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219|回复: 22

以后不叫监视测量设备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9 17: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刻注册计量论坛 交流工作中的点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成为会员

x
依据ISO9001-2015的内容,以后不叫监视测量设备了,改叫监视测量资源了。
发表于 2016-4-30 0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ISO9001是打了ISO9000一记响亮的耳光,呵呵。ISO9000并没有“监视测量设备”、“监视测量资源”的术语定义,只有术语“测量设备”及其定义。ISO9001却拒不使用自己给出定义的术语“测量设备”,却别出心裁使用无定义的术语,使大家在理解没有定义的术语时各自作各自的理解,是ISO9000族标准自己给自己人为制造了纠纷。唯有ISO10012严格执行了ISO9000规定的术语。
发表于 2016-5-2 08: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监视测量资源”这听起来感觉很别扭.....
发表于 2016-5-2 09: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zhoujidai 发表于 2016-5-2 08:28
“监视测量资源”这听起来感觉很别扭.....

  你说的是。“资源”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术语,人(例如测量人员、检定员、管理人员等)可以叫人力资源,钱和物(例如资金、能源、原材物料和量具、仪器、工装等)可以叫物质资源,文件、标准、规程、规范、记录、标识、软件等可以叫信息资源,供应方和提供校准/检定、质量检验/试验、安全检测/环境监测、物质称量等服务的组织又可称为外部资源。
  “测量设备”是四大资源中的物质资源中的一个,把测量设备称为“监视测量资源”理论上并无不可,但听起来的确是有点别扭。原因是“资源”这个术语比术语“设备”的层次高了两层,相当于是“设备”的“爷爷”,是测量设备的“太爷爷”。在介绍一个人时一般用父亲介绍(概念体系中用上一层概念定义其下一层概念)要比用祖父介绍容易被人理解,何况用隔了三代的人(概念体系中隔了三个层次的上上层术语来定义一个术语)就更不容易被人理解了。
发表于 2016-5-2 12: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说了一句话自己给自己人为制造纠纷,就是质量人为难质量人(包括审核人、计量人),说是一丝不苟,实际上是吹毛求疵。搞计量这么低的低位,你做得到面面俱到,万无一失吗?除非你想把一个企业弄穷。设想一下我们一个大型企业有几万件量具,计量检定计划从可操作性层面上来讲月度计划是科学和有效的。我们也参照德国西门子公司(我们的合作方)和其他外国先进管理经验,但是每次审核轻者说上几句重者开个不符合项,实际上我们在程序文件上写得清清楚楚,不过在审核专家眼里是不屑一顾的。按照专家或者书本上一年就是365天,如今天5月12日检定的,在明年5月11日前面检定,说说容易,几万件量具一个不落,谈何容易,也有这个必要吗?超过几天有如何呢。这些专家怎么不去说说驾照的有效期呢。如果我们的计量检定日期也像驾照这样不知道要省心多少呢。驾照的重要性比一个游标卡尺的重要性不好比的吧。你提早3个月或者落下几个月,日期也总是第一次领驾照的时间,审核的专家你看到,科学吗?你也去开个不符合项。
发表于 2016-5-2 22: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caixm3489 发表于 2016-5-2 12:13
规矩湾锦苑说了一句话自己给自己人为制造纠纷,就是质量人为难质量人(包括审核人、计量人),说是一丝不苟, ...

  人类对任何事都追求完美,但任何事我们都不可能做到完美,即便是标准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需要不断地修订、换版,不断地改进,这就是持续改进的观念。计量工作历来都追求准确可靠、严谨、严密、严格和一丝不苟,首先我们自己不能把自己工作的这个特性看成“吹毛求疵”。计量工作的低位需要靠自己的作为和认真来提高,从来都没有什么救世主,别人不可能把自己的工作贬低提高我们计量工作的地位,在计量工作地位比较低下的单位,如果计量工作者还不努力改观,计量工作就永远不会有什么地位了。
  几万件测量设备做到一件不差地按期检定,按计量确认间隔确认的确极其困难,超期几天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我们不能以此为由放弃追求。另外,我们还应明确这个追求的目标,GB/T19022说,测量管理体系(即我国的计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风险,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当然也包括生产安全、环境保护、经营管理等方面“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产生的风险。所以国务院至2020年的计量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计量发展水平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出现个别测量设备超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超期测量设备产生的风险,因此我们应对超期测量设备采取合理的、有效的管理。我知道说驾照的管理是句气话,但驾照不属于计量管理范畴,我们没法也没权给他们开不符合项,但我们应该清楚和宣传测量设备超期并不比驾照超期产生的风险小,管理重要度也并不比驾照管理重要度低。
发表于 2016-5-3 08: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理解对测量设备进行监视、确认等活动,就是为了计量的“准确、可靠”。在企业内部,面对数以万计的测量设备要做到全部按期确认的确是件挺困难的事,如果能规定一个确认时间点的范围可能更好(我们公司是以按程序办理“延期使用”来解决的),如果因为测量设备的到期确认中断生产流程也不符合计量的经济性原则。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严格按周期确认的测量设备不合格,是不是同样要追溯以前的测量结果呢?测量的准确可靠并不是仅靠严格按周期确认来保证的。对于使用环境恶劣、使用频繁、性能不稳定的测量设备可能还需要缩短确认周期呢。但是涉及到安全防护、环境监测、贸易结算、关键质量控制的测量设备我认为还是应该严格按规定周期确认,按程序监视,这个还有个法规跟免责的问题。我说这些也是呼吁外审的老师能实事求是地看待企业内测量设备确认的问题与做法。
发表于 2016-5-3 08: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万件量具要做到一件不漏确实很难,问题是你要通过9000审核,就必须做到说到就要做到,因为你文件里面是这样规定的,如果7.4你做不到,相信质量审核专家是不会让你过的,和计量没什么关系,计量只是一种保证措施而已。9000标准里面有个重要的概念——过程控制,就是你是怎么控制的,只要做到不失控,有漏检的情况出现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也是很正常的情况。貌似没有企业可以做到成千上万的测量设备不漏检,或完全定时周检的。
发表于 2016-5-3 10: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caixm3489的意思应该不是因为量具多而产生超期或漏检,他是意思是根据月度周检计划,把当月计划内的计量设备检定日期统一规定为同一天,比如5月3日检定的设备,证书的检定日期都写成5月30日。
发表于 2016-5-3 11: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月计划当月完成才是正理,你死抠检定日期,一定要在几号前完成,其实是不合理的,如果是委外检定的,协调起来更难,法定计量机构根本上难以协调,除非你量很大,大到人家不敢放弃你。我们公司直接规定,当月到期量具都可以使用到30日,在30日前完成检定校准都不算超期。
发表于 2016-5-3 11: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13440240 发表于 2016-5-3 10:47
caixm3489的意思应该不是因为量具多而产生超期或漏检,他是意思是根据月度周检计划,把当月计划内的计量设 ...


以前我们也是这样做的,但是审核专家认为这不是实事求是,你几万件量具一天能检完吗?存在作假,所以现在都改成真实日期了。
发表于 2016-5-3 11: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86438751 于 2016-5-3 11:32 编辑
moonkai 发表于 2016-5-3 11:24
当月计划当月完成才是正理,你死抠检定日期,一定要在几号前完成,其实是不合理的,如果是委外检定的,协调 ...


不知道您公司是什么性质的,文件这样规定,9000审核能过关?我们采取的是提前送检,或者是证明在到期前该测量设备没有使用或不在现场(有收发记录、送检记录)是不是一定在有效期前完成,专家表示不追究。我们主要考核周检率、送检率,至于能否当月周检完成,通过内部控制实现。
发表于 2016-5-3 12: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x86438751 发表于 2016-5-3 11:31
不知道您公司是什么性质的,文件这样规定,9000审核能过关?我们采取的是提前送检,或者是证明在到期前该 ...

刚刚查了一下公司《计量管理制度》里面关于计量周检的相关条款,里面确实没有写30日前到期量具,在30日前完成检定校准就不算脱期。制度里面写的比较模糊,只说强检类要严格按照国家检定规程或者校准规范规定的时间间隔来执行之类的话。但是实际上,就是按我说的在做,就是30日前完成就不算超期,我问了一下同事,说是很久以前出过一个管理规定一样的文件(估计是第三层次文件),把这个给确定下来了,实话实说但是我没找到文件。
发表于 2016-5-3 12: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86438751 于 2016-5-3 12:37 编辑
moonkai 发表于 2016-5-3 12:30
刚刚查了一下公司《计量管理制度》里面关于计量周检的相关条款,里面确实没有写30日前到期量具,在30日前 ...


呵呵!那个文件还是要找到啊,不然以后检查麻烦哦!我们也是碰多了“鬼”,现在被憋的没办法了,只能想办法自圆其说,其实你说的情况,在我这里也有,不过改了很多年,发生的少了些而已。超期检定总有原因的,貌似检查中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你控制了没有,对质量造成影响了没有,所以我说超期检定/校准是很正常的事情,就看面积的大小,如果大面积的超期肯定是管理出了问题,审核员是不会放过你的,小面积或个别只要解释合理,往往没有深究。
发表于 2016-5-3 14: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漠孤烟 发表于 2016-5-3 08:42
我理解对测量设备进行监视、确认等活动,就是为了计量的“准确、可靠”。在企业内部,面对数以万计的测量设 ...

  你的理解应该是正确的。测量的准确可靠是与误判可能产生的风险密切相关的,所以GB/T19022的7.2.2条要求“对每一测量过程,应识别有关的过程要素和控制。要素和控制限的选择要与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引起的风险相称”,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满足这个“计量要求”即可,而不是必须满足检定规程的要求。检定周期和确认间隔的规定也是为了确保测量设备持续满足这个“计量要求”,满足计量要求是本,保证周期和间隔只是手段。安全防护、环境监测、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等人命关天,事关社会的安定,风险非常巨大,检定周期和确认间隔不能有丝毫马虎,生产工艺监控、产品质量检验等的测量设备检定、校准与确认的复杂程度和严密性应该根据产品的用途与其误判的风险相适应,毕竟企业不是慈善机构,不能让员工拿自己的钱为客户服务,不能让员工只干活,不拿工资喝西北风。作为外部审核的专家和老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不同的企业,不同用途的测量设备检定、校准与计量确认有不同的要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4: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月完成计划需要完成的计量确认工作,另外每月的车间抽检,查漏补缺,尽量不漏检。
至于,审核员查到那肯定是不符合规程要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5: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无论叫什么,计量工作的核心还是不变的,但如何把工作重点由计量确认转移到测量过程控制上,这应该是未来更有实际意义的事情。
发表于 2016-5-3 20: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cwh7711 发表于 2016-5-3 15:00
其实无论叫什么,计量工作的核心还是不变的,但如何把工作重点由计量确认转移到测量过程控制上,这应该是未 ...

  你说的很对。计量工作的最终目的是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而测量结果是靠测量过程获得的,测量设备仅仅是组成测量过程的要素之一,因此计量工作把测量过程控制作为工作重点来抓,才是抓住了根本。
  只不过我国传统的计量工作一直把计量器具的管理当作唯一工作,一下子跳到测量过程控制似乎太急,不容易被接受,只能分步逐渐转移工作重点。因此国家标准GB/T19022首先对计量器具的管理从两个方面延伸入手,横向从单一的计量器具管理延伸到广义的测量设备管理,把那些本不属于计量器具的为了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所有东西纳入到计量管理工作范畴;纵向从单一的计量检定延伸到计量校准,再延伸到计量确认,把关注焦点从计量器具是否检定合格转移到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否满足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上来。
  国家标准GB/T19022还同时提出了计量管理工作的另一个主过程(工作重点)测量过程的控制要求,这个主过程其实才是计量工作真正的工作目标,测量设备的管理必须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工作。
发表于 2017-2-20 18: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超差测量设备的追溯,想请问大家都是怎么管理的。我们公司文件里阐述了识别出超差测量设备后,对该设备超差情况进行分析,对产品有影响的要对所测产品进行追溯。可实际情况,这件超差设备自校准合格后使用到下一校准日时才发现超差,其所测的产品种类、数量多而杂,使用者不一,测量产品的时间也有过了很长时间的情况,具体追溯起来感觉非常不容易实现。所以我们公司目前采取的方式就是加严对检验人员手里的测量设备的管控,工人使用的测量设备如有超差,但检验使用的有效检测设备检测产品合格,我们就认为没影响。不知道大家对于产品的追溯都是怎么处理的,操作者用检测设备每检测一批产品都记录下所用检测设备的编号,这个方法有同仁所在公司实施的么?
发表于 2017-2-20 22: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xuenu 发表于 2017-2-20 18:56
针对超差测量设备的追溯,想请问大家都是怎么管理的。我们公司文件里阐述了识别出超差测量设备后,对该设备 ...

  不合格测量设备可能产生的风险是一定要追踪的。你提出了需要风险追踪的不合格测量设备范围怎么划定和如何追踪的问题。我的建议如下,仅供参考:
  1.不合格测量设备需风险追踪的范围
  a.出具的测量数据起到了合格性裁定、受控性判定、经济决算作用的人员使用的测量设备。例如质量检验、工艺监控、安全检测、环境监测、能源计量、涉外物质称量等人员使用的测量设备,而生产人员使用的测量设备不合格不必追踪。
  b.以上人员与生产人员共用的测量设备不合格,因为涉及合格与否的裁决,也应该进行风险追踪。
  c.测量设备损坏程度达无法使用的不合格测量设备勿需风险追踪,因为很明显没有人会使用它。
  d.示值误差没有超差,因其他原因(例如外观、表面粗糙度、缺失不影响使用的零部件等)判为不合格的可以不进行风险追踪。
  2.不合格测量设备风险追踪的方法
  以发现之日起向前追踪,使用同规格其他测量设备对已检对象复测,看有没有误判情况发生。没有误判发生时即停止继续向前追,发现有误判情况,应继续向前追,直至上次检定合格之日结束。所谓“误判”是指合格品被判为不合格,或不合格品被判为合格的情况,不能仅仅复检合格品看其中有没有不合格品,也要对判为不合格的对象复检,看有没有合格品被误判为不合格。
发表于 2017-2-21 08: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各帖都是实际工作中的真实体验,值得企业计量人学习!谢谢了!
发表于 2017-2-21 22: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7-2-20 22:30
  不合格测量设备可能产生的风险是一定要追踪的。你提出了需要风险追踪的不合格测量设备范围怎么划定和 ...

感谢老师的答复,我们对于生产加工过程中工人使用的测量设备发现超差后也是需要追溯的,验证其对产品无影响的手段之一就是下到工序检验人员使用的测量设备是有效合格的,这么看来与您所说的超差设备追溯范围里面的a项类似。如果按照这个思路,那么检验人员所用测量设备检测了哪些产品还是可以追溯到的,无需纠结于追溯工人用测量设备检测了哪些产品。
发表于 2017-2-22 00: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xuenu 发表于 2017-2-21 22:30
感谢老师的答复,我们对于生产加工过程中工人使用的测量设备发现超差后也是需要追溯的,验证其对产品无影 ...

说的是,我们同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4-20 06:22 , Processed in 0.0576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