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容量] JJF 1033-2008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中的疑问

[复制链接]
叶问 发表于 2009-3-25 20: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JJF 1033-2008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中稳定性的理解
例如标准是二等金属量器,我应该怎样做稳定性?标准量器是实物量具还是非实物,怎样区分?
    按C.2.4稳定性考核方法,可以用重复性的数据来做稳定性吗
                                                        请大虾指教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09-3-25 23: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的,重复性试验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多次测量。稳定性考核则是在规定的时间段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这个时间段也许是一周,也许是一个月,也许是一年,甚至某些计量器具的检定规程规定了一个小时内的示值稳定性。
 楼主| 叶问 发表于 2009-3-26 18: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规范只说每年用被考核的计量标准对考查标准进行一组N次的 重复测试,
有些标准可以用每年的检定证书上的数来做稳定性,但二等金属的证书的有效期是两年,时间长了 不好做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09-3-27 07: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建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每年用核查标准进行一组N次的 重复测试。
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考核可以用标准器相邻两年的检定证书上的数来做。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与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考核不是一回事。
hbjlk 发表于 2009-3-27 08: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二等金属量器是实物量具,其稳定性只能以上级检定顶机构出具的证书上的数据进行考核。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09-3-27 10: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JJF1033的C.2.3条规定,计量标准仅由实物量具组成,被检和被校准对象为非实物量具的,或者计量标准与被检和被校准对象都是非实物量具的,计量标准可以不作稳定性考核。但是计量标准器无论什么情况都应该作稳定性考核。即,测量设备(计量标准器)稳定性考核任何情况不能免除,测量过程(检定和校准)稳定性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免除。
二等金属量器作为计量标准是实物量具,其检定和校准的对象也是实物量具,不属于C.2.3条规定的范围内。因此,既要作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也要作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考核。不能用上级检定机构出具的证书上的数据考核计量标准的稳定性,上级检定机构出具的证书上的数据只能考核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
严格意义上说,本例中,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考核是指对作为检定和校准过程的测量设备(二等金属量器)的稳定性考核。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则是对使用二等金属量器进行检定和校准的这个测量过程的稳定性的考核。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海狼 + 5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叶问 发表于 2009-3-27 20: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谢谢了,那1.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考核应该点做?
                      2.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应该点做?     二等金属量器做例子
                      3.做档案计量标准器稳定性曲线图要画吗?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09-3-27 20: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考核就是指履历书档案的稳定性记录和计量标准器稳定性曲线图。另外增加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即用核查标准每年作n次测量,取平均值,相邻两次核查结果之差不超过规定。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包含了计量标准器、辅助设备、实验室环境、检定人员、检定方法等综合因素造成的不稳定情况,是真正反应计量检定能力的参数。
mljiliangke 发表于 2013-9-2 19: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来越繁琐了
钟神秀 发表于 2013-9-3 11: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规矩湾锦苑


    回答简要明了,明白人。
论坛里面藏龙卧虎有高人。
河南方圆 发表于 2017-2-19 18: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求JJF 1264-2010,谢谢
河南方圆 发表于 2017-2-19 19: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求漏电起痕试验仪校准规范JJF(浙)1087-20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6 04: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