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585|回复: 5

[辐射剂量] 纪念我国原子弹爆炸50周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4 14: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刻注册计量论坛 交流工作中的点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成为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八一八 于 2014-12-14 14:50 编辑

2014121401.jpg
  50年前的一朵蘑菇云,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挺直的脊背,也看到了大国崛起的身影;50年前的一声惊雷,从此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命运,也改变了大国间的力量格局。要反对核武器,你就必须先拥有它,这是安全的保障,实力的体现和民族的尊严。
  50年过去了,中国,已经从那个任人欺负的“穷小子”,变成了举足轻重的“真汉子”。这个转变的背后,有无数人的奉献和牺牲,有无数人的赤子之心和报国之情。在中国核科学事业的发展史中,有些人的名字被永载史册,有些人的名字却化为烟云。但无论贡献大小,他们都是改变了整个国家命运的真英雄。或许,原子弹爆炸50周年,最该被纪念的不是惊天动地的事件本身,而是这个事件背后,无数个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
蘑菇云 新中国的逆袭与加冕
2014121402.jpg

  国家的崛起之路与个人的成功之途其实并无二致,政府间的外交和个人间的人际关系也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如果把刚刚建立的中国比喻成一个一穷二白的屌丝,或许也并不算过分。  四处凋敝、百废待兴、内忧外患、腰板不硬,新中国的一切都刚刚起步。那边美国的核大棒随便一挥,这边的我们也就只能忍气吞声。这样的日子,着实不怎么好过。而中国这个屌丝想要挺直腰板,帮助他华丽逆袭的工具,就是后来在罗布泊爆炸的那颗原子弹。
2014121403.jpg
1964年10月16日周恩来宣布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014121404.jpg
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社论

  “敌人”的步步紧逼
  早在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的时候,毛泽东还当它是“资本主义的纸老虎”,并没有什么可怕。但当他访问苏联,亲自观看了苏联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的纪录影片后,毛泽东就转变了态度。“原子弹确实能吓唬不少人,美国有了,苏联有了,我们也可以搞一点嘛。”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更是将原子弹运到了朝鲜半岛附近,预备对志愿军进行攻击。杜鲁门也不止一次在记者招待会上声称,将采取包括原子弹在内的一切必要措施来应付当前的军事局势,更扬言要将原子弹作为普通炸弹来使用。此时的毛泽东和党中央更加坚定了中国要有自己的原子弹这一信念。没实力就要受欺负,没武器就要受威胁。正如后来毛泽东所说:“原子弹,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中国核武的计划被提上了日程,中国也正式踏上了艰难逆袭的长征路。
  中国要有自己的原子弹,横在这个美梦面前的困难不止一两个。一穷二白的新中国,连个正规的军事工业都没有,国民党留下的破铜烂铁也根本无法派上用场。1950年5月19日,毛泽东亲自批准,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钱三强所长和夫人何泽慧两人,在一个四合院内,开始了中国核事业发展的筹备工作。两个年轻人,一个四合院,两台自行车,两台简易车床,中国的核研究机构就这样有了雏形。中央更是特意从国库调拨了5万美金,让钱三强购买有关的书籍和仪器。据说,钱三强拿到的这沓纸币,已经有了一股发霉的味道,因为这些钱是随着作战部队东奔西走,好不容易保存下来的。
  在钱三强的邀请下,核物理学家王淦昌、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核物理学家邓稼先、物理学家朱光亚、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材料科学家吴自良、核武器科学家陈能宽等人先后从国外归来。放射化学家杨承宗还带回了约里奥·居里夫妇赠送的10克碳酸钡镭标准源,同时,也带回了让·弗雷德里克送给毛泽东的一句话——“如果你们反对原子弹,就必须有自己的原子弹。”
  1954年10月,在李四光的带领下,普查委员会第二办公室(简称普委二办)在广西采集到了中国第一块铀矿石。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了一次保密程度极高的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会上,钱三强等人用极其浅显的语言说明了原子弹的原理、中国铀矿的分布、开发原子能的设想。后来,这一天被定为中国核能发展的起始日期。毛泽东在会上说:“原子弹这事总是要抓的,现在到时候了,该抓了,我们只要有人,又有资源,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就这样,新中国研制核武器的计划正式启动,代号02。
  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机械工业部(1958年改名为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具体领导全国的核工业发展建设和核武器制造。1956年,聂荣臻,陈云,薄一波组成三人小组,负责指导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工作。同年,中央在二机部下设立了一个核武器局,对外称九局,大批拥有世界尖端科学知识的高级人才都汇集到了这里。1958年冬,九局局长李觉带领第一批技术人员和解放军一共20多人,来到高寒缺氧的青海金银滩,建设了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1963年初,二机部九局的大部分科研人员陆续地迁到了金银滩的221厂,全面铺开了原子弹的研究工作。
  “老大哥”的背信弃义
  1959年6月20日,中共中央接到了苏联发来的一封信,称苏联正与美英进行禁止试验核武器协议的谈判。为了避免谈判受到影响,不利于达成协议,苏联政府决定,两年内不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两年后看情况再说。听到这个消息,当时负责核工业的二机部部长宋任穷说:“天快下雨了,准备伞吧。”
  几个月后,暴雨如期而至。帮助中国发展核武器的苏联专家全部被撤回国,随他们而去的,还有几十个项目,以及几百份合同的撕毁。就这样,中国开始了核武器研制道路上的“自力更生”。
  早在中国刚刚决定要发展核武器的时候,中国就向苏联请求了帮助,但被赫鲁晓夫拒绝。经过协商,苏联还是同意帮助中国建立一个小型核反应堆,并培训技术力量。1955年4月,中苏两国签订了苏联帮助中国建立核设施的协议,协议规定苏联帮助中国建立重水原子堆和回旋加速器,提供全套设备及技术资料,并且接受中方人员去苏联学习考察。
  1956年,国际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赫鲁晓夫急需中国的支持,在对中国援助尖端技术的问题上,改变了他原来的态度。中苏两国经过多次谈判,在1957年10月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苏联承诺援助中国研制原子弹,在模型图纸、原子弹制造技术,以及专家方面给予中国支持。1959年初,苏联派了一批专家来到中国。
  本以为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的原子弹研制过程会按部就班地顺利进行。当所有人都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人们才发现所谓的“苏联援助”的真实面目。苏联专家只愿回答一般性的技术问题,一旦涉及到关键问题,一概闭口不谈,中国因此也就无法得到核心技术。而合约里答应的模型图纸,苏联也迟迟不给提供。而就是这样掺了水的援助,最终也没有维持多久。
  “我们可以自己试试,这对我们也是个锻炼。”这就是毛泽东对赫鲁晓夫要撤走援助的回答。苏联的突然撤退,让中国的核武器事业闪了腰。重大项目半路停顿,工厂停工停产,因为没有留下说明书,昂贵的机器也没人敢动。
  别人靠不住,那就只能靠自己。苏联专家被撤走后,原来许多只能在这项工作中“靠边站”的科学家被秘密调进了原子弹研究队伍。许多人隐姓埋名,来到了代号“17号工地”的燕山山脉古长城脚下,开始自力更生、自己摸索,秘密进行爆轰实验。但原子弹的研制所遇到的困难,还远远不止于此。

2014121405.jpg
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前线部分指挥人员合影
  “全家人”的同舟共济
  “我以革命的名义向大家募捐,请求你们立即搞一点粮食和副食支援我们的实验基地吧,我们的科技人员太苦了,他们能不能活下来,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这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为征集粮食时说的话。
  1959年~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让原子弹研制工作雪上加霜。吃不饱肚子,是横在所有科研人员面前的一大困难。在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喝一杯酱油汤或糖水,应坚持工作一小时以上;吃一粒伊拉克蜜枣,应坚持工作一个半小时以上。而理论技术出成绩后,得到的奖励就是粮票。
  为了让科研人员吃饱肚子,中央想尽了办法。周恩来常让海军去捕虾捞鱼给他们吃,还让商业部调配黄豆,甚至给科研人员发枪,让他们去打猎。1962年春节,中央宴请一千多名科学家,在人民大会堂请他们吃了一顿肉,这一举动,鼓舞了当时一大批科研工作者。
  在国家经济严重困难的时候,中央内部甚至为要不要继续研制原子弹这一问题而激烈争论。陈毅甚至激动地说,就是把裤子当了也要干。对此,中央特意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调查研究。在调查了50多个重点单位,三千多名工作人员后,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只要各项保障跟上去,1964年研制成核武器并进行核试验是可能实现的。
  于是,周恩来,贺龙,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陆定一,聂荣臻等15人组成了中国研制核武器的最高领导机构,简称“中央专委”,统一协调全国力量。1962年,在周恩来的部署下,中央在全国各地抽调了197名高中级科技干部,以及1.5万人的基建力量,迅速安排在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400多个工厂和科研单位里。随后,喜讯频频传来。
  1964年1月14号,甘肃兰州铀浓缩厂获得了中国第一瓶丰度为90%的可作为原子弹装料的高浓度铀-235;1964年4月7日,内蒙古包头核燃料元件厂生产出第一套核部件;1964年4月,甘肃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核部件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武器级浓缩铀金属;在离酒泉不远的404基地,青年车工原公浦切削加工出第一套高浓铀核部件;1964年6月6号,青海金银滩221基地进行了全球爆轰实验。这时候,代号596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所需的全部核部件都加工出来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移师新疆罗布泊,进行真正的原子弹爆炸实验。
  新疆罗布泊,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地点。罗布泊上,为原子弹爆炸而建的巨型铁塔高102米,共8647个构件。工程兵用飞机、火车、汽车、马、骆驼等工具从北京将铁塔部件运到了戈壁滩,累计行驶了185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460圈。试爆之前,共有5058人为了顺利试爆而在艰苦的环境中进行着各项测试。

2014121406.jpg
罗布泊核试验基地
  1964年10月4日,原子弹被运抵新疆罗布泊试验场区。14日晚7时20分,原子弹被送往塔顶爆室就位。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一声巨响后,罗布泊的上空升起了蘑菇云。得知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后,毛泽东的第一句话是:“是真正的原子弹爆炸吗?”王淦昌激动地说:“当然是!”
2014121407.jpg

原子弹第一基地——青海221厂
  从代号02的核武器研制计划正式启动,到罗布泊原子弹爆炸的成功,中国的原子弹研究经历了近10年的历程。随后的1966年10月27日,“两弹”结合(导弹核武器)飞行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从此,中国摆脱了“核大棒”的威胁,挺直了腰板,成为了“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艰苦奋斗、百折不挠、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对于中国核武器事业来说,这些词汇并不仅仅只是说说而已。50年过去了,我们要记住那些事,那些人,还有如邓小平所说的,我们要记住那个年代。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6: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死神之手 原子“弹”生记

  一个铀原子核,原子量为235,通过裂变释放出能量。这个在高倍显微镜下都无法看清的小小微粒的变化,或许算不上什么。但当它迅速引起周围很多个相似的原子核裂变时,将在瞬间爆发出毁天灭地的力量,这就是原子弹。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市上空的一声巨响,几秒钟就夺去了数十万人的生命,也让全世界记住了那枚代号为“小男孩”的超级炸弹。
  原子弹的诞生,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和二战的结束,但它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从横空出世的那一刻起,原子弹就成为一个国家争取世界话语权的最佳筹码。而另一方面,这只“死神之手”最先被谁掌握,也关乎着全人类的生死存亡。
2014121408.jpg
哈恩与助手莉斯·迈特纳在实验室
  躺在实验室里的原子
  希特勒曾说:“如果我战败了,我要让全世界陪葬。”猖狂的语气里似乎暗示着,他拥有毁灭人类的神秘武器。然而直到1945年柏林被攻陷,欧洲战场结束,也没见到希特勒神秘武器的影子。倒是在几个月后,美国向世界宣告了原子弹的问世。试想,如果希特勒更早一些宣布这个消息,历史或将改写,而在当时这也不是不可能,因为制造原子弹的基本理论,最早就出现在德国。
  1938年,“重核裂变反应”被发现,它的贡献者德国物理学家奥托·哈恩因此而获得1944年的诺贝尔奖。不过在此之前,欧洲原子物理科学家们为哈恩的发现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证实了原子核的存在,他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时,又发现了质子。由此,原子核的秘密被逐渐揭开。
  1934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用实验证明几乎所有元素在中子的轰击下都会反生核变化,这个工作让费米离“重核裂变”的发现非常接近。1938年末,哈恩与助手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时发现:裂变的反应迅速强烈,释放出很高的能量,铀原子核裂变成为一种原子序数更低的元素。
  核裂变的关键意义在于它可以提供能源。然而,当哈恩做出这一历史性的发现时,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一个铀原子的核裂变产生的能量毕竟还太少。而接下来费米又作出了贡献。1939年,费米为逃避意大利法西斯的迫害,漂洋过海到美国,当他听说哈恩的发现后,立即意识到:一个裂变的铀原子可以释放出足够的中子来引起一项链式反应。这一思想后来被法国的约里奥·居里夫妇用实验证明。链式反应的提出,为人类利用核裂变生产源源不断的核能创造了条件。
  然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核裂变的巨大潜力被优先考虑应用于军事。1939年9月,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和他的合作者惠勒从理论上指明引起核裂变反应的最好元素是同位素铀235。正当这个研究成果发表时,英法两国向德国宣战。
  理论的完备和战争的需要,让德国有了发展原子弹的可能。为了抢占先机,美英等国也开始秘密实施自己的计划。于是,一项实验室里的科学发现即将演变成制造武器的竞赛。
  万事俱备,只欠时间
  1939年秋天,二战爆发的消息刚传到美国,从欧洲逃难到这里的科学家们开始忧心起来,他们推举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给时任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写了一封信。信中指出“核裂变”极可能被德国用于制造一种威力无穷的新式武器,希望美国予以重视。
2014121409.jpg
爱因斯坦和他的夫人来到美国避难
  罗斯福当时采纳了这个建议,不过看上去并不是真的采纳,因为他只愿意提供6000美元用于原子弹的研究。而当时的德国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100万马克(相当于74万美元)。罗斯福认为美国还没有卷入战争,因此核武器研制并非迫在眉睫。
  在研制原子弹的竞赛中,德国占据了先天的优势。除了成熟的理论基础和依托于哥廷根大学的一批原子物理人才,德国还拥有强大的化学工业,以及捷克斯洛伐克地区的天然铀矿资源。这一切似乎预示着德国将第一个拥有原子弹。然而历史并非如此。
  二战初期,希特勒凭借“闪电战”迅速侵占了欧洲大片土地。对闪电战术的自信,让希特勒忽略了原子弹的重要性。他给德国科学界下了这样一条命令:如果一种新武器在6个月内无法投入使用,就不要研究了。6个月研制出原子弹,基本是天方夜谭,这也导致德国的科学家们迟迟拿不出一个核研究计划。到1942年,他们决定改变德国“铀”计划的方向,从研制原子弹,转向核能开发,为德国的军舰、潜艇提供动力。
  尽管希特勒本人拖慢了德国科学家研制原子弹的脚步,但在当时,德国的核反应堆技术依然走在世界的前列。这样看来,如果希特勒想要原子弹,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燕子”行动
  1942年10月的一天,伦敦的街道弥漫着灰蒙蒙的雾气,一辆卡迪拉克轿车驶向英国的军情处,来人是挪威流亡政府的情报局局长利夫·特隆斯塔德。他带来一个重要情报:德军正在它的占领区挪威的一个名叫维莫克的水电站正在悄悄生产重水。
  重水是核反应堆中的减速剂,英国方面当然知道,德军生产它正是为了制造原子弹。于是一个破坏德国原子弹计划的行动立即展开。利夫建议英国出动轰炸机炸毁水电站,但提议很快被否决,理由是:维莫克水电站建在挪威一处山区的峡谷中,地势险要,德军在各个方位都布下了重兵和坦克,飞机根本无法靠近。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挪威空降一个特种部队,潜入水电站将其炸毁。
  执行任务的特种部队,代号为“燕子”,成员大多是挪威人。1940年希特勒以闪电般的速度侵占了挪威本土,许多挪威人流亡英国后加入了特种训练营。这次正是他们回到祖国,反击德国的大好机会。
  “燕子”选择的接头人是一个叫纳兰德的挪威青年,他的家乡就在维莫克水电站附近,他对那里的一切都非常熟悉。在纳兰德混进水电站,摸清了详细进出路线和重水存放地点之后,特种部队很快抵达。
  然而,行动并不顺利。维莫克水电站所在的山区气候恶劣,山上常年积雪,时有大风。紧急空降的“燕子”们并没有在指定地点落地,而是暴露在德军的营地,第一批队员全部被俘,经过审问后遭枪毙。
  “燕子”行动不仅彻底失败,而且暴露了英国人的意图,德国因此加强了对水电站的封锁力度。但此时英国已经展开第二次突击。执行这次任务的是从英国皇家陆军精选出的特种队员,他们利用“燕子”行动获得的教训,选择在夜晚降落,沿着山谷的一条隐蔽路线潜入水电站,然后安置炸药、引爆、撤离,整个过程如同一部惊险的暗战片。
  幸运的是,这一次,他们成功了。希特勒的原子弹计划遭到重创。
  绝密曼哈顿
2014121410.jpg
曼哈顿工程所在地:Los Alamos 中央实验室
  德国的自我拖延,英国的暗中破坏,这些都为美国的原子弹研制争取了时间。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美国的时候,可能会捏一把冷汗,因为它的领导人对原子弹还是一知半解。
  1939年,爱因斯坦给罗斯福的信中提到,一枚原子弹可以炸掉一个海港。但原子弹的真正威力远远超出了科学家们的想象。罗斯福自然更不清楚了。但据说,他的私人顾问给他讲了一段故事:当年如果拿破仑采纳了富尔顿的汽船技术,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就不会有后来的兵败滑铁卢。罗斯福表示,他不愿做第二个拿破仑。
  然而,在1939年成立的美国“铀”委员会,却只收到6000美元的拨款。罗斯福研制原子弹的决心并不坚定,直到1941年12月7日,海军陆战队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向他汇报:日本在当天凌晨袭击了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
  罗斯福听完表情凝重,他拿起电话打给了国防部,询问起美国铀研究的最新进展。美国国防部立即意识到他们必须拿出一个完备的原子弹研制方案。很快,一份关于加速原子弹研制进程的报告,交到了罗斯福手里。
  如今已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罗斯福曾批准了这份报告,不过,据说,他把报告退回国防部时在里面夹了一张便签。就是这张便签,开启了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
  “曼哈顿”工程具有绝密性,连时任副总统的杜鲁门也被排除在知情人外。工程负责人是莱斯利·格洛夫斯,曾任美国陆军工程局副局长,领导过美国五角大楼的建造工作。
  格洛夫斯是个军人,他知道原子弹对于美国意义重大,但他要面对的是召集与管理一群顶尖科学家的任务。因此,找到一位能负责整个研制计划,又在科学界具有威望的首席科学家非常重要。格洛夫斯推荐了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
  不被信任的人
  众所周知,奥本海默被誉为美国的“原子弹之父”,在他的出色领导下,美国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然而,1942年6月,当格洛夫斯推荐奥本海默担任“曼哈顿”工程中央实验室主任时,却遭到了联邦调查局的反对。理由很简单,他们怀疑奥本海默是共产党员,是不被政府信任的人。
  奥本海默,1904年出生在美国纽约,父亲是德籍犹太人。1925年,奥本海默从哈佛大学毕业,来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研习实验物理,第二年又到德国哥廷根大学跟随马克斯·玻恩研习量子力学。因病回国后,他于1929年在加州伯克利大学担任教授。当时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奥本海默对共产主义理论产生了兴趣,他与美国的一些共产主义团体建立了联系。西班牙内战期间,他曾通过这些渠道,向西班牙人民政府捐款。
  尽管奥本海默不是一位共产党员,但在当时已经引起了美国当局的注意。如今,要把保密级别极高的原子弹工程交给他,美国军方自然很谨慎。然而,格洛夫斯认定奥本海默是个天才,他的强硬作风,让奥本海默通过了审查。
  但通过审查,并不意味着奥本海默从此就能够顺利主持“曼哈顿”工程了,相反,他从此掉进了一个让人窒息的漩涡之中。
  在主持“曼哈顿”工程的岁月里,奥本海默除了要认真把每项工作落实好,还要面对随时被监视、盘问、调查的处境。他的房子、电话都装上了窃听器。1943年夏天,奥本海默接到他过去的恋人琼·塔特洛克的电话,她想见他。
  琼是个共产党员,1936年与奥本海默结识,1940年嫁给了生物学家凯瑟琳·哈利生——一个左翼份子。尽管奥本海默知道,他此番赴约将被盯梢,仍坚持前往。理所当然,这次会面让琼出现在了联邦调查局的名单上。
  对于类似这样的监视和调查,奥本海默选择了忍受。他的忍受与坚持,让美国的原子弹研制取得了成功。但是他的前女友琼,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和奥本海默见面一年后,她自杀了。遗书中写到:我想活,作出贡献,但不知道为什么,我瘫痪了。奥本海默知道,她所说的瘫痪,是精神上的。
  “你可以换床单了。”
  在“曼哈顿”工程接近尾声时,盟国在二战中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了督促日本投降,波茨坦会议预定在1945年7月1日召开。不过这时,美国总统杜鲁门突然改变了计划,把会议推迟到7月17日,因为前一天正是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试爆日期。他准备借这个机会,向各国元首炫耀一番。
  试爆当天,奥本海默跟随科研人员一起,从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来到了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沙漠。临行前,他对妻子说,“如果我的回信是——你可以换床单了,就代表试验成功。”妻子从花园里摘来一株三叶草送给他,祝他好运。
2014121411.jpg
镜头记录下的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瞬间
  1945年7月16日,人类历史上第一枚原子弹“大男孩”爆炸了。升腾的蘑菇云,耀眼的强光,和剧烈的声响,让在14公里之外观测的科学家们大为震撼。此时的杜鲁门,已经抵达波茨坦,他听到这个消息,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悄悄对身边的斯大林说:“我们拥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炸弹。”斯大林微笑地回应道:“那很好啊,可以用来对付日本人。”
  那一天,原子弹终于诞生。有的人哭了,有的人笑了。但奥本海默独自离开了试验场,他回到实验室抽了根烟,然后拿起电话打给妻子,他语气平静地说:“你可以换床单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6: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淦昌:我愿以身许国
2014121412.jpg

  1961年4月3日,刚刚回国不久的王淦昌接到了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纸通知:刘杰部长约他即刻见面。在办公室,刘杰与钱三强一同会见了王淦昌,并向他传达了中央的重要决定:希望他参加中国的核武器研究,并要他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改做他不熟悉但是国家迫切需要的应用性研究,最后问他是否愿意改名。王淦昌毫无迟疑,当即写下了王京两个字,并掷地有声地说:“我愿以身许国。”

2014121413.jpg
  17号工地
  背井离乡、隐姓埋名、绝对保密、断绝与海外的一切关系,就这样,王淦昌投入到了核武器的研制工作当中。到九局报道后不久,彭德怀、陈毅等人还专程来看望了参与核试验的科学家们,陈毅元帅握着王淦昌的手说:“有你们这些科学家撑腰,我这个外交部长也好当了。”
  原子弹的研究工作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为了培养爆轰实验的队伍,王淦昌专门给年轻人上了一周的培训课,从数学到物理再到实验分析。在所有的工作都准备就绪后,他们一行人就来到了燕山山脉古长城脚下的17号工地。
  一座碉堡,几排简易的营房,十几顶军用帐篷,这就是中国第一个原子弹爆轰试验场和部件研制基地。王淦昌和陈能宽在这里带领着一支人员平均年龄只有20来岁的年轻的攻关队伍,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着爆轰实验。
  工地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更艰苦的是科研环境。最初爆轰实验用的炸药和部件,全都是在帐篷里,用搪瓷盆和木棍手工搅拌出来的。在帐篷中搅拌炸药十分辛苦,因为帐篷通风不好,满室内都充斥着炸药粉尘,古怪难闻的气味冲鼻而入,搅拌者还要快速搅动。虽然辛苦,但年轻的小伙子们却都干劲十足,越是苦差事大家就越争着去干,最后干脆轮流搅拌。50多岁的王淦昌也要争着干这个活,大家看着心疼,就把他推到帐篷外,但只要没人注意,他又会回到帐篷里。
  作为负责爆轰实验全面工作的领导人,王淦昌对实验的各个环节都要抓。从炸药的研制,炸药成型研究,到爆轰物理实验,再到最后的测试工作,他都要亲自指导。王淦昌从前的研究领域是实验物理,对炸药学、爆轰学、爆炸力学等不甚熟悉。他就只能从头学起,学会了就到17号工地给大家讲课。讲课中时常会遇到难题,他就发动大家一起讨论,能者为师,会者为师。在17号工地,大家都是白天紧张工作,晚上钻研书籍。就这样,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一次次的实验改进后,终于解决了炸药质量问题。
  17号工地的爆轰实验,在王淦昌、郭永怀、陈能宽等专家的组织领导下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王淦昌先后提出的“炸药透镜法”“真空浇注法”“泡沫法”和德国的“综合颗粒法”等都取得了成功。经过大家的努力,突破了测试工作的技术难关,基本掌握了内爆的规律和实验技术。
  随着17号工地爆轰实验的成功,中国的核武器试验也拉开了序幕。有人说,燕山脚下的隆隆炮声,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爆轰实验的第一乐章。在离开爆轰现场那天,55岁的王淦昌拔下了几根白头发,放在石缝中留作纪念。20年后,他因17号工地的爆轰实验而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的一等奖。
  17号工地的日子虽然艰苦,但人的心却是轻松向上的。正如陈能宽曾经对王淦昌说的:“就是啃窝窝头,也比被人家称作二等公民好多了。”

2014121414.jpg
  221厂
  1963年3月后,大部分科研人员都要奔赴大西北核试验基地。因为保密要求,王淦昌告诉妻子吴月琴,他要到西安工作一段时间,随后,就前往了青海金银滩。
  金银滩地处青海省海晏县,位于金银滩草原中心地带的核武器研制基地,对外称221厂。据说,为了共和国的核事业,当年金银滩草原的1700多户牧民全部搬迁出去,无偿地让出了世代居住的土地。

  在221厂,王淦昌依然主抓爆轰实验,也就是“冷实验”工作。爆轰实验分散在几个离他住地很远的实验基地进行,这里远比当年17号工地大得多。为了随时掌握实验进行的情况,他便走马灯似的穿梭在几个实验基地之间。每天,人们都可以看到王淦昌穿着一身统一配发的军用大衣,脚上穿着一双高筒靴,坐着吉普车匆匆而过。在基地,小伙子们幽默地称他为“王老头”。
  研制核武器是举国上下的大事,负责这样一份工作,心里的压力可想而知。就连王淦昌在疗养期间,陈毅也会语重心长地问:“你们这玩意儿什么时候造出来啊?”王淦昌只能简短地说:“快了。”
  繁忙的工作和巨大的压力也让王淦昌无法时刻保持冷静。工作时,王淦昌的“牛脾气”是众人皆知的。有时工作出了差错,他也会大声发脾气。就连邓稼先这样的老科学家因为实在忙不过来,想要迟一点再上交推导数据,在跟这个王院长请示的时候,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晚年王淦昌在回忆录中写道:“任务非常紧迫。原子弹研制,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理论方案确定之后,生产实验的各个方面,必须做到周恩来总理要求的‘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核武器工作保密程度极高,不能向任何人透露一丁点信息,而工作人员的行踪、与何人会面也是有着特殊要求的。一次,王淦昌刚从基地回到北京,还没顾得上喘口气,就又接到了让他立即返回西北基地的命令,他便不得不马上启程离京。后来他才知道,当时来北京的日本科学家想要见王淦昌,而他的身份是无法会见外宾的,于是周总理才通知他赶快离京,返回基地,同时告诉外宾,王淦昌不在北京,无法约见。
  在钱三强的提议下,我国在研制原子弹的同时,就已经开始着手氢弹的探索。在原子弹成功爆炸后,身为核武器研究院主管实验的副院长,王淦昌又迅速地投入到了氢弹实验中。1966年初,年近60岁的王淦昌和实验部的同志们一起,制定了爆轰模拟实验方案,在一次次冷实验中解决了引爆设计技术中的关键问题。
  在氢弹的研制过程中,我国遭遇了文革浩劫,幸好在周恩来的保护下,尖端科技领域还算相对平静。但在那个特殊的时期,王淦昌也依旧无法幸免,也受到过批斗。尽管如此,他还是顶住压力和委屈,始终以科研为重。氢弹原理实验成功后,聂荣臻激动地握着王淦昌的手,而王淦昌只是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不轻松!”
  聚少离多
  在戈壁滩,流传着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对年轻夫妻在通往西部基地路上的一棵树下道别。丈夫对妻子说:“我要去远方工作,可能几年里不能给你写信,但我会天天在心里给你写信。”妻子也对丈夫说:“我也要去远方工作,几年中也无法给你写信,我会天天想着你,就像我们天天在一起一样。”他们分手时,始终也没有告诉对方自己究竟要去哪里,做什么事。而没过多久,在核武器研制工作的现场,这对夫妻不期而遇。虽然双方都穿着工作服、戴着口罩,但两人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对方。
2014121415.jpg
  像这样因为核试验工作而夫妻分离的例子还有很多,而故事里的主人公还算是幸运的一对,大部分人都与自己的另一半异地相隔,一分离就是几十年。王淦昌因为学业与工作,与妻子和孩子更是聚少离多,很少见面。他的儿子王德基曾回忆说:“我们也不知道父亲干什么去了。母亲说,父亲在信箱里。”
  王淦昌与妻子吴月琴的婚姻,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王淦昌的童年十分不幸,4岁时父亲离世,13岁时母亲病故。父母去世后,年少的王淦昌和外婆相依为命。外婆早早给他订了一门亲事。女方是大户人家的千金,知书达理、门当户对。年少的王淦昌不敢有违,还不懂爱情是何物的他便懵懵懂懂地与大他3岁的吴月琴成了亲。
  王淦昌来到上海读中学时,“五四”运动的浪潮已经影响深远,各处都是“反对包办婚姻”“争取婚姻自由”的口号。年轻的王淦昌在新文化的冲击下甚觉困惑,觉得自己似乎犯了一个错误,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不敢让同学知道自己已娶妻子,又不敢在外婆和妻子面前提及新文化运动,这令他十分矛盾。
  王淦昌经过自己的努力,顺利考入清华大学。本以为自己的学业和理想正要乘风起航,回到家后却发现妻子刚刚为他生了一个女儿。角色的迅速转变让王淦昌矛盾不已,但贤惠的吴月琴对他说:“你放心走吧,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大学4年间,吴月琴先后为他生下了3个儿女。大学毕业后,王淦昌未与家人商议便考取了德国的官费研究生。对于丈夫的选择,深明大义的吴月琴也没有任何埋怨。在德国期间,王淦昌师从大家、刻苦钻研,成为跻身于世界科学前沿的知名科学家。1934年回国后,刚与家人团聚没多久,王淦昌便又前往山东大学任教。直到1935年,王淦昌调到浙江大学任教后,他才能够与家人生活在一起。1937年,王淦昌的第4个孩子出生,第一次陪在分娩妻子身边的他倍感愧疚,孩子出世后,他给孩子取名“德基”,以此颂扬妻子“德如磐基”的伟大。本以为再也不会与家人分离的他,却又因中国核科学研究的一纸调令,再次与家人分离。甚至更名换姓,“隐居”边疆。
  在研制核武器工作的十多年间,王淦昌基本很少回家,即使好不容易回家一次,也依旧在忙他的工作。吴月琴知道丈夫在做大事,一个人抚养着5个孩子,并把他们全部培养成了大学生。而身为父亲的王淦昌,不仅没能陪伴孩子们的成长,就连3个女儿的婚礼也全都没能参加。
  王淦昌90岁寿辰时,他的学生李政道问他一辈子最满意的是什么。他回答说,这辈子,最满意两件事,一个是他的妻子和儿女,另一个就是他的核研究事业。他说,他的妻子一个人把5个孩子都培养成了大学生,功不可没。1998年,这两个相伴了78年的夫妻先后离世。他们去世的时间,前后相隔不到半年。最终,他们被合葬在王淦昌的故乡——江苏常熟的虞山山顶公墓。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6: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致那些被人们遗忘的幕后英雄
——马国惠将军专访
2014121416.jpg

  马国惠,1941年出生于哈尔滨市,1960年7月保送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1965年8月毕业,分配到国防科委第21试验训练基地工作。曾任国防科工委第21试验训练基地司令员,国防科工委副参谋长,总装备部后勤部部长。2001年退休。
  任何一项惊天伟业的完成,背后都有着无数人的心血汗水和无私付出。在这些人中,能够像程开甲、钱绍钧、林俊德等人那样荣誉等身的只是少数,大部分人都在时过境迁后,成为了被遗忘在角落的“幕后英雄”,成为在泛黄史册中,那串庞大数字里的一员。但是,没有这串“数字”的奉献,也就不会有这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在核试验的工作团队中,有很多被我们遗忘了的“数字”,他们虽“无名无姓”,却做着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这是所有参加核试验工作的“马兰人”总结出来的“马兰精神”,同时也是对参与核试验事业人员的绝好描述。
  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
  核试验事业是如何惊天动地的,人们都已经知道。但人们不了解的是,为了做成这件“惊天动地”的事,“马兰人”是如何用实际行动,践行“艰苦奋斗”这四个字的深刻内涵的。
  和当年的马国惠一样,许多风华正茂的学生刚刚大学毕业,就被派往边疆的核试验基地从事核试验工作。从象牙塔到戈壁滩,从学校课堂到核试验现场,这些如今看似有点跳跃的转变,在当时那些还未经历过太多风浪的学生们眼里,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不仅因为当兵的人要做到“一声令下,打起背包就出发”,更是因为在那个年代里,每个人都拥有的火热激情和赤子胸怀。
  核试验基地建在荒芜的戈壁滩上,因为水渠旁生长着耐寒、抗旱的马兰花,而取名马兰基地。马兰基地建设初期,条件十分艰苦。科研人员、施工部队和后勤保障人员住在帐蓬里或半地下的地窝子里,高低床、纸箱子、火炉子,这几乎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具”。
  居住条件简陋或许不算什么,但恶劣的气候环境却实在折磨人。夏天,大漠上的地表温度高达60℃~70℃,参加核试验任务的指战员头顶烈日,在酷暑中一干就是一个夏天;冬天,零下20℃左右的低温下,照样野外作业。晚上,住在不太保温的帐篷里,格外寒冷。特别是下半夜火炉熄灭后,很多人都会被冻醒。为了御寒,大家都把皮大衣垫在身子下面,把棉衣、绒衣全盖在身上,有的同志甚至戴着皮帽子睡觉。戈壁滩上时常刮大风,常常会把帐蓬刮倒,为此,晚上睡觉时,有的同志就干脆用背包带连床带被褥都捆在身上。
  基地的后勤保障也很困难,马兰基地的所有人员,从将军到士兵吃的食物都是从内地运过去的。由于新鲜食物无法保存,他们能吃到的蔬菜很少,肉、鱼、鸡等大部分都是冷冻食品或罐头;还有黄豆、粉条、海带等。平时的食堂饭菜也很简单,基本上是土豆、白菜、萝卜“老三样”。
2014121417.jpg
马国惠与朱光亚
  在戈壁滩上,最宝贵的还是水。基地人员喝的水,都是从上百公里外的河里拉来的苦咸水。为了节约水资源,每个人的用水都是定量供应,每人每天就一盆水,早晨洗脸刷牙,晚上洗脚,然后将水就地倒在空气极为干燥的帐蓬里,很快就蒸发了。
  说到“马兰精神”中“艰苦奋斗”这四个字,马国惠将军向我们解释了背后更深层次的内涵。或许在外人看来,“艰苦奋斗”指的是环境上的和生活上的“苦”,或者指的是工作上加班加点的“累”。其实,对科研人员来说,条件更为“艰苦”、更需要他们“奋斗”的,还是在专业技术方面。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是“一穷二白”的状态,核试验技术方面“一无图纸、二无资料”,他们只能跟踪美国公布的解密资料,从字里行间分析数据,“猜”数据背后的方法,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讨论,集思广益,最后才能做出总体方案,开始设计、加工、采购、组装、调试、修改,经过若干次反复,直至最后圆满完成。另外,在“突出政治”的背景下,那时候的人政治压力也非常大。每次核试验任务,上级批准总体方案后,因为核试验不“等人”,就必须要加班加点地加工、调试,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大部分参加核试验工作的人员一生的真实写照。
2014121418.jpg
1995年夏 核试验任务现场
  每当说起“马兰人”无私奉献的故事时,马将军总是深有感触,也常常无奈叹息。有太多的人为了核试验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辈子,这些人默默无闻,这些人甘为人后。有些牺牲往往在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一生,甚至影响着他们子孙后代。
  “隐姓埋名”,这是刚刚参加核试验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做的事情。核试验工作属于高度机密,最初参加工作的他们不得不瞒着所有人,他们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子女,在“与世隔绝”的戈壁上,做着连亲人都不知道的“惊天大事”,一干就是几十年。
  马将军说,大部分年轻人被派往基地后,与恋人长时间无法见面,由于保密要求也无法通信,最终只得无奈分手。这些人中有的直到退休后才找到伴侣,有的甚至一辈子都没有结婚。而已经结了婚的人,大部分也都是两地分居,常年不能见面,很多同志妻子分娩时不能在身边,子女也无法照顾。很多同志不能尽孝父母,甚至不能送终。有的夫妻二人工作都忙,子女的教育就这样被耽误了。参与核试验工作的人大部分都是优秀的高材生,但他们中很多人的儿女连大学都没有考上,工作也十分平平。后来老战友聚会,有些人甚至连车票都负担不起。有一幅对联:“举杯邀月,恕儿郎无亲无义无孝;献身国防,为祖国尽职尽责尽忠。”说得特别贴切,也是当时马兰人的真实写照。
  说到这里,马将军给我们讲了两个人的故事。现年94岁高龄的副所长孙瑞蕃研究员曾经是光学测量研究室的主任。工作兢兢业业的他为戈壁滩奉献了20年的光阴,培养了很多专业技术将军和专家,但因为工作繁忙、无暇顾家,孙老的儿子、女儿学历都不高,工作也很一般,而他自己的级别也一直没得到提升。
  已经去世了的董寿莘教授,在基地干了近30年的时间,他不仅带领团队研制出了地下核试验的大钻机、小钻机,许多初创时期的项目、论证也都是他提出的。虽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的待遇也一直没有得到提升,这位调来就是副军职待遇的三级教授,在基地的职务也只是正师职的副参谋长。年轻时身体非常健康、十分能吃苦的他,晚年却患了小脑萎缩,在87岁时与世长辞。
  还有很多甚至连名字都不被人知晓的工作人员,在“隐姓埋名”干了一份轰轰烈烈的“大事”后,又继续成为不被人知晓的人物,过着平凡的生活,做着更加平凡的事。仿佛那些曾经的轰轰烈烈,都与他们丝毫无关。“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这句话究竟有多贴切,恐怕只有当事人才能懂得。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麦克阿瑟的这句名言,用在曾经为中国核试验事业默默奉献的人身上,或许再适合不过。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6: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向阳 用歌曲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2014121419.jpg
  科学当然可以优美,科学一样可以流行。科学可以像对唱的情歌那般优美婉转,也可以像通俗歌曲一样深入人心。在科学歌曲领域,词作家许向阳做了一个勇敢的开拓者。
  “求真的科学因为艺术而变得优美,求美的艺术因为科学而变得严谨”,这是许向阳对科学歌曲的完美诠释,也是对他自己所创作歌词的总结。
  从军旅诗人到为科学而歌
  在一本1997年出版的诗集《漂泊的思绪》中,关于作者许向阳的介绍是这样写的:“1962年出生在北方的一个山城,解放军通信学院毕业,现在总参谋部通信部供职。对文学有些兴趣,有报告文学、散文等一些文学作品散见于报刊。有时抵御不住诗神的诱惑,也写一些分行的文字在报刊上发表。与诗相识多年,至今仍不敢说诗为何物,担心挂一漏万,亵渎了诗的神圣。”
  这本薄薄的诗集,记载着许向阳那些因漂泊的思绪而感写成的“分行的文字”。这些文字,有对军营的体验,对大自然的感悟,对爱情的思索,也有关乎人生的随想,许多作品思想内涵深刻,观察视角独特,呈现出具有现代意识的“冷抒情”诗风。多年后的许向阳再拿出这本册子,只是谦虚地把它形容为“对新诗有兴趣,随便写写”的成果。正如著名诗人刘湛秋先生在诗集的总序中所说,读一本书,其实就是在读一个人。
2014121420.jpg
许向阳与钱学森之子钱永刚
  翻开这本诗集,有一首80年代初期写的小诗——《我与一本书》:
  “我是被放逐的/于那片人迹罕至的荒漠/我的一切都因饥渴而死/只有肉体还活着/被通缉的那本封皮残缺的余毒/流落到荒地的一隅/于我的残骸上/萌生了一株不死的青蒿”
  这首后来被归为现代科学诗的作品开启了许向阳歌词创作的历程。此后,这首诗经常作为经典的现代科学诗出现在报刊图书等各类诗歌选编中,出现在校园的朗诵会、诗歌会等场合上,出现在地铁4号线“诗歌坊“的橱窗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苏青曾对这首诗歌有过这样的评价:“书是知识的象征,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在当前倡导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与一本书》这首诗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对‘文革’焚毁图书、践踏知识、禁锢思想、摧残心智的苦难历史进行了无情批判,而且还对人们进一步反思人与书的关系、匡正人们对知识的态度有着积极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是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人们值得仔细欣赏和认真回味的一首好诗。”作者对读者的反馈这样认为,“有些读者喜欢我这首诗并且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忘的原因,还是脱离不了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就是说,可以让一些喜欢思考的人们感受掀起历史疮疤的刺痛感,感受选取历史视角的独特和新颖,感受这种表现历史方式的美感。”
  诗作《我与一本书》让许向阳的文学才华被科技界所熟知。2009年,中宣部开展了一个“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下发了《100首爱国歌曲》。时任科学之声合唱团团长的陶学中先生对许向阳抱怨说:“我们唱的都是别人的歌,科技工作者直接抒发爱国之情的歌曲没有。”此后,宣传处处长许向 阳开始关注科学歌曲这一领域。六集文献记录片《钱学森》拍摄,许向阳被邀请为该影片的主题曲创作歌词,于是,就有了《飞翔的路》的诞生。在这首歌曲的创作中,许向阳总结了“口号式”或“概念式”写法的教训,规避了“祖国、人民、科学、导弹、火箭……”这些所谓的关键词,将钱学森“出国”和“回国”的情绪流动、心态波动作为歌曲的主体,而副歌部分则是以主人公寻找自己精神家园或精神归属为高潮的爆发点。这首与曲作家田晓耕合作的处女作不仅获得了广大听众的好评,更是得到了钱学森的夫人蒋英女士的高度认可。也就是从这首歌开始,许向阳走上了科学题材歌曲的创作道路。《飞翔的路》也从荧幕上被搬下来,成为各种科技类舞台剧、以及科技盛典晚会的主题曲,2013年更成为了MV“神十飞天”的主题曲。由此,许向阳感叹:“在科技界与社会公众之间,不仅需要科技知识的沟通,更需要情感的沟通、心灵的沟通”。
  原子弹研制者的心声
  《守望家园》
2014121421.jpg
汪正正演唱《飞翔的路》
  多少次潮起的呼唤/多少次潮落的思念/潮起潮落澎湃着儿女的心愿/故土沦陷/游子为你牵挂/异乡的夜晚寻找日出的明天/多少次经历风雨/多少次过往云烟/风雨云烟见证着不变的诺言/东方巨响/世界为你震撼/科学的天空今夜星光灿烂/你的梦想是我的企盼/你的热情是我的温暖/我们一起守望着家园/大漠炊烟/风中马兰/五星红旗,映红久违的笑脸/你的梦想是我的企盼/你的热情是我的温暖/我们一起守望着家园/时光流逝/容颜改变/我的祖国,心中永远地眷恋
  2013年10月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开拓者钱三强先生百年诞辰,中央电视台与中国科协、中核集团共同制作4集文献记录片《钱三强》并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歌曲《守望家园》为该片的主题歌。
  《守望家园》由许向阳作词、张征作曲,马海生、黄堃共同演唱。守望家园指“守望”三个层次的“家园”,包括祖国家园、科学家园、战友家园。
  这首歌曲采用男女对唱的演绎方式,歌词朴素大方、旋律清新优美。一首科学爱国歌曲,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意识形态色彩浓重的语言,而用朴素的词语来表现以钱三强为代表的一批原子能事业奠基人的爱国精神和崇高情怀。“多少次潮起的呼唤,多少次潮落的思念”“你的梦想是我的企盼,你的热情是我的温暖”……对仗和句式的安排不仅使歌词错落有致,更使得歌词的首、中、尾三段层次分明、节奏感很强。为了展现钱三强作为核物理学家科学报国的赤子情怀以及他为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所立下的不朽功勋,作者巧妙地运用“故土沦陷,游子为你牵挂”“东方巨响,世界为你震撼”以及“大漠炊烟,风中马兰,五星红旗”等抽象与具象完美融合的手法予以表达,将原子弹这一离人们十分遥远且看似有点冰冷甚至恐惧的概念以丰富的色彩和美丽的画面进行诠释,从而使听众获得感同身受的认同感。歌词最后四句“时光流逝,容颜改变;我的祖国,心中永远地眷恋”言简意赅,与“不变的诺言”相呼应,大气委婉中透着对信念的坚定、坚持和坚守,传达的是一种民族的情感、民族的梦想,鲜明地点出了歌曲的主旋律特质,激荡每位听众的心灵。柔美的唱腔加上情歌对唱的形式更让这首反应原子弹精神和科学家爱国情怀的科学歌曲有了爱情般的甜美和亲切。而适合年轻人的通俗唱法又使这首科学歌曲真实自然、易于传唱。在钱三强诞辰100年科技界举办的“钱三强、何泽慧科技思想座谈会”上,这首歌被作为活动的背景音乐反复歌唱,让人们感受到钱三强、何泽慧的科学思想以及从事的原子能事业所放射出的人性光辉。这首歌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项纪念原子弹爆炸50年活动中广泛播出和使用。而这首歌的作曲张征也表示,很荣幸能参与这首歌曲的创作,他与许向阳在艺术上有着相近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歌曲创作之所以采用流行曲风,不仅是为了将流行乐感与主旋律歌词完美融合,也是为了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听觉感受和审美需要。
  新世纪科技工作者的心声
  《点燃梦想》
2014121422.jpg
2013年中央电视台CCTV科技盛典中演唱《点燃梦想》
  听耳边涛涛黄河水/望天边徐徐日出山/我们怀揣科学的梦想/相约在热情的科学乐园/时空有日月从未变过/心系中华魂依然执着/让科学的火焰神奇的火/点亮世界/点亮生活/点亮你和我/五千年历史太久远/五千年未来太茫然/我们传递科学的火炬/穿越在历史和未来之间……
  许向阳受山西省科协的邀请作词,与东方演艺集团的作曲家王霁晴合作创作了这首《点燃梦想》。《黄种人》般的音乐前奏,《红旗飘飘》一样的歌词特点,《想你的365天》一般的流行曲风 “混搭”构成了这首与科学、爱国相关的“正统歌曲。”通俗唱法与民族唱腔的结合,让这首歌曲听起来既严肃正统而又通俗流行,更有人戏称这首歌的港台流行风具有“醒脑”的作用。
  “我们怀揣科学的梦想,相约在热情的科学乐园”表达了科技工作者投身科学的执著和热情;“五千年历史太久远,五千年未来太茫然”体现了广阔的历史纵深感以及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强烈愿望;“我们传递科学的火炬,穿越在历史和未来之间”表现了科技工作者对科学探索的历史责任和历史担当;“时空有日月从未变过,心系中华魂依然执着”形象地表达了科技工作者的爱国情和中国梦。
  由于科技类的主旋律歌曲比较少,能够创作出传达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歌曲很有意义。这首歌朗朗上口,易于传唱,可以说具有很高的传播价值。同时,这首歌曲抒发了人们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未来世界的向往。其音乐形象定位准确,曲调优美,容易打动人的心灵,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通过歌曲的传播,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以及更多的社会公众感受科学的神奇魅力,引发大家对中国科学的历史命运、历史责任和历史担当的思考,不仅能够点燃更多人的科学梦想,更具有很好的科学教育意义。
  这首歌表达了科技工作者热爱科技事业、投身科技事业、努力为科技事业做出贡献的高尚情怀,受到了山西科技界的欢迎和广泛传唱。2013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与科技界举办大型“科技盛典”颁奖晚会,这首歌曲因其热情、阳光、时尚的特点,而被选择在晚会上演唱。从此,这首歌曲在青年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中广泛传唱,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一个执着的前行者
  科学歌曲始终是一个尴尬的领域,许多科学歌曲要么由业余作者所写,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程度不够,无法入主流;要么邀请职业作者所写,但由于对科技界没有深刻了解,加上概念式、口号式词语较多,不仅“不接地气儿”、无法获得大众的喜爱,也不能很好地传达科学精神。而在这两道“鸿沟”之间做调和剂的人,就是许向阳。他是科技界的宣传干部,对科学家这个群体有着相当的了解;他诗歌创作的经验使得他对语词的提炼和韵律的掌握十分专业到位;他还是一个会跟随潮流的中年人,既能达到长者的思想深度,也能顺应年轻人喜好的流行、通俗。这些因素,决定了许向阳可以在这个尴尬的处女之地有所作为。
  迄今为止,许向阳已经创作了不少深入人心的科学歌曲,他深刻而清新的文学表达和颇具现代意识的创作风格,得到了很多科学家和他们亲属的认同与赞赏。唱给麻风病防治工作者的心声——《因为路上有了你》,获得中国音协等单位主办的“爱之声”公益歌曲一等奖,也得到了新中国卫生事业先驱马海德夫人周苏菲的大加赞赏,她邀请许向阳为电视连续剧《马海德》创作插曲。四集电视纪录片《李四光》的主题曲《问苍茫大地》,歌颂了我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丁文江、翁文灏、章鸿钊、李四光等大师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怀,唱响了地质工作者的爱国心声。
  “诗人、词作家、制作人等什么头衔并不重要,对好作品的尊重最为重要。”低调务实的许向阳并不想要“成名成家”,只希望能为科技宣传做一点自己的贡献。这些年从事科学宣传工作,让许向阳不仅对中国的科技历史有了深刻的了解,更对科学家这个群体有着深深的崇敬,能够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一直是他的心愿。“我这些年做宣传科学家的工作自己也受教育,近百年来,中国现代科学家群体的形成演进经历了科学救国、科学报国、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等各个历史阶段。我觉得可以写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人群,写情感和诉求,这些都可以用歌曲来表现。”
  虽然艺术家完成了艺术作品的创作,但对自己的创作活动以及作品的认识不一定全面和客观。在科学歌曲还没有流行起来的今天,我们对许向阳的歌曲作品和当下科技歌曲创作现象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探讨和评论,就是希望有更多的艺术家来做这件事,也试图给这些探索前行的创作者一些有益的启示。
  许向阳小传
  许向阳:男,1962年出生于河北。解放军通信学院毕业,高级经济师。曾供职于总参谋部通信部任副团职军工参谋,现为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宣传处处长,社会兼职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常务理事。从事科技管理,曾组织实施第一次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并合著《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2003)》,发表《我国科技社团国际战略初探》,文章收入国家行政学院教学参考阅读图书,发表《3G标准的创新博弈与科技社团的策略选择》等文章。从事科技宣传工作,组织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策划拍摄电影故事片《大爱如天》《科协主席》等;策划拍摄电视文献纪录片《钱学森》《钱三强》等;创作了十多首科技影视歌曲。发表文章《开拓科技人物典型宣传的新境界》,出版有个人诗集《飘泊的思绪》。
发表于 2015-5-6 12: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4-26 08:33 , Processed in 0.04633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