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评审员如何处理被评审单位能力不足的申请?

[复制链接]
davidow 发表于 2011-8-21 10: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评审员,经常会遇到申请单位提交了申请,但是现场看,配备的设备和人员素质显然不够开展该项工作。
按道理,这很容易,不行就是不行,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求整改,提供证据,改好了可以通过,改不好就不能通过。

但是现实中很多情况使评审员不好抉择:
1. 申请单位提出,这个项目对他们很重要,提出的整改措施肯定无法实施。还是先过了,等有经费了一定改;
2. 项目负责人说,这是没有办法的。扩展市场需要这个项目,如果不能通过,我就要下岗了;
3. 被评审单位几天热情招待,来回路费还要他们报销,如果过不去,很不好看;
4. 大家都马马虎虎,我为什么要这么认真,得罪上上下下那么多人,还在这个领域混不混了……

评审员应该怎么做呢?
梅计 发表于 2011-8-21 10: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配备的设备和人员素质基本可以,还是按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求整改,整改后通过。给人出路。
合格证明 发表于 2011-8-21 12: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事情在中国往往会变味,其实不是不给单位出路,而是单位自己根本没打算找出路,总想用一些不规范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加上主管部门默许,导致很多东西都成为具有中国格色的东西,最简单的记录,有吗?记录表格一组堆,能反应出问题的没有,如果不注明单位名称,应该说是通用的,基本上都是胡编乱造的,可有的评审只是看有无东西,不看具体内容是否有效,所以都在糊弄人。
 楼主| davidow 发表于 2011-8-21 21: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遇到被评审实验室现场试验作假,各位怎么处理?
milinyuwa 发表于 2011-8-22 08: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要区别对待,我觉得如果是主标准器能力不足,可以考虑限制能力。如果是配套设备未配齐,可以考虑开不符合项,要求对方整改。
 楼主| davidow 发表于 2011-8-28 09: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要区别对待,我觉得如果是主标准器能力不足,可以考虑限制能力。如果是配套设备未配齐,可以考虑开不 ...
milinyuwa 发表于 2011-8-22 08:49



    这就允许申请人当着评审员的面造假数据吗?
    其实造假总是有各种原因的。如果我学习不吃力,干什么要考试作弊?如果不是由于没有拿到毕业证,为什么要买假文凭?
风吹石 发表于 2011-8-28 10: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作为评审员要学会自我保护,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在没有去现场时就应该仔细认真地审核上报的能力资料(项目的标准设备配置表),及时发现问题,跟对方沟通,向组长汇报,做好充分的准备,免得到现场尴尬。现场评审时,轻微的问题可以限期整改,原则的问题还是不能放过的,更不能用所谓的下岗来“威胁”评审员,因为原则问题通过了,评审员也要下岗了。一般来说,硬件条件不具备就不能通过,硬件具备了,而软件方面缺可以根据实际适当放宽。比如我就见过这样的情况:某个单位看准市场上了些新项目,需要的标准设备都采购到位,但由于是新项目,校准人员没有实践经验,考核时大概只有几份做的不怎么样的原始记录,不确定度的评定也有很多问题,这种情况下,这位评审员花了大量的时间,手把手地传授校准方法和经验,指出注意事项,指导他们重新评定不确定度,这些工作做完了,这个项目最终也就签字通过了。这种评审才是真正需要的。评审方和被评审方只有这样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才能做好评审。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1-8-28 12: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1-8-28 12:12 编辑

的确存在着这种情况,遇到这种情况也的确非常棘手。
  我的态度是严格按标准执行审核。审核中要看问题的严重性。发现严重不符合项(有称重要不符合项的)是肯定不能通过的,要求他们限期改进。而发现问题并不严重的一般不符合项(有称次要不符合项的),可以给予通过,开出不符合项报告要求他们持续改进,毕竟持续改进是目标。
  审核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是一定要建立的。明明问题很大,受认证或受审核方又没有改进的意愿,万一被我通过了,将来造成了机毁人亡、食品危害、环境重大污染、社会动乱等等严重后果,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无异于我在犯罪。
  另外,为了避免发生现场审核“进去容易出来难”的尴尬,我事前会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受审核方的大致情况,对于问题较大的单位认证和审核,我绝对会向认证审核的组织机构婉言谢绝,我是不会参与这种单位的审核的。
 楼主| davidow 发表于 2011-8-28 15: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避免发生现场审核“进去容易出来难”的尴尬,我事前会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受审核方的大致情况,对于问题较大的单位认证和审核,我绝对会向认证审核的组织机构婉言谢绝,我是不会参与这种单位的审核的。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1-8-28 12:09



    这一经验很重要。刚看到WX计量中心的事情,更加深了这种担忧!
 楼主| davidow 发表于 2011-8-28 15: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但由于是新项目,校准人员没有实践经验,考核时大概只有几份做的不怎么样的原始记录,不确定度的评定也有很多问题,这种情况下,这位评审员花了大量的时间,手把手地传授校准方法和经验,指出注意事项,指导他们重新评定不确定度, ...
风吹石 发表于 2011-8-28 10:40



    这是一种解决途径,我也做过。但是似乎有这样的规定,评审人员不应进行咨询,咨询人员应回避参与评审。因此这样做的时候,内心也很矛盾……但是如果只有“勉强让其通过”和“咨询后让其通过”的选择,毕竟后者比前者对计量事业有利。
风吹石 发表于 2011-8-28 16: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跟评审前的咨询是两回事情。咨询是一种商业行为,我所说的是对人员进行的一种技能培训,评审规则里没有这个要求,但做事情要对得起自己良心,既然自己知道技能是可以通过培训获得,干脆就现场培训了。
 楼主| davidow 发表于 2011-8-28 21: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风吹石


     有一定道理。
     不过,现场评审首先是观察,提问,发现和确认问题。如果中间进行干预,可能无法发现完整的问题。其次,往往实验室评审工作量很大,也没有时间对发现的这种问题一一进行培训,不完全的培训无法真正纠正缺陷。因此最好还是多看,少说。将问题定位准确后,由实验室整改。
     应该说,有问题不怕,就怕有问题后,不找原因,伪造数据,欺骗评审员。
风吹石 发表于 2011-8-29 07: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davidow


    所说的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还是应该回到开头说的,在到现场前就要做好预案,有丑话说在前,免得到现场被很多题外的条件搞得下不来台。
xyb88 发表于 2011-9-8 18: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如果你拿原则做交易那就没办法了
yzjl3420646 发表于 2011-9-9 08: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zjl3420646 于 2011-9-9 08:43 编辑

首先,要肯定被评审单位的态度,能够积极申请CNAS外审,是对计量工作重视的表现。
其次,分清主次,对校准结果影响重大的必然要开不符合。但是无伤大雅的小错误,只提出意见,表示此处我给你算符合或者观察项了,但是本质上是不符合的,应该在下一次评审前采取纠正措施。
最后,要发挥外审员超然的作用,对于科室主管的困难(资金人员)可以和管理层约谈,因为这些事情不是科室主管能够办的,你难为他也没用。反而你跟管理层约谈,指出不符合的原因,问题的重要性,并积极商讨整改的方案,更有利于后期的整改。做外审员在人家地头干活,一方面是管理者一方面又是服务者。需谨记可以采取曲线政策,但是必须坚持原则。
xs02556 发表于 2014-12-6 21: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达不到要求的应该开不符合项或观察项,如果评审单位人员对不符合项错误不理解,应讲解不符合项的地方及指导其改正的方法或措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6-1 11: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