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电源/负载] 直流电源的校验

[复制链接]
xiaoxj 发表于 2011-9-19 16: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流电源的校验,所叫项目: 电压,电流,   

   我跟朋友讨论,他说电流校验用一般负载就可以了,我觉得不妥,还请各位帮忙分析下,谢谢!
飘逸狂想 发表于 2011-9-19 22: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根据 JJG(航天) 6-1999直流稳压电源检定规程进行,还需要做源效应、负载调整率、纹波系数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gao0351 + 2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xiaoxj 发表于 2011-9-20 18: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飘逸狂想


    那是检定,我现在只做校验,不需每项都做的,只需做自己用到的功能就OK了!
jecmeasurement 发表于 2011-9-20 21: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楼正解。校准也要对客户负责。现在见过计量校准市场上就拿个多用表测电压,根本不加负载来测的,这等于没检吧。电源用在大负载情况下,往往会掉电压的,跟空载时完全不一样。
 楼主| xiaoxj 发表于 2011-9-21 12: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jecmeasurement


  呵呵,现在我想知道校电流时候用一般的负载(比如电子负载)可以不可以做,还是要用分流器
jecmeasurement 发表于 2011-9-24 13: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说可以吧。看你被测表的精度了。规程上是需要配的,但如果你的电子负载精度比较高,三倍到10倍于被测表,那就不需要分流器了。
mrshgq 发表于 2011-9-26 21: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流电源肯定是要做纹波系数的
ylxyjb 发表于 2011-10-8 23: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根据 JJG(航天) 6-1999直流稳压电源检定规程进行,
礼匪 发表于 2011-10-9 08: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楼正解,校准和检定两回事啊!
越越 发表于 2012-3-5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直流電源型號是SPS-1230(12V,30A)和SPS-1820(18V,20A),但我一般只用到10V,8A以下,請問用KEITHLEY2000的數字多用表可以做後續校準嗎?還需要哪些標準件?
yanzp 发表于 2012-7-26 17: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纹波系数怎么做啊
epykss 发表于 2012-8-17 20: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想知道这个问题。
dalianfeiji 发表于 2012-8-18 21: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流电流的校准,最好用直流电子负载或电源测试可调负载箱;如果这两个都没有的话就只能用功率足够大电炉丝了,这种方法适用于小于5 A以下的电流校准。
赵盼CCIC 发表于 2012-8-24 07: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1.直流电流、2直流电压、3负载效应、4.纹波、5源效应。基本就做这几项,电流大的时候可也用负载减少电流,再拔线,查看负载效应和纹波读数。
jence 发表于 2012-8-24 17: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一般的电源可以用精度高点的电子负载校准,但是程控直流稳压电压可能用电子负载检精度不够
yyy112082 发表于 2012-9-6 16: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度高的直流电源要用电子负载串联高精度分流器通过测量电压来换算电流,电压测量则使用高精度数字电压表并联测量
qbnian 发表于 2012-9-17 16: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串上一个高精度万用表测量不久完了?
haxuxuha 发表于 2016-4-29 10: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纹波要用高精度毫伏表,或者可以到10MHz的数字多用表
黄金戟 发表于 2016-5-3 21: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源用标准表测,电源如果嫌负载精度不够的话电压部分并联一块表,电流部分用标准电阻或者分流器,然后也是读电压值
田R 发表于 2016-8-29 19: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纹波用直流电子负载 ,在并联mv表进行测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3 09: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