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设备上的测量部分是否纳入计量器具管理?

[复制链接]
wanb3210 发表于 2009-3-2 17: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09-3-3 00: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那个原则,是测量设备就纳入测量设备的管理台账进行管理。而管理的方法,校准、检定、计量确认的方法和时间间隔则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策划的。这也是GB/T19022标准的灵活所在。
YXQ 发表于 2009-3-3 06: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空调温、湿度调节控制部分,建议列入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同意2楼的说法,根据情况自定校准周期。如果空调涉及到实验室环境条件要求,那空调的过程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dbhlong 发表于 2009-3-3 08: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湿度、压力、电流等都应纳入计量器具管理。
 楼主| wanb3210 发表于 2009-3-3 10: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jlsxxp 发表于 2009-3-3 10: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09-3-3 18: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们再温习一下GB/T19022对测量设备的定义:
3.3  测量设备measuring eqipment
       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须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这个定义采用罗列式定义法,中心词是“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须”的,接着罗列了很多东西,与计量器具不同的是,多了软件、辅助设备、它们的组合。换句话说软件、辅助设备、它们的组合属于测量过程所必须,他们就是测量设备。
       比如一套试车台就是由许多仪表、辅助设备、软件组合的,我们就可以把试车台整体看作一个测量设备,而每个个体看作是附件。
       而空调属于生产设备,生产的是规定温度的空气,空调不是测量设备。但是生产设备上有测量设备附件,也应该纳入测量设备管理。空调用于控制实验室温度,它上面的温度计起到了监视作用,那么就是测量过程所必须,这个温度计就是测量设备。只不过可能还有室内放置的更准确的温度计在监视室内温度,它的重要性可能较低,可以例入C类管理。
       再比如稳压器如果用于生产设备,它的电压表可以作为C类测量设备管理。稳压器如果用于试验设备,稳压效果影响测量准确度,那么整个稳压器就是测量设备,由电压表(测量仪器)和稳压器的本体(辅助设备)组成,必须检测整个稳压器的稳压准确度,并且列入B类测量设备管理定期检测为好。
       还有计算机,用于办公,它就不是测量设备。可是,与仪器相连,在测量过程中离不了它,是测量过程所必须,那么计算机(辅助设备)包括软件,就和仪器仪表共同组合了另一个测量设备,计算机和软件就是测量设备的一部分,检定时,它的功能检测是不可忽视的。
       再比如5楼说的“数控磨床加工曲轴,其主动测量系统”,如果加工的工件不再检验或者执行抽检,它包括软件肯定就必须列入测量设备管理。如果加工后,检查员100%执行检验的话,这个系统就没有起到测量作用,仅仅是类似于车床的进刀手柄作用而已,就没有必要列入测量设备管理。

[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09-3-3 18:24 编辑 ]
一凡 发表于 2009-3-3 21: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理解,设备上安装的测量设备(如压力表,电压表其主要作用是指示和监控设备的运转情况,并不是用于产品测量,但是应该把他列入计量管理,我认为可将其列入C类管理。
 楼主| wanb3210 发表于 2009-3-5 16: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h9z9y9 发表于 2009-3-5 22: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办公室内使用中央空调,那么这个中央空调系统上所有的温度探头(热电偶),压力表、压力开关是否都应列入计量器具台帐进行管理?

我的意见是与计量或测量有关的设备应该列入台帐进行管理。
象空调上的温湿度,如果只做为指示参考,另用温湿度表来测量环境温湿度的,可以列入台帐,注明是免校。如果直接用来指示环境温湿度的,需要校验。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09-3-6 21: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wanb3210 的帖子

我认为10楼的意见是正确的。
       如果空调用于办公室,纯属取暖和降温,差几度又有何妨,此时空调配置的仪表失去了测量目的,如同学生用的尺,车床上的进刀刻度,可以不列入测量设备范畴管理。
       如果空调用于生产和实验室环境控制,温度差多了直接影响生产和测量能力,此时所配置的仪表起到了监视温度的作用,也就是起到了测量目的,当然必须列入测量设备管理。
       如果实验室还配置有更准确的温度计监视温度变化,空调配置的仪表可列入C类管理。如果只靠空调配置的仪表监控,那么这些仪表至少应列入B类测量设备管理,执行定期的计量确认。
qrongw 发表于 2009-3-7 18: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空调上的温度、湿度控制部分如果做为计量器具来进行管理比较不容易,建议配一个温湿度表吧,将温湿度表列入计量器具管理的范围也就达到了对环境控制的要求了。
 楼主| wanb3210 发表于 2009-3-7 19: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菜根谈 发表于 2009-3-7 19: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我觉得是企业计量工作中的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比如我公司生产线有设备也在计量器具定义的范围内,它由夹具、测头、数据处理、结果判定等部分构成,对每一个产品进行测量判定,任何一部分有问题都可能导致最后的判定结果出现错误,照理说应该实行检定(或校准),可就是难以实现呀,难点在于:必须要在生产线上进行检定,因此也就只有用一个标准件去进行校准较合理,可这标准件又在哪儿去确定其量值呢?也就是没法溯源。找了计量院的人员他们也没办法解决。
bingb 发表于 2009-3-7 21: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据ISO9001中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的要求,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必须予以控制。显然,首先分析设备上的仪器检测设备对产品质量是否有影响,然后再确定是否编入校准计划;如果送简有困难,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原位校准方法、样品比对方法等等。
 楼主| wanb3210 发表于 2009-3-8 10: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菜根谈 发表于 2009-3-8 13: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wanb3210 的帖子

问题在于对这个标准件来怎么样进么测量?计量院无法完成.因此只有按生产设备的要求组装一个同样的系统来进行测量,所以这个生产线设备测量的量值也就只能追溯到另一台设备,而再无法向上了.
我说的这个测量就是一个圆盘跳动度的测量.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09-3-8 16: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菜根谈 的帖子

以你公司生产线的设备为例,它“由夹具、测头、数据处理、结果判定等部分”构成。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检验员以其显示或出具的数据为判定产品合格与否的证据,就具备了测量设备的特性,必须纳入测量设备管理。也就是说这台设备同时具备了生产设备和测量设备的双重身份。
       如果其产品100%由检验员用另外的测量设备检验,那么它仍然只是生产设备,可以不纳入测量设备管理。只有在工艺文件规定了相关参数的控制范围时,虽然检验员另外检验,但是生产设备上的这些附件的组合成为了工艺过程的监视设备,那么它们的组合仍然具备了测量设备的特性,也应该纳入测量设备的管理。
       至于这种测量设备的校准(注意,不是检定,因为它们不属于计量器具的范畴)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校准规范。可以拆下来校准,也可以在线校准,还可以通过验证的方法校准。
       新发布的GB/T19001-2008的7.6条的a)款要求:为确保结果有效,必要时,测量设备应“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进行校准和(或)检定(验证)”。其中“验证”的概念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空间。
       验证可以直接通过对技术指标的检验进行,也可以通过对产品的符合性间接验证,甚至可以文件化验证。我们对于无法拆下来校准又难以现场在线校准的测量设备,难道不能通过加工样品,对样品的符合性进行验证来解决该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问题吗。
xxkk 发表于 2009-3-9 08: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只要是测量用仪器\仪表,就要纳入计量管理,定期校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8-18 22: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