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9# 规矩湾锦苑
派尺校准规范返回意见 王老师、秘书会: 你们好!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了《π(派)尺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稿),感谢编写小组起草该规范,使得今后派尺的校准有技术文件可依。我以前检测派尺很少,经验不足,所以对该规范比较关注。最近两天将规范看完了,现将其中认为可改进的地方提一点意见和建议。目的是使规范更加完善,我理解不对的地方请老师多多包涵,给予指正。 1. 文字方面,正文8复校时间间隔中打成了复效时间间隔,望更正。 2. 正文1范围,记得看过沈阳在宇工具有限公司生产的派尺的产品使用说明书中分度值有0.20mm的,标称范围为(0~80)mm,该分度值可否加入到规范范围中来,以覆盖该规格产品。 3. 正文4.4及6.2.4中游标一项,重合度为±0.01mm,个人认为重合度不应带有±号。翻看了《通用卡尺检定规程》,该规程中零值误差一项中游标尺线纹重合度也带有±号,但我认为这也是不妥的。重合度一词类似于直线度、平面度,是不重合的程度,理应不带±号。 4. 表2校准项目和校准用设备,工具显微镜的最大允许误差应该是带有±号的。根据《工具显微镜检定规程》中仪器示值误差的计算公式,其示值误差可正可负,不是以最大误差减最小误差作为结果。 5. 尺带厚度的测量设备要求用分辨力/分度值为0.001mm的千分尺,分辨力为0.001mm的千分尺为数显外径千分尺,示值允差为±2μm,满足尺带厚度允差(±0.01mm)的三分之一要求。但分度值为0.001mm的千分尺不在《千分尺检定规程》范围内,市面上有分度值为0.001mm的,但类似于微米千分尺,只是多了一个读数细分机构,其示值允差仍为±4μm,不能满足测量要求。 6. 6.2.1中,刻线宽度差以被测刻线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确定。开始我认为是主尺、副尺6条刻线中的最大值减最小值,但实验报告中是主尺、副尺分别3条刻线中最大值减最小值,为两个宽度差。该项应明确一下。 7. 建议在派尺示意图中标注测量面,或在6.2.2中说明测量面为刻线面的背面,以免检测人员误用粗糙度样块与刻线面比较。建议在表2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游标项所使设备中分别加入粗糙度测量仪与工具显微镜。 8. 建议示值误差中增加游标尺(副尺)示值的校准。参照《通用卡尺检定规程》,其游标尺检测除首尾线纹重合度,还有示值,(0~300)mm卡尺检定点为101.2mm、201.5mm、291.8mm,其中整数101、201、291是主尺均布三点,小数部分0.2、0.5、0.8是将游标尺均布三点。这样是合理的,因为测量时是要用到游标尺的,所以我认为派尺的游标示值也应该校准。我想到的方法是分别将副尺均布的三点与标准钢卷尺零刻线对齐,校准主尺相应刻线的误差,这样会同时校准到主尺和副尺。我手头没有派尺,无法验证,希望编写小组予以考虑。 另外,示值误差计算公式Δ=(Φ0+h0)-L0/π,我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是考虑一个尺带厚度,而不是两个尺带厚度。通过思考、画图,我总认为公式中应该是2 h0,看了实验报告,几个实验均证明应该考虑一个尺带厚度,如是两个的话会超差。不知我哪里理解的不对,希望老师给予点拨、讲解。 此致 敬礼 沧州市计量测试所长度室
201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