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数据] 请教计算问题

[复制链接]
neil.he 发表于 2019-9-25 17: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JJF1064-2004的示例中
1.jpg

根据“公式'将①②③④⑤的平方和开根号为什么和"结果"不一样

另外请教一下这个公式里的”V“是什么?
QQ图片20190925171853.png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9-9-26 00: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的是JJF1064的2004版,这个版本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的确计算有问题,那个V按规定应该是代表“自由度”,规范也的确没有明确交代,属于来路不明。2004版已经作废,请看2010版的JJF1064吧。
 楼主| neil.he 发表于 2019-9-27 09: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9-9-26 00:50
你看的是JJF1064的2004版,这个版本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的确计算有问题,那个V按规定应该是代表“自由度”, ...

我们按2010方法评定不确定度 老师说偏小 建议我们参考一下2004中的分量
他还说可以适当放大分量
我想请教一下适当放大的原则,怎么样适当放大,不知道应该怎么放大啊,数据都是计算出来的,是人为把数据写大一点吗?不知道咋整 尴尬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9-9-27 13: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确定度评定是主观评定,不是客观计算,不追求每个人的评定结果完全相同。但每人评定方法和步骤应严格按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规定进行,评定依据的全部信息均应准确可靠,来历有根有据,所以每人评估结果“八九不离十”即可,正如你所说,没依据的人为“适当放大”不可取。
  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目的是确保测量工程的安全性。不确定度越大对测量过程或测量结果的否定力度就越大,测量工程就越安全,因此“适当放大”不确定度分量的目的就是确保测量工程安全。但“放大”了不确定度,对测量过程就会提出更高要求,增加测量成本,因此“适当放大”不可随意。JJF1064的2004版的不确定的评定示例的确计算过程错误,有些信息的来源交代不清,不确定的评定结果偏大得令人无法相信。常见的“适当放大”原则有:
  1.在不确定度的修约中可一律进位,而不采用规范的修约方法(常说的四舍六入五取偶);
  2.用实施测量所用测量设备(校准过程所用测量设备为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代替其实际误差(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实际误差一定不大于规定的允许最大误差);
  3.我国古典哲学有处理安全事项应“中庸偏保守”的观点。包含因子k与不确定度密切相关,六种常见分布的包含因子分别为1、√2、√3、2、√6、3,其中√3和2处于“中庸”,未知分布形式时,为使不确定度尽可能大,评估标准不确定度应取k=√3,评估扩展不确定度应取k=2。
 楼主| neil.he 发表于 2019-9-27 14: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9-9-27 13:05
  不确定度评定是主观评定,不是客观计算,不追求每个人的评定结果完全相同。但每人评定方法和步骤应严格 ...

谢谢老师 不吝指点
qdlx 发表于 2020-5-25 08: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提供学习~好资料
76019519 发表于 2020-6-18 17: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提供学习~好资料
ZeroLord 发表于 2020-6-18 20: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有一次一个考核我的老师对我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你这个不确定评定时候有些人为操作引入的分量连我这个从事了计量30年的人都自愧做不到,那个时候我就知道,原来自己能力有多少,评定出来就是多少,厉害的老师傅操作规范,评定出来的值必然是比当时初出茅庐的我小的。所以他的那句话让我无地自容 ,惭愧万分。
cy581100 发表于 2020-7-4 11: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为操作引入的分量  这个太........
我们一般考虑是抓大放小,尽量不漏项目
路云 发表于 2020-7-4 23: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为放大,说得难听一点就是自欺欺人,没病说成有病。这不是教正常人吃药吗,楼主遇到的那位老师,估计也有病。除非出现重大遗漏或方法错误,不确定度评得多大就应该是多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2 06: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