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579|回复: 4

[概念] 什么是测量生命周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2 13: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刻注册计量论坛 交流工作中的点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成为会员

x
        小伙伴们,六一儿童节过完啦,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非常实用的MSA概念:测量生命周期。
       
        那么,什么是测量生命周期呢?
       
        测量生命周期(Measurement Life Cycle):
        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过程的了解以及对过程的改进,测量方法可能会发生改变。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我们当初为了建立了有能力和稳定的过程,可能最初对零件的特性进行多方面测量,直到我们通过这些特性的测量了解到直接影响零件的关键特性,于是,我们对零件特性的信息依赖就减少了,我们只需要对这一或少数关键特性进行过程控制,就能保证过程的能力和稳定性。这种结果可能会减少抽样计划,如之前从每小时抽五个样件,减少到每班只需要抽取一个样件,同时,测量的方法也可能从之前的用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测量简化为用某种GONOGO的属性量具进行测量,测量过程的稳定性只需要对管理过程和工装进行维护就可以了,由此带来的测量成本也相应地降低了很多。
       
        这一概念类似于质量管理中的“免检计划”。而且这种“计划”对于供方进料检验(IQC)而言,可能最终会取消大部分测量和监控。
       
        相反地,如果在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之后,在过程的同一区域针对相同的特性我们还在执行最初的测量和监控计划的话,那么,可以说,这是对测量过程缺乏足够的理解和研究。
       
        MSA手册最难能可贵之处就是以发展的思维看问题,“测量生命周期”概念的提出就能很好地体现这种思维。
       
        原文摘录如下:
        “
        “测量生命周期(measurement life cycle)”这一概念是指随着时间的不同,对过程的了解以及过程的改进,测量方法的可能改变。例如,为了建立稳定和有能力的过程,可能开始对一个产品的特性进行测量;通过测量了解了对直接影响产品特性的关键过程控制特性。这了解意味着对产品特性信息的依靠减少了,并且可能减少抽样计划(从 5 件/小时,减少到 1件/每班);同时,测量的方法也可以从 CMM 测量变为某种计数型量具测量。最后可能发现可能只需要监测极少数的零件,只要过程被维护或测量和监控这维护和工装,也许就是所有必要的工作了。测量的程度是依赖着对过程理解的程度。
        ”
       
        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我再强调四个字:“免检计划”。
       
        对于测量方案,我们要做减法,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生产中测量的成本。
       
        有管理者问,MSA能给我的企业带来什么利益?

        那些隐性的由于测量系统的可靠而保证产品质量连带的利益不太好量化,我们就不谈了,恰恰是这个测量生命周期可以量化成本的降低量,这就是显性的利益。典型的例子就是计量型测量系统简化为二进制属性测量系统,如千分尺测厚度变成了通-止规了,不仅成本低,还高效。

发表于 2018-6-4 15: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jun123456 于 2018-6-4 15:30 编辑

不太明白你要说的什么,三次元转化通止规、千分尺转化通止规?我不知道你们那边是如何的。但是我们这边,例如IQC的来料检验,他们检验的是供应商的成品,也许在很长一段时间出现所谓的测量生命周期,但是突然有天供应商的工艺出现了问题,通止规检验不出来,三次元和千分尺却检验出来。 我不赞同因为极少出现的不合格因而改变测试方法但可以减少量。现在是品质追求的“零”缺陷,检验是海关,可以减少,但不建议变。
 楼主| 发表于 2018-6-5 10: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不是所有的都能变,IQC的一般变化的不多,但产线上大批量的测量是可以考虑的,毕竟成本的差异是天壤之别,而且对于产品的特性越来越了解,有些特性其实可以不用测,只要测几个关键的特性就可以。当然,MSA手册提出的这个概念是一种渐进的思维,对于管理本身就很糟糕的企业来说,别说逐渐趋近“免检”,就是增加测量都不够,一个健康的、科学的管理的企业,一定要有成本不断降低的高度思维方向,否则很容易被同行竞争给压下去。这只是成本降低的一个方面,成本的降低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比如产品的设计、采购的流程、管理变革、工程变革等。
发表于 2018-7-5 18: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借鉴一下,   可以考虑
发表于 2018-7-12 17: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非常正确的理念,这也许是企业计量管理的一个突破方向。现行的计量管理从企业角度出发还是过于教条化了,感觉很缺乏灵活多变和创新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3-29 02:33 , Processed in 0.04750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