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我的计量人生:从象牙塔到市场洪流的二十六载

[复制链接]
buding65117 发表于 2025-9-9 17: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九九九年盛夏,我握着大学毕业证书迈进省计量研究院大门时,不会想到这将是一段长达二十年的技术修行,更不会预见二十年后自己会毅然离开这座“体制圣殿”,在市场的浪潮中重新寻找自己的坐标。

那时的计量所是个纯粹的技术世界。恒温恒温实验室里,仪器发出轻微的嗡鸣,每一个数据都要经过反复验证,每一份证书都代表着无可置疑的权威。我们穿着白大褂,如同精密世界的守护者,用数据定义着这个世界的真实。二十年里,我从助理工程师成长为所里各个领域高手,手指触摸过无数精密仪器,眼睛辨识过万千数据曲线。在那个世界里,技术是唯一的通行证,准确是至高无上的准则。

然而,在2017年的某个清晨,当我照例走进实验室时,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能看到自己退休时的样子——同样的白大褂,同样的仪器,同样的追求着千分之一的精度。那个瞬间,一种难以名状的躁动在心中升起:我想看看试试,离开体制这座象牙塔,能在真实世界里绽放出怎样的光彩。

辞职的过程犹如一场蜕变。同事们的挽留、家人的担忧、内心的挣扎,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最终,对创业的向往突破了所有束缚。我带着二十年积累的技术经验和抵押自己住房的资金,推开了创业的大门,却不知道等待我的是一个非常残酷的世界。

创业之初,我天真地以为只要技术过硬就能成功。于是我把所有心血都投入到实验室建设中:亲自规划实验室布局,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选购设备,建立量值溯源体系,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那些日子,我既是总设计师,又是采购员,还是施工监理。记得为了节省经费,我带着两个刚毕业学生自己安装实验台,手掌磨出了水泡,西装换成了工装。夜晚,对着成堆的技术资料,我常常工作到凌晨,内心却充满希望——我在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计量圣殿。

现实很快给了我沉重一击。当实验室建成,设备到位,团队初具规模,我才发现技术只是创业的入场券。市场开拓的艰难远超想象:原来在计量所时,客户都是上门求助,如今却要我们四处寻找客户;曾经引以为傲的技术资质,在价格战面前显得如此苍白;那些以为水到渠成的业务,需要层层攻关才能获得机会。

最让我震惊的是这个行业的另一面。我以为计量是纯粹的技术行业,却发现它同样离不开人情世故。记得公司开业后第一次投标,我们精心准备的技术方案获得了最高分,却输给了一家报价低于成本价的竞争对手。那晚,我独自在空荡荡的实验室里坐了很久,第一次怀疑自己的选择,到最后无数次怀疑自己的选择,甚至质疑自己辞职创业这条路是否正确。无数人的惋惜,无数人的指责,无数人的轻蔑,无数人的看笑话......

“要把敌人变成朋友,把朋友变成伙伴。”这是我在商场上学到的重要一课。曾经的我鄙视这种圆滑,坚持“技术说话”的原则。直到公司现金流出现危机,工资发放都成问题时,我才不得不放下技术人的清高,学会与各色人等打交道。我逐渐明白,在中国做企业,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人情世故,既要坚持原则,也要学会变通。

八年创业路,我见证了无数人来来去去。有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来了不到两个月就辞职离去,说“校准行业太苦,挣钱太慢”;有高薪挖来的技术大拿,因不适应制度的灵活性而选择离去;也有看似忠诚的老员工,在学到技术后突然离职成为竞争对手。每一次分离都像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人性与利益的关系。

2020年疫情爆发,公司刚刚步入正轨就遭遇重创。业务量骤减,固定支出却一分不少。那个春天,我不得不做出痛苦决定——全员降薪。我永远记得宣布这个决定时团队成员们的眼神,有理解,有失望,也有愤怒。当晚,我独自在办公室待到天明,翻看着公司初创时的照片,又一遍一遍问自己是否还能坚持下去。

奇迹发生在第二天早晨。当我红肿着眼睛打开办公室门,发现团队核心成员竟然都在岗位上正常工作。“我们一起扛过去”,技术总监的一句话让我瞬间泪目。那一刻我明白了,留下的才是真正志同道合的伙伴。

疫情三年,我们共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业务停滞时,我带领团队苦练内功,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市场复苏时,我们抓住机遇,团队稳定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2024年,经济环境愈发严峻,校准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许多同行被迫关门转行,我们却凭借技术积累和团队凝聚力逆势而上。但在亮眼的数据背后,是我日益增多的白发和体检报告上越来越多的预警指标。高血压、脂肪肝、心律不齐……这些曾经遥远的词汇如今赫然出现在体检报告上。医生建议休息,可是公司几十号人等着发工资,我又怎能休息?

有时深夜加班结束,我会独自在实验室里走走。手指抚过那些精密的仪器,仿佛又回到了1999年那个刚出校门的年轻人。二十六年来,计量已经从一份职业变成了一种信仰,从一项技术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我从一个纯粹的技术人,变成了既要懂技术又要懂管理还要懂市场的“杂家”;从追求绝对精确的理想主义者,变成了在理想与现实间寻找平衡的实践者。

这个过程痛苦却必要——就像计量学本身,既需要理论的纯粹性,又必须面对应用的复杂性。计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如今,当看到团队年轻人快速成长,竟然有十多位一级计量师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努力的自己,团队就是我的底气。当看到客户对我们技术的认可,当看到公司在这个冬天般的市场环境中依然顽强生存,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值得。

二十六年计量人生,我从技术圣殿走向市场荒原,失去了许多,得到的更多。我失去了体制的庇护,得到了创业的自由;失去了技术的纯粹性,得到了应用的广泛性;失去了天真,得到了智慧。

站在2025年的门槛上回望,我发现真正的计量人生不是追求绝对精确的幻梦,而是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在混沌中建立秩序,在浮华中坚守初心。这条路我以为会是上坡路,实际上是崎岖山路;我以为依靠技术就能成功,实际上需要全面成长;我以为会孤独前行,实际上有幸遇到志同道合者。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就不后悔。因为我知道,每一个量值背后都是对真理的追求,每一份证书背后都是对诚信的坚守,每一次创业坎坷都是对人生的升华。我的计量人生,还在继续。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里,我将继续用计量人的精度要求自己,用企业家的韧性面对挑战,用创业者的热情拥抱未来。

这个世界需要计量,因为精确是工业的基石;这个世界更需要有温度的计量,因为技术最终要服务于人。这就是我的计量人生——从1999到2025,从技术到人文,从理想到处现实,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币 +2 收起 理由
狗血小清新 + 1 很给力!
mdlhsb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成精 发表于 2025-9-10 08: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一口气写了四篇帖子,这是积累了多少年的彷徨呀!
坚持就是胜利!
狗血小清新 发表于 2025-9-10 08: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干了快五年了,现在经济下行差不都是贴标签了,我感觉没有前途了,之前三个前辈都转行外贸去了,好迷茫
yang杨利郭 发表于 2025-9-10 09: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抓住机遇、敢闯敢拼,人生也算是一场豪赌,对了就风生水起。就比如我也是计量所出来的,也只能在第三方计量公司混口饭吃,没有业务确实不敢轻易单干......
laohu110 发表于 2025-9-10 10: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体制内上班到老板的转化
cy581100 发表于 2025-9-10 17: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量值背后都是对真理的追求
那些年1985 发表于 2025-9-11 08: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 ,第三方公司确实现在不容易,价格太低了。
gaof 发表于 2025-9-11 08: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mdlhsb 发表于 2025-9-11 16: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容易、给个赞!
hangyuanhu 发表于 2025-9-26 16: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一场洗礼过后才会蜕变。
高智慧 发表于 2025-9-26 17: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佬,你就说创业到现在是挣了还是赔了?过程不想看
MZ知行合一 发表于 2025-9-27 08: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校准市场就是劣币驱逐良币,以低价占领市场,国家院都得出来投标搞价格战了
heczds 发表于 2025-9-27 08: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名计量人的坚持:每一个量值背后都是对真理的追求,每一份证书背后都是对诚信的坚守!说得太好了!
kuhaha123 发表于 2025-9-28 08: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人的坚守,在现实环境下真不容易
fly01 发表于 2025-9-28 08: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kuhaha123 发表于 2025-9-28 08:33
计量人的坚守,在现实环境下真不容易

我06年开始干计量,今年都想转行了!很多证书,咬牙都批不下去!
罗123 发表于 2025-9-28 10: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计量人的坚守,点赞!
lh407451193 发表于 2025-9-28 13: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容易,点个赞
ling0818 发表于 2025-9-28 16: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的细分领域,有些人赚了大钱。当然人脉人情这些肯定是必须的
15966500120 发表于 2025-9-29 1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计量人,能有这么好的文笔,实属不易。文中充满对计量行业的深度理解,含蓄且有内涵。
luoluojiang 发表于 2025-9-30 14: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连看了楼主三篇文章,身体不自觉在微微颤抖,浑身起鸡皮疙瘩,那是共鸣,是发自内心认同。虽然我只从事计量行业六年,也一直在第三方计量公司,没去过计量院工作,但楼主这种“引以为傲的技术资质,在价格战面前显得如此苍白”“以为计量是纯粹的技术行业,却发现它同样离不开人情世故”的感受,却也能感同身受,身为计量人,能做到只是在不影响公司正常业务的前提下,尽可能去跟客户沟通,守住计量的底线。
kongshuqin 发表于 2025-10-10 10: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计量人都在使命和现实中挣扎!希望计量能早日回复到它本真的定义和使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11-3 22: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