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031|回复: 23

2016年一级注册计量师真题“期间核查”方面的,求解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5 10: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刻注册计量论坛 交流工作中的点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成为会员

x
考试临近,请列位高手各抒已见,给予这道题完整解答,小女子不胜感激。

期间核查方面

期间核查方面
发表于 2018-3-30 11: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解答以教材知识范围为前提,并不考虑测量数据异常值的剔除。

首先是第2问,填入表格:
0.522℃        0.663℃        0.756℃        0.707℃        0.863℃        0.810℃
/                0.141℃        0.093℃        -0.049℃        0.156℃        -0.053℃
然后是第1问:
因为刚完成溯源,第一次测量时温度计A的校准状态可信度是最高的,相当于以标准器温度计A对普通温度计B进行校准,此时的A示值是800.2 ℃,10次测量差值的平均值是0.522 ℃,则B的示值是800.722℃。
由于A的测量结果需要加修正值使用,所以实际标准值是800.2 ℃-0.2℃=800℃,则B的修正值=B的示值-标准值=800.722℃-800℃=0.722℃。
第3、4问:
    由于核查标准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那么既然选择了温度计B,就说明它是稳定的,期间核查是核查系统效应对核查对象的影响是否有大的变化,类似于稳定性考核,也就是选择核查标准的时候不关心其“准确性”而只需要“稳定性”,如果核查标准不稳定,那么期间核查也就无从谈起,因为我们需要掌握的是核查对象的“不稳定性“,而不稳定的核查标准得出的数据是核查标准和核查对象两者的“不稳定性”,这种错误的数据不仅无法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相反还会因为误判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那么既然B稳定,那么就是默认它的计量性能在6次期间核查之中都是不变的,因此B和A差值的变化量,就直接反应了A的计量性能变化量。
    第1次测量的差值是标准器A检定后立即测得的,这个差值就可以作为参考值ys赋予核查标准,即ys=0.522℃,以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U=0.6℃控制上下限,对应画出相应期间核查曲线即可。
    结论就是因为y2拔、y3拔、y4拔、y5拔、y6拔都在[ys-U,ys+U]这个区间内,所以核查结果是合格的。
发表于 2018-6-2 10: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不绘制差值,绘制A的测得值也可以,把握以下要点:
第一次核查时A是已知的,其值为校准值800.2摄氏度,将此作为参考值ys,此时B是未知的,其值通过A测得,为800.722摄氏度,仅有此次的测得值可以作为求B修正值的依据,因为此时A温度计刚经过校准处于校准状态,之后的核查都是默认B稳定而A不稳定所进行的,那时不能保证A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或者说用之后用B核查A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A是否处于校准状态。
第一次之后的核查A是未知的,因为A是被核查对象,B是核查标准,核查标准必须稳定否则核查就无从谈起,于是B从第二次开始每一次在800摄氏度的值都是固定的800.722摄氏度,这个值减去B-A的差就得到每次核查的A值,绘制成表即可。
发表于 2017-6-5 12: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5 12: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DanLovely 发表于 2017-6-5 12:19
http://www.gfjl.org/thread-200776-1-1.html之前已经讨论过了

我刚才看了,不过一楼一楼的,好像最后也没有个确定准的答案呀
发表于 2017-6-6 11: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的解答,都存在一个问题,题干中并没有告诉TB和TA的具体值,而只告诉两个之间的差值。所以应以两个的差值作为核查的量值。这以是同教材中所讲的,不同的地方或难的地方。
发表于 2017-6-6 12: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出的差值作核查分析与画图,其实与教材所讲的是一致的。就是考查你当即付值核查测量,及公式运用和修正值的核心概论的灵活性,每年都会考,且作为一道大题,20分,不信6月18日下午发贴验正吧!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3: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guojy 发表于 2017-6-6 12:37
给出的差值作核查分析与画图,其实与教材所讲的是一致的。就是考查你当即付值核查测量,及公式运用和修正值 ...

也就是说,用那个差值做的图也对喽,也给分喽?
发表于 2017-6-14 17: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觉得用Yi-Yi-1来做更符合这道题的题意吧!期间核查其实同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都是确认被核查计量器具计量特性随时间稳定程度的。
发表于 2018-3-30 11: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上期间核查部分存在一个错误,就是这句话:“当被核查对象设备经过校准,具有修正因子时,测量核查标准得到y0值,有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找到相应的修正因子σ,用下式确定参考值ys:ys=y0-σ。”
其一,修正因子是只能乘不能加减的。
其二,如果是修正值的话,那么不能减,只能加。
教材习题详解中对σ的释义订正为“检定或校准给出的系统误差估计值”,这个是比较合理的。
参考值ys的赋予,如果计量标准直接使用示值或标称值,则y0=ys,若计量标准需要加修正值使用,那么y0+修正值=ys,这时不仅是ys,以后做所有期间核查得出的测量结果都是在加修正值之后的,也就是数据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才能观测其稳定性。
发表于 2018-5-5 10: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ddmhtggw 发表于 2018-3-30 11:38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上期间核查部分存在一个错误,就是这句话:“当被核查对象设备经过校准,具有修正因子时, ...

教材错误害死人
发表于 2018-5-5 10: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ddmhtggw 发表于 2018-3-30 11:23
以下解答以教材知识范围为前提,并不考虑测量数据异常值的剔除。

首先是第2问,填入表格:

“B的修正值=B的示值-标准值”是不是反了
发表于 2018-5-5 13: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示值-参考值=示值误差,负的示值误差=修正值
发表于 2018-5-5 13: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hkingz 发表于 2018-5-5 10:49
“B的修正值=B的示值-标准值”是不是反了

示值-参考值=示值误差,负的示值误差=修正值
发表于 2018-6-1 02: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的实务题hai'you'ma?
发表于 2018-12-27 11: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ddmhtggw 发表于 2018-3-30 11:23
以下解答以教材知识范围为前提,并不考虑测量数据异常值的剔除。

首先是第2问,填入表格:

看了这么多网友的回复,我认同你的答案
发表于 2019-1-2 22: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各位大神解答
发表于 2019-1-4 23: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ddmhtggw 发表于 2018-3-30 11:23
以下解答以教材知识范围为前提,并不考虑测量数据异常值的剔除。

首先是第2问,填入表格:

请问求ys的时候0.522还需要减去0.2吗?教材上面不是说要减去么
发表于 2019-1-4 23: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求ys时0.522还需要减去0.2吗,求大神解答
发表于 2019-1-6 09: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问答案是不是应该说yi-y(i-1)<0.6
发表于 2019-1-6 09: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搞错了,这个是按月来的
发表于 2019-3-22 09: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核查测量,及公式运用和修正值的核心概论几乎都是考试的重点
发表于 2019-3-22 09: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 一级注册计量师 已通过考试,
可联系QQ1522579191 互相探讨考试、交流学习。
发表于 2022-10-20 16: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ddmhtggw 发表于 2018-3-30 11:23
以下解答以教材知识范围为前提,并不考虑测量数据异常值的剔除。

首先是第2问,填入表格:

这题我谈一下,没什么复杂的,上面的解答个人感觉概念没理解明白,800.2是测得值不是校准值,温度计A没有采用校准值,用的是示值;温度计B严格来说不是核查标准,是参照物,核查标准是恒温槽,温度计b的作用是b-a用来消除恒温槽的不确定度;第一次(b+x)-a=0.522,x=0.722,修正值=-x=-0.722;第二位已ys=y0+修正值=800,以u作为上下限,没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4-24 13:14 , Processed in 0.06738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