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要】 电子衡器的防作弊问题一直是我国衡器行业与衡器质量技术检测机构最为关心的热点
话题之一。本文主要针对最新版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 R76-2006《非自动衡器》国际建议中关于
防作弊规定与检测要求,结合目前国内贸易用电子衡器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参考文献
〔1〕标准:中国计量检定规程《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JJG 555-96〔S〕1996
〔2〕标准: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 TC9/SC1 International Recommendation“Non-automatic
Weighing Instruments”《OIML R76: Non-automatic weighing instruments》〔S〕1992(E)
〔3〕标准:中国国家标准《电子台案秤》GB/T7722-2005〔S〕2005
〔4〕专著:陈日兴《关于贸易用电子秤累计付款价必须打印的论述》〔M〕《中国计量》2006第10
期
〔5〕专著:陈日兴《电子秤防作弊的又一新举措——关于电子秤累计付款价必须打印的宣贯》〔M〕
《上海计量测试》2006第6期
〔6〕标准: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 TC9/SC1 International Recommendation “Non-automatic
Weighing Instruments”《OIML R76: Non-automatic weighing instruments》〔S〕2006(E)
〔7〕专著:刘东《循环冗余校验CRC的算法分析和程序实现》〔M〕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标准:欧洲法制计量联合体WELMEC WG7.1(Issue 1)《Software Requirem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s Directive》〔S〕1999(E)
〔9〕标准:中国计量技术规范《计量器具软件测评指南技术规范》〔S〕2007.11
作者简介
作 者:陈日兴,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研究领域:电子衡器产品开发与计量技术
职 称:总工程师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