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度量衡展厅简介---------------------------
展厅建成于2004年9月,展品多达三百余件.共两层,占地200 平方米。一楼展厅主要介绍古代度量衡的有关知识, 二楼主要是实物展示。
首先映入眼帘是一个秦代铁权的复制品,这一铁权1973年出土于山东文登高19.4厘米,底径25厘米,重32.3公斤。呈馒头形,权一侧镶铜诏版,刻着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共9行40字.(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黄钟律管
计量是现代词汇,在古代,计量称为度量衡,其含义是关于长度、容量、质量的测量。
我们要了解古代的度量衡单位,就必须先了解古代的音乐,相传黄帝时期制造了十二根不同的单音竹管来模拟凤凰的叫声,分别命名为「黄钟」、「大吕」等等后世熟知的十二律。把能发出黄钟律宫音的那根律管拿来,分成九十等分,每一等分的长度就叫做「一分」,积十分就得到「一寸」,十寸为一尺。
秦以后将律管的高度当作“度”的标准,律管长九寸,以秬黍排列于律管,90顆的秬黍正好是律管的长度,于是一颗秬黍的长定义为一分,十颗为一寸,十寸为一尺。
而律管容量为〝量〞的标准,也是一样。律管容积为九百一十立方分,用合适的秬黍1200顆,刚好可以填满律管的体积,所以这1200颗秬黍所占的空间容积就是一龠,两倍的龠就是一合,接著十合为一升,十升是斗,十倍的斗就是斛。
而〝衡〞的标准,就是把 1200颗秬黍的重量当作12铢,乘以二就有一两,一斤有十六两。
新莽嘉量
西汉末年,王莽秉政,为了满足其政治需要,他征集当时学识渊博、通晓天文乐律的学者百余人,在著名律历学家刘歆的主持下,系统考证了历代度量衡制度,完成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度量衡制度改革。这一改革取得了两个方面的成果,其一是建立了我国古代最系统、最权威的度量衡学说,成为历代考订度量衡制度的理论依据。其二是监制了一批度量衡标准器,为推广其度量衡制度提供了实物依据。这些标准器至今仍有传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新莽嘉量。
新莽嘉量至今仍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内。该器为青铜质地,器的主体是一个大圆柱体,近下端有底,底上方为斛量,下方为斗量。左侧是一个小圆柱体,为升量,器底在下端。右侧也是一个小圆柱体,上为合量,底在中端,下为龠量。斛、升、合三量口朝上,斗龠二量口朝下。这样的结构,与《汉书·律历志》所说的“其上为斛,其下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为合、龠”,“上三下二,参天两地”,完全相合。像这样有文献详细记载的度量衡权威标准器,能够完整流传至今,实在难得,是研究两汉度量衡制度的重要实物依据。
器宇宏广知度量 事物轻重在权衡
远古计量
早期的长度单位大多与人体相关联,或据人体某个部位的长度而得名,例如布手知尺、布指知寸,或依人体某种动作为依据而制定。如举步为跬.
最初的容量单位也与人体有密切的关系,如用手捧物作为一个单位,即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等。
女娲伏羲图
传说中伏羲在左、左手执矩,女娲在右,右手执规,人首蛇身,蛇尾交缠;头上绘日,尾间绘月,周围绘满星辰。以规画圆,以矩画方;规矩决定宇宙之方圆,赋予人类权衡轻重之智慧。伏羲、女娲都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和人类的祖先。据说伏羲曾教导人们从事农、牧、渔业生产,女娲曾教导人们婚姻嫁娶的人伦礼法。他们手中拿的规和矩,即是生产工具,又是社会秩序的象征。所以说度量衡的历史源远流长。
长度展区
新莽铜卡尺
新莽时期发明的铜卡尺,原理和近代卡尺基本相同,用来测量圆球体的直径,同时对测量容器的深度、端面也提供了简便准确的测量工具。是古代测长技术史上一项创造性的发明。
清代的尺度主要有营造尺、裁衣尺、量地尺三种。
由于历代尺度标准不一,尺的长短代有不同,在我国历史上尺度是由短变长的。
量器展区
有盛液体和固体的量器两类,用于液体计量的分为酒提,油提两种,多用竹节制造;用于固体物质计量的有小铜量、升、斗、斛等。
战国以前量器多用陶或木制作。战国开始出现铜量。如传世的秦国商鞅方升,是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 商鞅变法时颁布的标准量器,为扁长方体,有柄。
衡器展区
衡,俗称秤杆也,其上标有铢、斤、两、钱等。衡具有天平戥称,盘称,钩称三种。戥称用于贵重物资和医药专用,盘称为常用,钩称为较大计量专用。
权者,它是悬挂在秤杆之上可以移动的铜、铁、瓷、石等秤砣和后世的砝码。它俩结合起来可度事物的轻重,故曰权衡。
成语“权衡轻重”,就是从这引申过来的。
戥子,是一种小型的杆秤,学名戥秤,是旧时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及香料的精密衡器。宋朝主管皇家贡品库藏的官员刘承硅经过潜心研制在公元1004~1007年之间,首先创造发明了我国第一枚戥秤。戥子小巧玲珑,一般都保存在一个精美的戥子盒中,戥子盒均采用贵重优质木料制作,一般为手工制作,尺寸配合,严丝合缝,充分体现了我国历代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
盒装式砝码最初见于明末。清朝的流通货币是白银和铜钱,康乾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商业的繁荣。随着商业活动的频繁,货币使用量大为增多,盒装式砝码正是适应地方市镇商业的发展和白银货币的通行而大量使用的权衡器。
权,除用作衡器外,还用作吉祥物、压镇、冥器等。造型有长方形、银锭形、方胜形、圆柱形、扁圆形、葫芦形、圜形、鼓形,还有动物果蔬造型,以及蚁鼻兽、钱鼠、猴、羊、蟾等;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