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概念] 传递比较法进行结果验证

[复制链接]
zl111000 发表于 2025-5-6 16: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教各位,进行结果验证时候.采用传递比较法。比如我是0.3级的标准测力装置,我检一个试验机,然后再用高等级的标准检这个试验机。这个高等级的是指0.1级标准测力装置就可以? 微信图片_20250506155912.jpg
这能叫传递比较法吗?书上说传递比较法有溯源性,这有溯源性么?
 楼主| zl111000 发表于 2025-5-6 16: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稳定性考核时候也说的可以高一等级进行考核,这高一等级,指的是比计量标准高一个等级,就是力标准机了,然后进行结果验证的高一等级,就只要在等级上比我的标准器高就行了?
 楼主| zl111000 发表于 2025-5-7 09: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讨论,等待回复
Superliving 发表于 2025-5-7 14: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错,传递比较法,就是和更高等级的标准进行比较,因为等级比你的高,本来可以检你的标准,现通过稳定的核查对象(注意,够稳定)进行间接校准你的标准,从理论上讲是具有溯源性
稳定性也是,更高等级的标准比你的标准更稳定,才可以从测量数据上反映出稳定情况
 楼主| zl111000 发表于 2025-5-7 15: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Superliving 发表于 2025-5-7 14:47
没错,传递比较法,就是和更高等级的标准进行比较,因为等级比你的高,本来可以检你的标准,现通过稳定的核 ...

能理解,但是我的疑问点在于,稳定的考核时候选的高等级标准,是可以检我标准器的标准(比如检0.3级测力仪的力标准机),而结果验证时候选的高等级的是等级比我高的同类仪器(比0.3级等级高的0.1级测力仪)。这两个高级不是一个意思
Superliving 发表于 2025-5-7 16: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zl111000 发表于 2025-5-7 15:31
能理解,但是我的疑问点在于,稳定的考核时候选的高等级标准,是可以检我标准器的标准(比如检0.3级测力 ...


对于传递比较法,高低标准都经过往上溯源,且计算中参考值用高等级的测量值,都能最终溯源到计量基准去,自始至终没有脱离同一条溯源链。相对而言,比对法的参考值用的是多家的平均值,平均之后的估计值脱离了原先的溯源链。
 楼主| zl111000 发表于 2025-5-7 16: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Superliving 发表于 2025-5-7 16:26
对于传递比较法,高低标准都经过往上溯源,且计算中参考值用高等级的测量值,都能最终溯源到计量基准去, ...

如果0.1级对于0.3级算高级,那不确定度0.1对于不确定度0.3也算高级了?
增增增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传递比较法,选择的高等级计量标准只要比你单位的计量标准高一个等级或以上就可以,高等级计量标准检定同一被检稳定的计量器具,结果才有可传递比较性,也就是关注的是结果的传递比较,不是标准器的传递比较,也不是标准器的溯源
kongshuqin 发表于 前天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传递比较法,应该是用高等级的标准器检你的标准器,类似于再溯源,而不是用高等级的标准器和你的标准器来检同一台被检设备,这叫测量审核。
 楼主| zl111000 发表于 前天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kongshuqin 发表于 2025-5-22 09:26
传递比较法,应该是用高等级的标准器检你的标准器,类似于再溯源,而不是用高等级的标准器和你的标准器来检 ...

你这个思路肯定不对。你这样想。你的标准器已经送检过了,然后进行了稳定性,按照这个思路,我进行结果验证时候再送检一次标准器?
 楼主| zl111000 发表于 前天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增增增 发表于 2025-5-21 21:30
个人认为传递比较法,选择的高等级计量标准只要比你单位的计量标准高一个等级或以上就可以,高等级计量标准 ...

我同意这种说法。但是在稳定性考核时候如果选择高一等级的标准器,这里的高一等级,就是要选能溯源你标准器的计量标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24 01: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