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通用量具] 内孔量具的选择

[复制链接]
南巡不讲话 发表于 2008-12-4 14: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孔量具的选择
孔的加工和测量在全面质量控制中的地位正变得日益重要。这一方面是由于外圆加工制造精度的迅速提高使对孔的加工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孔的测量难度比外圆测量大得多,在大批量生产中更是瓶颈所在,尤其是深孔、螺纹孔、花键孔等的测量更具挑战性。

近代生产中采用统计过程控制(SPG)以适应紧公差要求的生产过程。这时的测量值不仅仅是反映被加工件的“合格”和“不合格”,而是具有监控工况、指导生产和记录产品质量的双重作用。

传统使用的止/通塞规就起不到上述的作用,因为它无法提供数据信息和传送给计算机。

气动量仪是一种有效的高精度孔径测量手段,但它比较适合于稳定的加工过程,有时难以适应大量生产的现场工作环境。经过转换后它能带数字显示和输出,因而也能用于统计过程控制,不过其体积变得过大,成本也大大提高。

用高度测量仪和三坐标测量机也可以进行孔的测量,不过不仅测量成本高,效率也不尽人意,与它们在测量孔间关系的卓越性能相比,用它们在生产中测孔实在没有发挥其强项。
内径千分表是最常用的内孔
量具,在测量深孔或小批量工件时,它的适用性极好,而且投资不高。

使用内孔量仪时,假如是比较测量,这时有两项需特别注意。一是校正规的精度,通常对每段量值只提供一个校正规。另一是测量的线性度。这两项是影响
量具测量性能的重要指标。

相比之下,数显内径千分表的性能更为优秀。因为它能在一次操作过程中获取最小值———就是孔径值,而传统的内径千分表往往要几次操作才能读准孔径值。所以,在汽车发动机的缸径测量方面已成为有效的手段。现在,用碳纤维测杆的内径千分表已可测达%2m的深孔。

内径分厘卡可能是最广泛使用的孔径测量手段,常用于1~300mm孔径的测量。内径分厘卡的型式已有了许多变化:有机械式和电子式;有两点式和三点式;有测微螺旋式和手枪按动式等。有的已能达到1µm的重复测量精度和2~3µm的测量精度。

考虑
量具的精度时用户应注意的几项因素是:分辨率,通常它应大约是公差的1/0左右。测量的重复精度是指重复测量几次的数据不一致性的范围。复现精度是不同人操作得到的测量数据的变化范围。从这些意义上讲数字显示的三点测头按动式内孔量仪较全面地符合了这几项选择要求。首先,它用恒定的测量力排除了螺旋测微时人为操作可能带来的影响。此外,对孔是扁圆或呈“三角形”时(大多数孔加工后的形状介乎于这两种极端形状之间),二点测量的读数一致性变差,而三点测量的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孔的尺寸(既不是最大值,也不是最小值)。

内孔呈扁圆或不等边“三角形”外形时的测量现在,数显分厘卡配上特殊设计的测头做成非标准
量具,在深孔、螺纹(包括球滚道)、花键孔的测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从测量可靠性的角度讲,
量具选择要考虑到应用的要求,它包括精度、环境、加工方式等,测量结果的正确与否有赖于比较鉴别。有效的鉴别方法之一是与圆度测量仪的测量结果作比较。

以上提到的分辨率,重复精度,复现精度和校规精度是考核
量具性能的几项技术指标。此外,使用的方便性、一次投资的大小、后继维护、校核费用等无疑也是选择量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 本帖最后由 duomeiti 于 2008-12-4 16:1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duomeiti + 5 谢谢提供

查看全部评分

玉环计量 发表于 2008-12-4 16: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意您对气动量仪部分的看法,.浮标式气动量仪以及其升级产品电子柱式气动量仪是目前最好的生产现场内孔测量仪器,具有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强的的特点。在机械加工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虽然一次性投资相对较高,但长期使用成本却更节省。特别适宜大规模生产环境。
  在论坛上有关气动量仪的讨论不多,有时间会上传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
Ann 发表于 2008-12-4 17: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单位就有很多气动量仪,方便效率高。希望2#玉环计量传点好资料上来大家共享一下。
WWCCJJ 发表于 2008-12-12 15: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动量仪是一种有效的高精度孔径测量手段,但它比较适合于稳定的加工过程,有时难以适应大量生产的现场工作环境.".这点我是比较认可.不太适合产品种类繁多的场合.但产品固定、稳定性较好,一般都还是采用气动量仪。
内径千分尺就是在校准时不太好校准。有校准误差。而内径分厘卡(三点式)可能就会是最理想的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7-12 02: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