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锦顺 于 2012-9-26 08:52 编辑
测量结果的定量计算-评UA评定(17)
史锦顺 - 测量是人类定量认识客观事物的手段,准确是测量的灵魂。讲究定量,而且要准确,是测量的本质特征。作为测量基础理论的误差理论,从来都是定量的,而且同任何自然科学相比,它都是最讲究定量的、也是最讲究准确的。不确定度论攻击误差理论是定性的(或说是理想的,意思是不能定量计算),那是诬陷。本段讲误差理论下的测量结果的定量计算公式,以驳斥不确定度论的谬说。
- (一)真值范围 计量时,用被检测量仪器去测量标准。标准的真值是唯一的值,而测得值是变量。 测量时,测得值为M,误差元为r,误差元绝对值的最大值为R。测量得到确定的测得值,是唯一值(单一的读数值或N个读数值的平均值)。我们此时是由已知的测得值去确定被测量的真值。与此测得值对应的真值,有多种可能,从可能值Z(小)到可能值Z(大)。, 测量的目的是通过得到的测得值而知道真值。 - 测量的误差范围为 R=│r│max=│M-Z│max (1) 解绝对值方程(1) 当Z>M,有 R=(Z-M)max=Z(大)-M Z(大)=M+R (2) 当Z<M,有 R=(M-Z)max=M-Z(小) Z(小)=M-R (3) 由(2)(3)式,得到真值的范围是 [M-R,M+R] (4)
量值范围(真值范围)又可表示为
L = M±R (5) (5)式很重要。这就是测量给出的测量结果。测量结果是真值范围。 真值就是实际值。测量结果就是被测量的实际值范围。测量结果等于测得值加减误差范围。 - 以上表达中,把“测得值”和“测量结果”两个术语明确区分开。测量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称测得值;测得值加减误差范围是测量结果。这就提示人们:给出测得值,还要给出误差范围,才是测量结果。 测量结果是被测量实际值范围。测量结果是真值群,又称量值群。 历史上,通常对(5)式的解读是:M±R表示一个范围(或称区间),此范围以一定概率包含被测量的真值。这个解读是正确的,是量值群概念的一个采样。 - (接下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