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绩效后才真正明白的人事关系

[复制链接]
sypq 发表于 2012-10-14 16: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单位绩效了,大家议论比较多,我终于搞清楚自己是什么人事关系,悲催

之前朋友问起来,我会说自己是合同工,可现在才知道,连合同工都不是

据我所知,我们单位把人分为:
1.进编
2.局聘
3.院聘
4.技术辅助
5.劳务辅助
6.临时用工

局聘的才是所谓的合同工,就是跟我们单位签的合同,剩下的3,4,5,6都是属于劳务派遣

所谓劳务派遣,百度百科上是这么说的:
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实际用工单位)之间。
《劳动合同法》第66条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以后别人再问我是哪个单位的,我想我不能说是XX省计量院,而应该说我是X鹰公司的。

网上对劳务派遣是这么形容的:
一、同工不同酬,劳动者易受盘剥。一般来说派遣员工的薪资水平比用人单位的正式职工的薪资水平低20%至30%左右,这主要是用人单位由于要支付给劳务派遣机构除规定工资待遇(如基本工资、津贴、加班费等)、社保公积金以及奖金福利待遇外,每月还要支付一定的管理费用。用人单位为了压缩成本,不额外增加负担,通过压低薪资水平的办法来达到目的。

二、派遣员工的安全健康得不到保障。由于派遣就业,劳动者不直接为雇主提供劳动,而是为雇主的客户提供服务,出现了“第三者”,形成了三角形关系。这就会产生劳动者安全易被忽视等弊端,而且由于劳务派遣员工的流动性较大,一些有毒、有害、有辐射的工种产生的职业病在短期内(如半年、一年)不易被发现,给派遣员工的身体健康留下了安全隐患,等到发病时,已找不到下家。

三、派遣员工的职业生涯无发展。派遣员工由于不是用人单位的正式职工,即使工作能力强、表现好也没有晋升机会,严重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

四、用人单位的某些福利派遣员工享受不到。如产假、特休假、补充保险等。由于派遣员工不是用人单位的正式职工,所以用人单位不愿为他们额外投保补充保险,而劳务派遣机构更拿不出这笔钱为派遣员工参加补充保险。

五、派遣员工没有组织归属感,不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由于派遣员工在用人单位是“二等公民”,处处受到歧视,容易造成职工的自卑心理,就会频繁离职(如苏州某一外资企业派遣员工离职率超过了百分之六十),对用人单位的正常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

上面五点,感同身受!

有同样境况的兄弟姐妹不?越想越心寒啊
小丽 发表于 2012-10-15 08: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无论你是什么工,都是你自己的选择,心寒又如何,想做就继续做下去,不想做就换地方,没有人可以支配你的思想和行为。
 楼主| sypq 发表于 2012-10-15 10: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无论你是什么工,都是你自己的选择,心寒又如何,想做就继续做下去, ...
小丽 发表于 2012-10-15 08:34


说的确实有道理,不过有时候合理的权益需要自己去争取,存在的并不一定就是合理的,制度上的缺陷导致了现在的各种不公平。我们不去努力的话,就真的变成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了。
xqbljc 发表于 2012-10-15 11: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的普遍现象,3楼说到了问题的实质,,制度上的缺陷必然出现这种说不清、理还乱的状况。
gaotjin 发表于 2012-10-24 14: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是哪个省的?我们省还没消息
风吹石 发表于 2012-10-31 16: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如果学到了技术,则完全可以出去到校准公司干,毕竟大家是平等的;如果是养老或辅助老公的女士,则可以心安理得的干下去,不必心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14 00: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