度,以增强对体系审核的能力。要更多地了解体系审核的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提高审核效率和审核质量,提高计量检测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符合性。
    对计量人员培训的内容应不限于以上这些,企业应根据需要和发展来确定培训内容,应制定长期或短期培训计划,尽可能落实到每个计量人员。培训计划应有专门机构实施。实施机构应提前准备好培训的教材,提出培训要达到的目的,并将培训结果记录在案。培训重在对知识的掌握,但同时也是对人员的考核。培训的方式可多种多样,可讲授、自学、函授、使用计算机培训软件、现场操作等。注意收集计量工作正反两方面事例,提高计量培训水平。
    (4)计量人员的管理要求
    要对计量人员进行严格、科学、系统的管理。管理的方式、方法及内容要求通过编制的《计量人员管理程序》体现。该程序大体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计量人员的种类划分及职责范围的确定;
    ②计量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③各种计量人员的资格确定;
    ④计量人员培训的规定;
    ⑤明确对计量人员监督管理的机构;
    ⑥对计量人员的监督及考核规定;
    ⑦对违反有关规定行为并造成损失的惩处措施;
    ⑧对业绩突出人员的奖励措施。
    对计量人员监督管理机构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实施人员考核,对不称职的人员应取消资格。要根据本单位计量体系的变化和发展及时调整计量人员,并相应考虑对人员提出新的要求。
    (5)建立计量人员的个人技术档案
    企业应建立计量人员的个人技术档案,作为计量人员文化水平、工作经验、资质能力、培训经历、技术成果的客观证据。个人技术档案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
    ①个人情况履历表;
    ②学历证书复印件;
    ③专业技术职称及其他资格证复印件;
    ④计量专业方面的学术论文、技术成果证明复印件;
    ⑤各类计量培训、考核成绩;
    ⑥有关的计量工作奖惩证明。
    对个人技术档案应采用动态管理的方法。对建档后的新信息,应及时输入,以保证个人技术档案的有效性。
    计量人员的个人技术档案,一般建立在企业计量机构,必要时,也可以建在企业的其他部门。无论建在何部门,都应做到信息的完整性、有效性,便于查阅。
    (6)开展计量人员考核
    考核是人员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培训任用的依据,也是激励的重要手段。人员考核的目的在于计量目标的实现,在于激励人员的进取,在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①考核的内容
    考核内容应当包括工作绩效、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三部分。工作绩效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益等方面;工作能力包括计量业务水平、综合分析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工作经验等;工作态度主要是看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事业心、责任感、服务态度、出勤率等。
    ②考核的标准
    对考核内容的具体化就形成考核标准。它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对考核内容的要求的具体描述;二是评价等级,其中包括定性评定和定量打分。
    ③考核的原则
    考核工作要搞好,考核目标要实现,就必须坚持考核原则。注意公平、公正、实事求是,注意双向沟通,面向未来,面向发展。
    ④考核的方法
    a.确定考核标准。制定人员考核标准要紧贴工作程序要求,考核标准尽量细化量化,内容应当是员工能够掌握或者控制的。
    b.把握考核标准。坚持绝对标准,不搞相对标准。拿人跟工作程序比较,确定员工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存在缺陷。不将人与人相比,确定谁比谁强,谁比谁差。
    c.设计考核表格。考核表格是考核工作的工具,考核标准的展现。设计好考核表格的各个栏目,要求直观、填写方便、汇总便利。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2 热心提供

查看全部评分

王建波 发表于 2011-8-23 10: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尤其是计量数据管理,非常重要
烟酒茶 发表于 2011-9-3 11: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王建波


    哪儿有计量数据的管理?
 楼主| 合格证明 发表于 2011-9-3 12: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烟酒茶

计量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计量数据进行管理
qq831126 发表于 2011-12-15 1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计量数据进行管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10 15: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