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地方动态] 粮票上的计量单位

[复制链接]
新闻专员 发表于 2015-3-2 13: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走上了发展生产轨道,为了稳定城乡人民生活,巩固民主政权,发行了以粮票为主体的各种票证。1955年-1993年期间,我国计量单位发生了两次重大的变革。

2015030201.jpg

1953年10月和11月,中央政务院分别作出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和命令,即人们常说的实行“统购统销”。但真正制定和颁发的具体实施细则,是于1955年8月之后。当时中央、各省市自治区,甚至县乡镇及农村合作社都发行不同用途、各种类型的粮票,由于仍然沿用旧的16两为一市斤的计量单位,因此便出现了肆两、捌两粮票。但是十六两制对于人们日常买卖十分不便利,到了中后期,全国废止十六两计量单位,改用十进制,即十市两为一市斤。人们平时多用“半斤”这个字眼,因此各地印制的粮票五市两面额的多用“半斤”了。

十进制计量单位一直使用到1986年,这期间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一重大历史变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国民经济空前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国际贸易不断发展,为了与国际市场接轨,适应国际计量单位的统一化,我国计量单位由市斤改为公斤,实行国际通用的公秤制,因此粮票上便出了“克”的计量单位,500克便是一市斤,250克就是半市斤了。一些省、市为了使人们逐步适应公制,除了在粮票上印有公制单位外,还注明市制单位。这一将公、市制合印在一起的粮票,虽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产物,却深深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粮票为主体的各种票证已退出经济领域,完成了它几十年的历史任务,然而,从粮票上计量单位两次重大变化,折射出国民经济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的伟大历史转折。


斤斤计较 发表于 2015-3-5 00:04: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单位的使用不规范在每天的电视新闻中也很常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2 00: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