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彦刚 于 2011-9-26 16:40 编辑
楼主可以打印但文本内容不可以复制。但我使用的是虚拟打印机试的。
南云龙 发表于 2011-9-22 17:09 
谢谢你发给我可以打印的《膜式燃气表》征求意见稿:
msrqbjdgc.pdf
(98.61 KB, 下载次数: 0)
我认真地学习了JJG577—201X《膜式燃气表》(征求意见稿),有一些不一定成熟的想法(仅供参考),现汇报如下:1、第1章 范围中,“具有内置温度转换器的膜式燃气表”,是否说成“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膜式燃气表”更好。 2、第3.1.12款 基准条件结尾处,“定义:主示值与双重显示?”是否是在考虑还要给出主示值和双重显示的定义? 3、的确取消计量等级A级很正确。因为实际工作中很少用到A级,而且顺序列之后的B级,还较A级准确度更高,本就让人觉得别扭。但是,既然只有一个准确度等级了,是否没有必要说1.5级了?其实在我们的工作中,这样的例子已经有。如动圈温度二次仪表,好象就是不特别说是多少级,因为它都是1.0级。这样在第5.3条 最大允许误差中,只要说“膜式燃气表的最大允许误差应符合表2的要求”就可以了。 4、表4 最小分度值上限中,“末位数码代表的最大体积值”,最好还是仅在原规程对应处加“末位”,而不要删去“每个”更好。即:说成“末位每个数码代表的最大体积值”。 5、在第7.3.4.2项中,“小流量检定点可以在(qmin~3qmin)之间选取”,从实际出发的确很有必要。因为对于最大流量为6m3/h及以下的燃气表,现规定的最小流量太小,不仅实际意义不大,准确度也较难达到。而且在这样小的流量下,要给出准确的检定结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这不应该是通过增大小流量检定点来解决,而应该去考虑合理增大膜式燃气表的最小流量。因为我们最小流量的定义是这样给出的:燃气表满足计量性能要求的下限流量。试想:如我们只取3qmin作为小流量检定点,那么我们怎么能保证qmin时满足计量性能要求呢?当然,如果最小流量是由产品标准给定的,我们的检定规程就只能是服从于产品标准,仍取qmin为小流量检定点。 6、附录A 燃气表附加装置的功能检测中,“功能检测可以在非检定条件下进行”最好放在本附录的概述中;“A.3.1预付费和用气控制”是否可以与“A.2.1预付费和用气控制”合并;“A.3.2其他控制”是否可称为“A.3.2远传抄表及控制功能”;“A.4转换功能”是否应该称“A.4双重显示功能”?如:
附录A(规范性附录)
燃所表附加装置的功能检测
对带有附加装置的燃气表,需要根据产品说明书和产品所能达到的功能进行检测。功能检测可以在非检定条件下进行。 A.1 带附加装置的燃气表,一般应具有并能正确地实现以下提示功能: A.1.1 工作电源电压欠压 当燃气表工作电源电压低于规定的最低电压时,应有明确的文字符号、声光报警、关闭控制阀等一种或几种方式提示欠压。 A.1.2 误操作 当燃气表被错误操作时,应有明确的文字符号、声光报警等一种或几种方式提示误操作。关闭控制阀或维持控制阀原工作状态。 A.2 带预付费功能的燃气表,必须具有并能正确地实现以下控制功能: A.2.1 预付费和用气控制 燃气表只要存有剩余气量就应能正常供气并正确核减表内气量,当剩余气量为零时应能提示并关闭控制阀。若输入购气量时,应能打开控制阀恢复供气,并正确显示输入气量的值。当还有剩余气量情况下输入购气量时,应将输入购气量与剩余气量正确地叠加。 A.2.2 断电保护 燃气表断电后应能立即关闭控制阀,恢复供电后应能正常打开控制阀,表内存储气量应与关闭前完全一致。 A.3 远传抄表及控制功能 对于无线远传燃气表,使用其配套的手持单元应能正确显示燃气表累积用气量及阀门开关状态。如是有远控功能的燃气表,还应能通过手持单元控制阀门开关。 A.4 双重显示功能 对于具有机械计数器和电子计数器双重累计计量方式的燃气表,两显示器间相差应不超过由一个计数器计数值转换为另一个计数器值的一个最小转换值。 A.5 其它功能检查 按照产品说明书(或者产品标准)进行相应的功能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