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827|回复: 14

[概念] 不确定度体系的要害是混淆对象与手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4 08: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刻注册计量论坛 交流工作中的点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成为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史锦顺 于 2018-12-14 08:18 编辑

-
                        不确定度体系的要害是混淆对象与手段
-
                                                                                                                        史锦顺
-
【njlyx见解】
关于“2.3 例2 荒谬的“游标卡尺都不合格””——
那“样板”将“最大允差”+/-0.05mm的游标卡尺“评”出一个 0.06mm的“测量不确定度”确实有些含糊了。
-
【史答】
       1 此欧洲的评定“样板”(贴图已显示得明白,在欧洲也是有编号的计量规范,否则不会有编号“EA-4/02”),在中国是明确的计量规范,是列入cnas-GL09:2008的内容。书名确实是“指南”,没写“规范”字样,但有编号的“指南”就得执行,就是规范。国际上的GUM,名称的第一个单词是“指导书”,却实际上是世界各国包括中国的一切“计量规范”“计量规程”的总规范,是全世界计量界都必须执行的,否则我们反对不确定度就不会那么费劲了。

       2  “规范”,就是让人照样办。“规范”中的错误,其影响是大的,不能简单地说是“含糊”,错误就是错误,其性质不是含义不清或马虎。“含糊”一词,有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njlyx质疑】
       所述【游标卡尺都不合格】的“后果”应该是您想当然了?.....真正的“专业”人士是不会那么直接往墙上撞的!——不会用这个囊括“对象与手段”影响的“测量不确定度”去硬替代“手段”影响的“特征量”,他们会“创造”相应的“东西”(譬如“校准与测量能力”之类)来“与时俱进”。——您能找到有哪家机构将本应“合格”的“游标卡尺”硬生生的“检定”为“不合格”了吗?
-
【史辩】
       在我寄给国家计量院有关此次学术讨论负责人的信中,我是这样写的:
       寄上的文章《不确定度应用中的弊病(1)贬低合格仪器》是不确定度体系合格性判别公式错误造成的对计量工作的干扰的一个实例。请评审参考。卡尺虽小,却是基本机加工工具,可以说是近代工业的基础。
       不确定度体系的计量误差公式错误从而导致合格性判别公式错误,其危害甚大,欧洲的校准中卡尺不确定度评定,竟堵塞合格性通道。如此,则全世界的此类游标卡尺都不能判定为合格。多么荒谬!就凭这一点,就可以把它告上科学真理的法庭,告它扰乱计量秩序、破坏工业生产。难道这是开玩笑吗?是危言纵听吗?不!机加工工人离不开游标卡尺,用,就必须用合格的。计量法规定,不合格仪器、不合格量具不能用!
       现实的情况,工人用卡尺,其合格性的计量保证,靠的是传统的方法,就是按误差理论办事。而不确定度体系的《JCGM 1006:2012》规定的计量误差公式、合格性判别方法,用的是U95,是混淆对象与手段的。不用则已,用则必定堵塞合格性通道。这种用则必错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当规范、标准推行呢?
       推行不确定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难道仅仅是维护几个美国人的面子吗?中国人应该记得,国际计量委员会第一次对GUM表决时,我国的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王大珩院士,投的是反对票。十八个委员,十六票反对,计量人不该忘记这个历史!老史的向不确定度体系的坚决斗争,既受钱钟泰、马凤鸣的启蒙、影响,也是继承已故著名院士王大珩(他是我北大物理系同年级同学蒋筑英的导师)的遗愿。对不确定度,就是要彻底揭发、坚决反对;不废除不确定度体系决不罢休!
       ……
-
       怎么说是我“想当然”,规范如此吗。还说“专业人士不会往墙上撞”。订了规范,难道是看着玩的吗?有人挖坑陷害行人,又说行人不会跳,这算什么逻辑?应该义正辞严地谴谪并拆除“南墙”,你却以“不会有人撞”为理由替可能害人的路上“南墙”辩护,没必要吧!
-
      错误的东西,总有一天会改正,这是历史的必然。手段与对象的区分也是历史的必然。现在,你再说不该混淆,有人说就是混淆好,还振振有词地夸不确定度体系的作法好。当前,严格区分“对象”与“手段”,我们俩是一致的,对许多人来说,认识还有个过程。究其原因,还是不确定度体系的“不确定度”思路给害的。
-
       “区分对象和手段”是极其重要研究方法,也是测量计量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我认为,在计量误差公式的推导上,必须明确:测量值M是常量,微分为零,因而计量的误差与被测量的性能无关。先生曾经说过:“M是常量”,我对此评价很高。在给国家计量院的材料中,还特别提到你。可惜,先生疑虑了,退却了,否定了计量场合“M是常量”的普适性。
       计量中M为常量,是普适的。由此可以推导出正确的计量误差公式,进而可以否定计量中不确定度的各种评定。顺便说一句:测量计量是关于量的实验科学,必须实测,根据公式计算;而“评定”“评估”必然导致错误。我用513篇文章证明:不确定度的评定都是错误的,而其要害就是混淆对象与手段。
-


发表于 2018-12-17 09: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都成 于 2018-12-17 10:01 编辑

      一个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方法的完善是很慎重的,先看看下边不确定度理论方法发展的时间节点和发展过程吧:
1、提出“不确定度”的概念可追溯至1927年(刘智敏著《不确定度原理》)。
2、1963年美国国家标准局(NBS)的埃森哈特提出了采用“不确定度”的建议。
3、1980年国际计量局会同多国国家级计量研究院及5个国际组织起草了《实验不确定度表述》建议书,编号为INC-1(1980)。
4、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于1981年批准这个建议书,在1986年又重新加以肯定。
5、《INC-1(1980)》只是一份十分简单的纲要性文件,对于如何在具体工作中实施这些要点缺乏一个实用的、较为详细的指导性文件。1986年CIPM把这一任务委托给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这项工作同时得到了另外6个国际组织的支持,这6个国际组织分别是: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国际纯物理和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1993年以这7个组织的名义由ISO出版发行了《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ide to the Express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简称GUM)第一版。
6、1995年GUM稍适修改后重印发行。
7、我国于1991年制定的JJF1027—1991《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参考的国际上的主要文献是《INC-1》和国际标准化组织计量技术顾问组第三工作组ISO/TAG4/WG3于1989年公布的《物理量测量中不确定度表示导则(第二稿)》。
8、1999年我国制定了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9、2008年8个国际组织又修订了GUM,即ISO/IEC Guide98-3-2008《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这8个国际组织是在第一版7个国际组织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
10、2012年我国依据ISO/IEC Guide98-3-2008《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修订分布了JJF 1059.1—2012,
11、2017年我国依据ISO/IEC Guide98-3-2008《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分布了国家标准GB/T 27418—2017《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
12、最新动态:CNAS已完成《测量不确定度在符合性判定中的应用》(该报告基于ISO/IEC Guide 98-4:2012《Evaluation of measurement date-The role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in conformity assessment》),现正在征求意见。

      从不确定度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前后经过了近百年,就从1980年到现在也已有近40年,这些年来,计量领域的学者们从概念的定义(先后用4个版本),到评估和表述的方法,均在逐渐统一和完善。一个新的事物出来,由于可能还存在缺陷,有人看不惯、不接受、批评一下是很正常的,但老拿着早期的几个人的几句话来在当下撑腰可能就不行了,不信您亲自去问钱老、马老、宋院长,要不要用不确定度,是不是全盘错误,一无是处。您欣赏的人有的已过世,有的不好找,只要找总能找得到,宋院长总能找得着吧。
      
      三年前我们已经辩论过,可能是我的水平问题,无法说服您,您的精神可嘉,这一点我是非常的佩服,这里也不再想同您辩论,辩也估计还是原来的结果。这里只是写了个流水账,通过账本看到GUM不会像您说的那么错,GUM只是计量学中的毛毛雨,没那么高深,就是对原误差理论中有关随机误差和未定系统误差处理的细化和发展而成为误差理论的一部分,国际上把它单独制定成个GUM,不是它坏或错,是我们可能没学好没用好。您的“误差范围”理论也是对这两部分内容的改造,您的“误差范围”大概等同于“不确定度”,只是可能还没有GUM更为系统,您的有关批判GUM的文章写的太多了,完全没有必要,我们都看不过来,出版社和计量院的专家们估计也看不过来,您说GUM全错了,那您写个系统的《误差范围评定与表示》之类的来推翻和取代GUM,这样意义会更大。
发表于 2018-12-14 14: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37358527 于 2018-12-14 14:42 编辑

既然你觉得 不确定度体系 有问题,
那你怎么解释 一把0.05mm分辨率的卡尺,检定误差为+0.05mm,而实际使用时误差会大于0.05mm的情况?(正确使用的情况下)


例子,我之前就举过了。
49.98mm点,用该卡尺测量,误差达0.07mm以上。


而用 3等量块25mm,偏差为+0.5μm,检 (0~25)mm的数显千分尺25mm的点,测量结果为25.002mm, 判定结果为合格。
再用 3等量块25mm,偏差为-0.5μm,检 (0~25)mm的同一把数显千分尺25mm的点,测量结果为25.002mm,判定结果为不合格。

传统误差理论来解释一下
发表于 2018-12-15 12:57: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  “区分对象和手段”是极其重要研究方法,… 】,本人深表赞同!  "区分对象与手段"的问题,对明确"职责"、保障"产品"的实用性能万分必要!--- 若是被测"对象"自身的"缺陷"导致的"分散性",自然应该由该"对象"的"制造者"负责改善,相应的,应该有"制造者"负责的"指标",历史上(及现实中?)缤纷多现,粗糙度、不圆度、不平行度、不垂直度、…;  若是测量"手段"的"不理想"造成的"分散性",就应该由测试计量者负责"改善",由只与"测量误差"相关的"指标"表达效果。   要完全"分"清楚,单凭"理论" 好像是不行?要考恰当的"实用约定" ?     "混"在一起的"测量不确定度"也并非"一无是处!它对于"对象"的"使用者"还是非常实用的!(单从"使用"的角度,完全不必管那"分散性"究竟因何而来?)       对于【测量值M是常量】之事,我们似乎没有共识(本人已在别处有所说明)。

补充内容 (2018-12-16 10:30):
更正:  要考恰当的.....  --->   要靠恰当的.....

补充内容 (2018-12-16 10:32):
     完全不必管.....  ---->   很多时候可以不必管
发表于 2018-12-15 13: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237358527 发表于 2018-12-14 14:38
既然你觉得 不确定度体系 有问题,
那你怎么解释 一把0.05mm分辨率的卡尺,检定误差为+0.05mm,而实际使用 ...

用三等量块检定数显千分尺,应该用量块中心尺寸实际值来计算误差,再判定被检是否合格。
量块按级使用时是直接用其名义尺寸,按等使用是要用实际值的。
发表于 2018-12-17 0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耀煌 发表于 2018-12-15 13:14
用三等量块检定数显千分尺,应该用量块中心尺寸实际值来计算误差,再判定被检是否合格。
量块按级使用时 ...

拜托,你不懂就不要说话了。每次都是 不懂装懂 干什么?
这样子显得你很无知,知道不?
我说的 50mm量块的偏差,就是指 量块中心长度的修正值 , 要不我晒个 省级或以上法定计量机构 量块 检定证书给你看看?
发表于 2018-12-17 09: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237358527 发表于 2018-12-17 07:40
拜托,你不懂就不要说话了。每次都是 不懂装懂 干什么?
这样子显得你很无知,知道不?
我说的 50mm量块 ...

是你自己理解能力低好吧!
用 3等量块25mm,偏差为+0.5μm,检 (0~25)mm的数显千分尺25mm的点,测量结果为25.002mm, 判定结果为合格。---------误差+1.7μm,小于2μm,判合格有问题吗?
再用 3等量块25mm,偏差为-0.5μm,检 (0~25)mm的同一把数显千分尺25mm的点,测量结果为25.002mm,判定结果为不合格。------------误差+2.5μm,大于2μm,判不合格,有问题?
你如果是按名义尺寸50mm计算误差都是2μm,都判合格就会有误判。
发表于 2018-12-17 10: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耀煌 发表于 2018-12-17 09:49
是你自己理解能力低好吧!
用 3等量块25mm,偏差为+0.5μm,检 (0~25)mm的数显千分尺25mm的点,测量结 ...

用 3等量块25mm,偏差为+0.5μm,检 (0~25)mm的数显千分尺25mm的点,测量结果为25.002mm, 判定结果为合格。---------误差+1.7μm,小于2μm,判合格有问题吗?

你小学毕业没有? 0.002mm-0.5μm=1.7μm ?
不是应该等于1.5μm?!!!!!!!!!!


再用 3等量块25mm,偏差为-0.5μm,检 (0~25)mm的同一把数显千分尺25mm的点,测量结果为25.002mm,判定结果为不合格。------------误差+2.5μm,大于2μm,判不合格,有问题?

你小学毕业没有? 不光数学差,连语文也看不懂吗?  同一把数学千分尺用偏差不同的量块(量块都是3等,同规格)来检,变成 可合格,可不合格了。你没有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吗?
发表于 2018-12-17 10: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237358527 发表于 2018-12-17 10:20
用 3等量块25mm,偏差为+0.5μm,检 (0~25)mm的数显千分尺25mm的点,测量结果为25.002mm, 判定结果为 ...

谁没有打错字的时候?你不是也将数显千分尺打成了数学千分尺!不要随意鄙视他人的智商。
数显千分尺的允许误差小,标准器的允许误差即使能做到0.2um或者更小,也还是会有不太低的误判率。用实际尺寸计算误差,这样就可以用等级低一些的量块检定,这有什么不对呢?难不成都用一等量块,这样还有几家能检数显千分尺?
发表于 2018-12-17 10: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耀煌 发表于 2018-12-17 10:38
谁没有打错字的时候?你不是也将数显千分尺打成了数学千分尺!不要随意鄙视他人的智商。
数显千分尺的允 ...

牛头不对马嘴,

阁下先考个一级注册计量师再说吧,
发表于 2018-12-17 10: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成 发表于 2018-12-17 09:57
一个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方法的完善是很慎重的,先看看下边不确定度理论方法发展的时间节点和发展过程 ...

说的太好了。。。。。。。。
发表于 2018-12-17 10: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237358527 发表于 2018-12-17 10:45
牛头不对马嘴,

阁下先考个一级注册计量师再说吧,

如果拿了一级注册计量师也就你这样的水平,那不要也罢。
发表于 2018-12-17 11: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耀煌 发表于 2018-12-17 10:50
如果拿了一级注册计量师也就你这样的水平,那不要也罢。

呵呵,你水平高。所以不屑 拿 1级
发表于 2018-12-17 20: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237358527 发表于 2018-12-17 11:37
呵呵,你水平高。所以不屑 拿 1级

计量只不过是我的个人爱好。我又不在体制内,也不靠计量行业吃饭,拿不拿注册计量师对我没影响,与水平无关,也谈不上屑与不屑。
发表于 2018-12-18 07: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37358527 于 2018-12-18 08:18 编辑
刘耀煌 发表于 2018-12-17 20:36
计量只不过是我的个人爱好。我又不在体制内,也不靠计量行业吃饭,拿不拿注册计量师对我没影响,与水平无 ...


大佬,牛,服气,求放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3-29 22:22 , Processed in 0.06704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