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概念] 关于建标技术文件中标准器稳定性考核的疑问

[复制链接]
pydyjx 发表于 2015-1-19 11: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司最近在搞建标,从网上查了不少资料和模板,对建标技术文件中 标准器稳定性考核 有一些疑问,请教各位共同探讨。
以交直流电表校验仪这两个标准器为例。
标准器的稳定性考核,每相隔超过一个月用同一电流表对标准源固定电流值进行试验,然后统计数据。
统计出来数据作为稳定性及标准器不确定度考核数据来源。
那么问题来了: 所有的公式里面都忽略了试验用电流表的不确定度,可试验用电流表的不确定度往往是大于标准器的,而这一点在我找到的几份建标技术报告中全部忽略了,最后计算出来的不确定度没有考虑电流表自己的不确定度。只是写了找一台稳定性很好的电流表进行测量。。。
标准器的检定规程里大多不会用它的被检仪器来检定,这种用下一级器具考核上一级标准的方式依据在哪里,是否合理?

本人也是半路出家,以上问题与大家探讨,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温度行者 发表于 2015-1-23 17: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稳定的考核对象如何定义,否则都是空谈。从目前情况来看,更高一级标准器的稳定性还是优于较低一级的计量器具。“往往废品堆里的东西经过了长期时效或老化”,这里有没有考虑保存条件呢?呵呵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5-1-20 01: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pydyjx 发表于 2015-1-19 17:29
对于不确定度相关知识,我也在不断学习中,多谢老师赐教,还有一些疑问
还是以电流表为例,用A类不确定度 ...

  实验标准偏差与实验次数有关,测量10组数据和测量20组数据得出的标准差不一样,稳定性考核结果也会不一样,这种想法完全正确。因此要求重复性实验次数“下保底,上不限”,次数越多越好,最少不能少于6次,一般实验次数为10次。只要重复试验次数足够大,例如10次或10次以上,虽然产生不同得到的实验结果不同,得出来的值既不是不确定度的最大值也不是最小值,但总是八九不离十差不了许多,完全可以满足考核要求了。要知道,不确定度评定本来就是一种主观估计活动,不可能人人估计的结果完全一样,评估的最终结果最多也就保留两个有效数字,没有必要和测量结果一样做到越精确越好。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5-1-19 15: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测量设备没有不确定度只有示值误差等计量特性,因此试验用电流表也没有不确定度,只有示值误差、稳定性等计量特性。现在考核的是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因此对此考核结果产生影响的是试验用电流表的稳定性。考核计量标准的稳定性需要选择稳定性较优的被检对象,试验用电流表应该具有较优的稳定性即可,其示值误差如何,哪怕是超差被判为废表都没有关系。建标报告评定的不确定度虽然叫做“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但并非是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而是使用拟建计量标准开展检定时,检定结果和检定方法的不确定度,检定方法的不确定度与被检对象的被检参数无关,因此不应该考虑试验用电流表给检定方法引入的不确定度。所以,用下一级器具考核上一级标准的稳定性,哪怕是垃圾堆里检一个废表用来考核计量标准的稳定性也是合理的,前提条件是其稳定性好,示值误差超差再严重都没有关系,因为我们并不是检定计量标准的示值误差,仅仅是考核其稳定性。
tianlove 发表于 2015-1-19 14: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稳定型考核的电流表,要比被检电流表稳定性好一些。就当电流表的是稳定的。就可以了。
 楼主| pydyjx 发表于 2015-1-19 17: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5-1-19 15:03
  测量设备没有不确定度只有示值误差等计量特性,因此试验用电流表也没有不确定度,只有示值误差、稳定性 ...

对于不确定度相关知识,我也在不断学习中,多谢老师赐教,还有一些疑问
还是以电流表为例,用A类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时,是用电流表测得标准源的一系列数据计算标准差得到的
标准差计算结果由于数据量多少和测量用电流表的稳定性有关
即测量10组数据和测量20组数据得出的标准差是不一样的,稳定性不一样的表得到的数据也不一样,这样算出的标准差就不一样了,试验计算结果的再现性就没有了。我这样想对不对,也就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比如用一个电流表测得的20组数据标准差0.00015A,换一个表或者只算前10组数据标准差算出来可能是0.00025A,这样算出来最终的不确定度就不一样?而且由于没有规定必须的数据量,所以得出来的值既不是不确定度的最大值也不是最小值?
 楼主| pydyjx 发表于 2015-1-20 10: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5-1-20 01:30
  实验标准偏差与实验次数有关,测量10组数据和测量20组数据得出的标准差不一样,稳定性考核结果也会不 ...

讲的太好了,多谢老师,这下完全明白了~
Everland 发表于 2015-1-20 14: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5-1-20 01:30
  实验标准偏差与实验次数有关,测量10组数据和测量20组数据得出的标准差不一样,稳定性考核结果也会不 ...

我也在学习中,看过老师的很多回帖,都回复的很详细,今天看到这个帖子更是觉得讲得清楚明白,使我茅塞顿开,不能光看,回复以表感谢!
性情中人 发表于 2015-1-20 15: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标准器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没有必要考虑被检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
啄木鸟 发表于 2015-1-21 07: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凭什么判断是“稳定性好的被检计量器具”,凭经验还是凭数据?

啄木鸟 发表于 2015-1-21 07: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8楼观点。
考核计量标准,建议用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代替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把被检表的某些特性强制引入到标准装置中,有喧宾夺主的意思。
史锦顺 发表于 2015-1-21 08: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史锦顺 于 2015-1-21 09:05 编辑
啄木鸟 发表于 2015-1-21 07:45
同意8楼观点。
考核计量标准,建议用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代替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把被检表的某些特性强制引 ...


       先生说:“把被检表的某些特性强制引入到标准装置中,有喧宾夺主的意思"。
       说得好!考核计量标准,居然用被检仪器来进行,是瞎扯淡。
       本单位的最高计量标准,必须送上级计量部门检定,因为那里有更高一级的计量标准。
       为证实本单位计量标准的运行正常,可以用正常的被检仪器“旁证”。只要被检仪器与标准之间的差值,不超过被检仪器误差范围与标准的误差范围之和,就可以。但“旁证”不是“考核”,没有更高的标准,考核不了,没资格考核。现行的不确定度评定以及重复性考核是胡来。
 楼主| pydyjx 发表于 2015-1-21 09: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性情中人 发表于 2015-1-20 15:51
对标准器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没有必要考虑被检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 ...

但是由被检器具的不稳定带来的数据不稳定对最终结论是有影响的啊
我之前是搞物理金相试验的,总感觉试验结果要考虑到所有变差,否则总感觉有点不踏实一样。
fs3357 发表于 2015-1-21 22: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检器具的不稳定带来的数据不稳定对最终结论是有影响的
yxfs 发表于 2015-1-22 15: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考核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应该选用用稳定的计量器具,比如实物量具、标准物质。如果计量标准本身是实物量具,可以考虑用上级部门溯源的数据,画曲线图。
yxfs 发表于 2015-1-22 15: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楼主的校验仪,应该选用上级部门提供的溯源数据,考核年度之间的变化,而不是用数字表作为核查标准。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5-1-22 17: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考核计量标准,居然用被检仪器来进行,表面上看的确是瞎扯淡,但现在考核的是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并非检定计量标准的示值误差。
  检定计量标准示值误差必须送上级计量部门检定,因为那里有更高一级的计量标准,这是对的。但考核计量标准稳定性不是对计量标准的检定,任何东西都可以选为核查标准,可以是更高等级的计量标准,也可以是一般计量器具,还可以是一件废品;可以是测量设备,也可以是其它物件或物质,还可以是信号或软件。
  为证实本单位计量标准的运行正常,无论误差有多大,只需考核结果始终如一或变化不大即可,因此只需选择的核查标准稳定性好,不必要求“被检仪器与标准之间的差值,不超过被检仪器误差范围与标准的误差范围之和”。
  稳定性考核和示值误差大小无关。用于考核稳定性的被检仪器作为核查标准只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精度等级高低和示值误差大小没有任何影响,哪怕是垃圾堆里捡的废仪器用来考核最高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楼上两位量友所言“被检器具的不稳定带来的数据不稳定对最终考核结论是有影响的”说到了点子上,一定要选择稳定性好的被检仪器,而不是选择准确度等级高的被检仪器作核查标准,往往废品堆里的东西经过了长期时效或老化,性能会比崭新的高精度计量标准还要稳定,更适合选为核查标准用于考核计量标准的稳定性。
LHJ 发表于 2015-1-23 16: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考核的前提是“稳定的核查标准”,不论是猜测或是长期观测试验结果或是假设,核查标准要求是稳定的,并不要求准确,我们用来对计量标准进行稳定性考核,这是现在建标必须做的,没办法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5-1-24 01: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5-1-24 01:12 编辑

  时效和老化就是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的,废品的保管环境恶劣,有点类似于新车的磨合期,经过长时间的时效和老化有助于其稳定性变好。报废的量规稳定性一般来说比新的高等级量规稳定性好。稳定性考核不是示值误差的检定,作为核查标准的示值误差超差再多都没有关系,稳定性考核要的是量值稳定不变,哪怕是一个超差的量值,只要用计量标准去检定,检定结果变化量甚微,就表示被考核计量标准的计量特性变化甚微,考核就是合格的。
吐谷浑 发表于 2018-8-2 14: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考核计量标准稳定性,肯定要用被检仪器进行,送上一级标准器考核才是毫无道理。
可以思考一下,计量基准怎么考核稳定性?本身已经没有上一级标准器了,考核稳定性只有用被检仪器进行。既然计量基准都可以用被检仪器考核稳定性,普通的计量标准为什么不可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6-18 05: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