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线纹] 急求精密派尺的检测方法,检过的前辈帮帮忙。

[复制链接]
长度室 发表于 2012-5-10 23: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天要检测几个派尺(测量直径用),客户比较着急,我是第一次检这个,平时检过钢卷尺,由于经验不足,来向前辈们求助。
钢卷尺规程中谈到钢围尺,但只是一带而过,而且这种带游标的派尺感觉与规程中的钢围尺不太一样。其结构是:左侧是付尺(游标尺),右侧是主尺(直径尺),我想到的检测方法是用付尺(游标尺)的零点与标准钢卷尺的零位对齐,逐段在标准尺上读出直径尺对应的周长,换算出直径,求出误差。这样可以检测直径尺,但游标尺还用不用检(类似于游标卡尺)?如何检?
再有就是是否用钢卷尺检定规程,还是参考?在使用说明书上看到辽宁省有它的地方计量检定规程,哪位量友有麻烦给上传一下,谢谢!
jacksilver 发表于 2012-5-22 23: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去问沈阳工具研究所梁所长
 楼主| 长度室 发表于 2012-5-23 13: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jacksilver


你好。请问有无他的信箱或是其他联系方式?
wjyiscool 发表于 2012-6-14 00: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企业好像倒闭了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2-6-14 17: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经看见过一个量具制造厂的精密派尺校准规范,大致意思是制作了一个四层类似于宝塔状的标准器,每一层均代表一个标准直径,标准直径含有游标均匀分布的小数部分的尺寸。精密派尺在其上测量标准直径,从而达到既检定主尺也检定游标的目的。
  如果你手头上或者周边有两个圆柱形物体,可以用千分尺测量其直径,然后用派尺再测一次,以校准其游标部分的示值误差。然后用你的钢卷尺检定装置检定派尺的整数部分示值误差。
  值得注意的是,用钢卷尺检定装置检定时,千万注意选择好无限不循环小数π的有效数字位数。直径10m以下的精密派尺读数为XXXX.XX共六位有效数字,根据近似计算规则,乘除运算结果只能圆整到与参加运算有效数字最少的因子相同,因此应该取π=3.141593。因π的有效数字选择不到位,将严重影响检定结果的准确可靠性,造成误判的风险非常大。
  
wjyiscool 发表于 2012-6-14 22: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应于派尺不同规格,是否需要做n个宝塔。对厂家批量生产可以,使用单位这样检定是不现实的。
 楼主| 长度室 发表于 2012-6-14 23: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wjyiscool


你好,在我发完这个帖子后不久网上有了国家的派尺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稿),校准方法我已看过,有空你也看看,一起讨论一下,毕竟是征求意见稿吗。
 楼主| 长度室 发表于 2012-6-14 23: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规矩湾锦苑


我发完这个帖子后不久,论坛里在几何量计量板块的量具里出现了国家的派尺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稿),校准方法我看过了。并且把几点意见和建议发至起草人和委员会秘书处,但还没有得到回信,不知会不会被采纳。有时间您也看一下,毕竟是征求意见稿,大家可以讨论一下。我认为该规范有些问题。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2-6-15 13: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2-6-15 14:11 编辑

回复 8# 长度室

看了一下“征求意见稿”,我感到该稿非常不可靠。其中最大的问题如下:
一、未能提出精密派尺的游标检定方法和检定要求。
  精密派尺和钢围尺的最大区别是增加了“游标”,原来的钢围尺主要用于木材和树木直径检测,准确度要求很低,现在的精密派尺则是用于大尺寸机械零件直径检测,准确度要求比木材的要求大大提高,因此增加了游标这个放大机构。通用卡尺的检定除了检定主尺刻度,还检定了游标刻度,千分尺除了检定套管主尺刻度,也检定了微分筒微分刻度,因此都采用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均匀分布的受检点。而精密派尺只检定整数部分刻度,没有检定小数部分刻度。所谓的游标目视检定仅仅是检定了类似于通用卡尺的“零值误差”而已。小数部分正确与否是关系到精密派尺新增加的“游标放大机构”正确与否的关键,是绝对不可以省略的。
二、不确定度评定存在严重问题
  1.严重遗漏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
  公式(A.7)是最终的数学模型:Δ= Φ+h(1+△t•δa)-(L/π)(1-a0•δt)+Φ△t•δa
  数学模型中明确告诉我们有Φ、h、△t、δa、L、a0、δt 等七个变量,即存在七个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尽管表面看起来“征求稿”分析了六个分量,而实际上仅仅分析了h、δa、L、δt 四个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这从其灵敏系数的计算就可以看出,只计算了这四个参数的灵敏系数,而在方差公式中又仅仅合成了三个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这严重不符合不确定度评定的“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的原则。《报告》一方面给出了数学模型,另一方面置数学模型于不顾,而另寻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另外漫无目标地分析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还要数学模型干什么呢?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必须紧扣数学模型。
  2.遗漏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t 的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报告》中说,被校π尺与标准钢卷尺的线膨胀系数差为2×10^-6/℃,校准时,实验室温度偏离标准温度最大为5℃,派尺厚度以0.24mm计,直径以3182.849计。那么,由数学模型微分可得:
  C△t=(h+Φ)•δa=3183089μm×2×10^-6/℃=6.4μm/℃
  Δt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将达到uΔt=(5℃/√3)×6.4μm/℃=18.8μm
  如果《报告》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没有错误,那么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至少变成26μm,扩展不确定度将达52μm,何况其它不确定度分量也多有遗漏和计算错误,能否用标准钢卷尺检定精密派尺实在是令人堪忧。
三、其它可能的错误
  1.建立数学模型中,派尺测量直径时,刻线面向外,因为直径的两边各增加一个h,然后游标再覆盖在上面增加一个h,实际直径是不是应该Φ+3h ?
  2.读数显微镜示值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因为标准钢卷尺和派尺读数时均使用了,是否应该乘以根号2?
  3.报告的A.4条最后一行的方差太奇怪了,C1明明是h的灵敏系数却不与h相乘而与Φ相乘,C2是L的灵敏系数却与δα相乘,C3是δα的灵敏系数却与δt相乘,完全张冠李戴,而且居然只有3个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平方和,整整丢弃了4个,丢弃了绝大部分,这么不严谨的不确定度评定报告,还能令人信服这个检定规程吗?。
 楼主| 长度室 发表于 2012-6-15 14: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规矩湾锦苑

呵呵,您看的很仔细。有的问题我也想到了,有些方面不如您想的细。下面是我发过去的原文,也贴出来看一下,其中有一项正是前几天我说想向您再咨询一下的。其他的大家一起讨论。
 楼主| 长度室 发表于 2012-6-15 14: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规矩湾锦苑

派尺校准规范返回意见

王老师、秘书会:

你们好!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了《π(派)尺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稿),感谢编写小组起草该规范,使得今后派尺的校准有技术文件可依。我以前检测派尺很少,经验不足,所以对该规范比较关注。最近两天将规范看完了,现将其中认为可改进的地方提一点意见和建议。目的是使规范更加完善,我理解不对的地方请老师多多包涵,给予指正。

1. 文字方面,正文8复校时间间隔中打成了复效时间间隔,望更正。

2. 正文1范围,记得看过沈阳在宇工具有限公司生产的派尺的产品使用说明书中分度值有0.20mm的,标称范围为(080mm,该分度值可否加入到规范范围中来,以覆盖该规格产品。

3. 正文4.46.2.4中游标一项,重合度为±0.01mm,个人认为重合度不应带有±号。翻看了《通用卡尺检定规程》,该规程中零值误差一项中游标尺线纹重合度也带有±号,但我认为这也是不妥的。重合度一词类似于直线度、平面度,是不重合的程度,理应不带±号。

4. 2校准项目和校准用设备,工具显微镜的最大允许误差应该是带有±号的。根据《工具显微镜检定规程》中仪器示值误差的计算公式,其示值误差可正可负,不是以最大误差减最小误差作为结果。

5. 尺带厚度的测量设备要求用分辨力/分度值为0.001mm的千分尺,分辨力为0.001mm的千分尺为数显外径千分尺,示值允差为±2μm,满足尺带厚度允差(±0.01mm)的三分之一要求。但分度值为0.001mm的千分尺不在《千分尺检定规程》范围内,市面上有分度值为0.001mm的,但类似于微米千分尺,只是多了一个读数细分机构,其示值允差仍为±4μm,不能满足测量要求。

6. 6.2.1中,刻线宽度差以被测刻线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确定。开始我认为是主尺、副尺6条刻线中的最大值减最小值,但实验报告中是主尺、副尺分别3条刻线中最大值减最小值,为两个宽度差。该项应明确一下。

7. 建议在派尺示意图中标注测量面,或在6.2.2中说明测量面为刻线面的背面,以免检测人员误用粗糙度样块与刻线面比较。建议在表2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游标项所使设备中分别加入粗糙度测量仪与工具显微镜。

8. 建议示值误差中增加游标尺(副尺)示值的校准。参照《通用卡尺检定规程》,其游标尺检测除首尾线纹重合度,还有示值,(0300mm卡尺检定点为101.2mm201.5mm291.8mm,其中整数101201291是主尺均布三点,小数部分0.20.50.8是将游标尺均布三点。这样是合理的,因为测量时是要用到游标尺的,所以我认为派尺的游标示值也应该校准。我想到的方法是分别将副尺均布的三点与标准钢卷尺零刻线对齐,校准主尺相应刻线的误差,这样会同时校准到主尺和副尺。我手头没有派尺,无法验证,希望编写小组予以考虑。

另外,示值误差计算公式Δ=(Φ0+h0-L0/π,我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是考虑一个尺带厚度,而不是两个尺带厚度。通过思考、画图,我总认为公式中应该是2 h0,看了实验报告,几个实验均证明应该考虑一个尺带厚度,如是两个的话会超差。不知我哪里理解的不对,希望老师给予点拨、讲解。

                                                                                                                                                                                                                                                此致

敬礼

                                                                                                                                                                                             沧州市计量测试所长度室


2012.6.2

xqbljc 发表于 2012-6-15 15: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2-6-15 15:55 编辑

全国几何量工程参量计量技术委员会通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对《π(派)尺校准规范》进行评审的函
各位委员:
根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质检办量函(2011)259号文件下达的计量技术法规制(修)定任务的要求,由河北省计量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负责《π尺校准规范》的制订工作,工作于2011年4月开始,2012年04月完成初稿。
现将报审稿发给你们(见电子邮件附件),望在百忙之中进行评审并提出意见。
返回意见:
主送—起草人邮箱1961wsp@163.com
抄送—委员会秘书处邮箱mtc4@vip.sina.com
  
附件下载:
π(派)尺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稿





全国几何量工程参量计量技术委员会

2012年5月5日-------------------------------------------------------------------------------------------------------------------------

     由上面的通知可以看出,全国几何量工程参量计量技术委员会将规范的“征求意见稿”与“报审稿”混为一谈了,也就是此规范称征求意见稿
,但实际上不再单独征求意见,而是直接按报审稿放到mtc4@vip.sina.com上,由工程参量委员会的委员进行网上审定了。这对于一个非修订(
新制定)的校准规范应该有些草率了些吧。另外主要起草人王少平(河北院长度室主任)怎么是第二位?“轮庄”的事情在规程、规范的制、修订工作中经常出现,应该不是多么正常的事情吧?
lenglan 发表于 2012-6-15 2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englan 于 2012-6-15 23:56 编辑

现在的规程规范 在制定或者修订时   在审稿的时候就存在很多问题
到报批的时候有的连低级错误都会出现   
有的地方搞不清楚的   就一笔带过   
或者不确定度也没有  或者不确定度评定很粗糙
但最后还是通过了  
作为 主审的委员会委员们  值得深思  
在计量院 与叶孝佑所长 交流时  
曾经 聊到了 类似的话题
他作为 长度委员会主任委员   也有很多无奈
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在制定或者修改 规程规范时    项目是批下来了
可是不给经费 或 只给你几千元钱  
调研、实验数据、专家评审 、制作标准器 等等  那个地方都需要经费
可是经费不足, 就能省则省了,结果大家懂的!!!
 楼主| 长度室 发表于 2012-6-16 00: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xqbljc

原来是这样,我说怎么不给回个信呢。希望委员会委员们能仔细审定,把应该改的地方提出来。(我以前在一个帖子里谈到关于角度块作为检定万能角度尺的标准器,其稳定性的实验方法的问题,省里专家是王老师)
xqbljc 发表于 2012-6-16 07: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2-6-16 07:50 编辑

回复 13# lenglan


    楼上谈到的这些,基本就是目前的现实状况。
    但经费一说,应该不完全是这样,我们国家规程/规范的制、修订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就是每个规程/规范拨款5000元,这包括差旅费、座谈、调研、购买实验设备、专家评审 、制作标准器以及审定会等等的所有开销。在当时那个年代,这个拨款应该基本够用,为了节省费用,规程审定会往往是几个规程绑在一起开,那时规程编写人员更在意的是起草规程按科研项目对待,这对今后的职称晋升、工资待遇、分房等等是非常有利的。但上个世纪90年代末至今,事情发生了变化,规程拨款基本还是5000元,个别规程由于种种因素(包括人缘关系)可能会再增加2000~4000元,但物价的攀升,这笔费用就不太够用了,特别是规程拨款归单位所有,结余部分可以个人提成,某些规程/规范编写人员就开始做名利双收的文章了,什么差旅费、座谈、调研、购买实验设备等等,能省则省了,编写规程及许多实验工作基本就是在计算机前面来做了,这样的规程编写质量究竟会怎样,大家应该懂得。所以,规程拨款太少,是现实,但这很少的拨款,包括从某些企业拉来变味的“赞助”,真正用在规程/规范的制、修订上应该也没有多少,更多的是用来“节余”后的个人提成。所以所谓拨款少的问题实际上是体制及政策问题。
wjyiscool 发表于 2012-6-16 11: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长度室

谢谢,稿子看到了,先认真学习消化
chukongsteel 发表于 2015-6-9 11: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规程4.2.2尺带厚度差一般不大于多少啊?论坛里下载的看不清呢?谢谢
 楼主| 长度室 发表于 2015-6-9 14: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chukongsteel 发表于 2015-6-9 11:05
请问:规程4.2.2尺带厚度差一般不大于多少啊?论坛里下载的看不清呢?谢谢 ...

一般不大于0.01 mm。关于尺带厚度偏差和厚度差一项,期初征求意见稿要求用分度值/分辨力为0.001mm的千分尺检,我还给我们省院的老师写了回复意见,结果改为了数显千分尺。现在想想,理论上可以(允差满足被检的1/3),但实际操作不理想。因为客户送校的派尺是卷装于盒内的,测量时尺带是弯曲的,用数显外径千分尺的两平行测量面无法保证与尺带充分接触。理想的测量仪器应该是数显壁厚千分尺(一球面、一平面),但千分尺检定规程里却偏偏没有数显壁厚千分尺的技术指标,因此我认为千分尺检定规程修订时应考虑对数显壁厚千分尺的技术要求。
 楼主| 长度室 发表于 2015-6-9 14: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chukongsteel 发表于 2015-6-9 11:05
请问:规程4.2.2尺带厚度差一般不大于多少啊?论坛里下载的看不清呢?谢谢 ...

你在校准示值误差时有疑问么?也就是示值误差、直径标称值、L0/π以及尺带厚度他们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
chukongsteel 发表于 2015-6-9 15: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度室 发表于 2015-6-9 14:12
一般不大于0.01 mm。关于尺带厚度偏差和厚度差一项,期初征求意见稿要求用分度值/分辨力为0.001mm的千分 ...

多谢,多谢!请问能将派尺的校准规范发我一下吗?我在论坛里下载的是黑白的扫描件,有部分被规程的图标遮挡了,看不了。现在要做份资料需参考规范里面的内容。非常感谢~
 楼主| 长度室 发表于 2015-6-9 16: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chukongsteel 发表于 2015-6-9 15:54
多谢,多谢!请问能将派尺的校准规范发我一下吗?我在论坛里下载的是黑白的扫描件,有部分被规程的图标遮 ...

纸质版的我怎么给你发呢?你看看都哪些内容遮住了,需要哪里,我可以都告诉你。我的电子版也是论坛里下载的,跟你现有的应该一样。
chukongsteel 发表于 2015-6-9 16: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度室 发表于 2015-6-9 16:08
纸质版的我怎么给你发呢?你看看都哪些内容遮住了,需要哪里,我可以都告诉你。我的电子版也是论坛里下载 ...

好的,那麻烦你了。我把看不清的地方列一下。
4.3副尺与主尺的重合度:
    副尺的零标记与主尺(往后面看不清了)
后面的不确定度评定都是公式就算了,请把4.3条款完整的发我一下,感谢!!
 楼主| 长度室 发表于 2015-6-9 18: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chukongsteel 发表于 2015-6-9 16:23
好的,那麻烦你了。我把看不清的地方列一下。
4.3副尺与主尺的重合度:
    副尺的零标记与主尺(往后面看 ...

不用客气。
4.3 副尺与主尺的重合度
    副尺的零标记与主尺某一标记对齐后,其尾标记应与相应标记重合,其重合度一般不大于0.01 mm。
chukongsteel 发表于 2015-6-10 09: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度室 发表于 2015-6-9 18:37
不用客气。
4.3 副尺与主尺的重合度
    副尺的零标记与主尺某一标记对齐后,其尾标记应与相应标记重合, ...

收到,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18 17: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