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国内新闻] 防控疫情英雄谱之二——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关闭 [复制链接]
兑水 发表于 2009-6-17 10: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率领总局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考察上海口岸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时,充分肯定上海检验检疫局的防控工作反应迅速、指挥有力、成果有效。4月25日以来的50个日日夜夜,从该局领导到最一线的防控人员,上海检验检疫局的防疫“官兵”们经受住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磨炼,用他们的智慧、坚韧和汗水谱写着一篇篇华彩的乐章。
徐金记:弦,始终紧绷着……

     4月25日到6月8日,上海空港口岸共查验入境航班8366架次(其中货机1786架次),登机检疫3681架次;检疫入境人员92万多人。从5月25日开始,上海检验检疫局对上海所有入境航班实施100%登机检疫……

    4月27日上午,上海局召开防控工作紧急会议,防控工作总指挥徐金记局长亲自部署,当天就紧急成立了上海检验检疫局防控疫情应急领导小组。

    4月30日夜,国家质检总局关于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紧急视频会议召开后,徐金记局长号召:全局上下严格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统一部署,全面落实上海市政府工作要求,统一思想、统一要求、统一行动,坚决打赢防控战。

    5月3日,徐金记局长决定:在浦东国际机场设立现场指挥部,由局领导轮流值守,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局领导原则上每天早上8点30分召开防控专题工作例会,相互交流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卫监处办公地点整体搬迁至浦东国际机场。

    5月7日,徐金记局长果断决策:一是调整、充实防控工作现场指挥部,由当日值班局领导担任现场指挥部指挥长,全面协调指挥机场防控工作;卫监处负责人任副指挥长,协助指挥长工作。二是现场指挥部下设4个工作小组,分别为值班联络组、日报资料组、业务指导组、后勤保障组,各工作小组分为两班24小时值守岗位。

    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徐金记局长每天都要深入一线,看望慰问干部职工,勉励大家再接再厉,直至夺取防疫战斗的最后胜利。在防控工作的间隙,同志们都劝徐局长休息一会,可他总是说:还不行呢,弦一直绷在那里,有时候刚躺下,手机一响,人马上就跳起来了。

    在徐金记局长的亲自率领和坚强领导下,全局上下严防严控,不辱使命,战胜了一个个艰难险阻,取得了一项项骄人战绩。截至6月8日,上海检验检疫局在口岸检疫中直接发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4例;检疫发现发热/有症状、并送指定医院实施隔离诊治333人;对来自墨西哥的入境人员、来自其他疫情发生国家或地区发热/有症状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医学观察3061人,为防控疫情在我国的传入、蔓延,维护人民健康安全作出了显著贡献。


朱伟祖:防控前线排头兵

   5月的最后一天,又看到了已年近六旬的上海国际机场检验检疫局局长朱伟祖忙碌的身影。这位刚刚大病初愈的“老兵”,才踏出医院的大门,转身又回到了机场指挥部。

    上海国际机场是全国最大的空港口岸之一。身为机场局局长的朱伟祖,坚守阵地,身先士卒,始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带领干部职工全力抓好防控部署的贯彻落实。

    4月28日当晚,上海检验检疫局防控部署下达后,他连夜组织班子成员及业务骨干紧急研究落实方案,把能想到的问题尽可能想在先、想周全,一直忙到次日凌晨3时。29日早上,又奔波于各个岗位,布置防控工作,检查落实情况,直至深夜。4月30日,来自墨西哥AM098航班的入境检疫工作,受到国家质检总局和上海检验检疫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严格按照部署要求,与班子成员周密细致地研究落实专项检疫方案,又在会议室度过一个不眠之夜。

    随着疫情的蔓延,防控任务越来越重。机场局成立了防控甲型H1N1流感指挥小组,朱伟祖负责全面协调机场局的防控工作。一批批发热病人的发现,一批批留验人员的转送,一项项防控措施的推出和落实,他总是细之又细地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落实、落实、再落实。他每天休息不到4个小时,连续10天没有回过一趟家。

    朱伟祖患有高血压症,长期以来一直靠药物压着,每天高强度、高负荷地连轴转,终于让这位老兵累倒在岗位上。5月15日,同事们发现还在工作中的朱伟祖精神特别疲惫,行动明显迟缓。在大家的一再催促下,他终于被送到医院。急诊医生看到他的情况立刻紧张起来,迅速安排检查,诊断为脑梗塞。

    4月25日至5月15日,他与班子成员一道,带领68名旅检职工、415名支援人员,完成了4210个入境航班、42万多名入境人员的检验检疫,发现523名来自或7日内到过墨西哥的入境人员,严格按要求实施留验,将28名发热病人及时转送指定医院排查,为防止疫情传入贡献了力量。


王雯丽:平凡中见真情

    在抗击甲型H1N1流感中连续长时间工作,丈夫由于工作原因在外出差,家中孩子在上初中,王雯丽无法照顾,但是她却没有向任何人抱怨,默默地肩负着一个检验检疫人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一个家庭的重担。上班24小时全负荷工作,下班半天做家务,照顾儿子,非常劳累。

    6月初,丈夫不在身边,儿子发烧,更是雪上加霜,作为母亲的王雯丽非常焦急,但为了不影响大家,她强忍住担心,坚持承担着繁重的工作。

    长期疲劳工作,让王雯丽的虹膜晶状体炎复发了,虹膜晶状体炎非常危险,严重者有失明的可能。可是王雯丽没有告诉任何人,滴了眼药水又投入工作。有时需要在一堆浩如烟海的健康申明卡中大海捞针,有时需要盯着大屏幕监测,每种工作都在加重着她眼睛的负担,但她仍然默默坚持着。

    连续多日,每个见到王雯丽的人第一眼就能看出她眼睛出了问题,红肿到几乎难以睁开。大家都劝她去看病,她却总是说:“滴点眼药水就会好的。”最后大家只能“逼”着她去看病。医生说还好她及时来医院检查治疗,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医生要求全身用激素,王雯丽说:“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快!”她是迫切地希望能早日回到机场防控第一线。“这是我的责任,我不希望给同样疲惫的同事增加负担。”平静但是坚决,王雯丽朴实地讲出了一个检验检疫人的心里话。


李平:忠诚的防控卫士

     突如其来的疫情,是对口岸应急管理和处置的严峻考验。上海口岸出入境人流、物流高度密集,航线几乎遍布全球,防控疫情任务艰巨。这让上海局卫监处副处长、防控现场指挥部业务指挥组组长李平始终处于高度紧张之中。

    经历过“非典”考验、支援过四川灾区的李副处长从4月27日上海局召开紧急会议后,就以防控现场为家,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从制定防控工作措施、方案,到开辟来自其他有病例报告国家和地区入境人员专用通道,从启动与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协作机制,到部署航空公司、船舶代理、口岸相关单位防控工作等等,一项项重大防控部署和措施的推出,无不凝结着他的心血、智慧和奉献。

    4月30日早晨,备受关注的墨西哥航班飞抵浦东国际机场,联系协调、检疫人员防护、疑似病例处置准备、留观场所落实、密切接触者移送、相关人员便利通行、现场警戒、消毒处理、信息录入等,他与卫监处、机场局的同志们力求想得更多更细。他们不负众望,首战告捷。紧接着,接应墨西哥中国滞留公民包机入境、接待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代表团访沪、对所有入境航班全部实施登机检疫,一项项急、难、险、重任务,都被他们一一拿下。

    5月23日晚,来自澳大利亚的CA178航班抵达浦东机场。正在当班的李平,接到机上有1名高热病人的报告后,果断要求该航班停靠指定机位,迅速组织登机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体温检测,严格落实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察措施。就在这个航班上,不仅发现了上海市第一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并且在集中医学观察人员中,又接连发现两例,是我国首次在集中医学观察人员中发现确诊病例。他与同事们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为打好防控攻坚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郭晓东:工作着 幸福着

    作为流调人员,郭晓东是一名好老师。流调岗位是口岸检疫的最后一道关卡,面对的都是在一次检疫中间筛查出的体温过高或有上呼吸道症状的可疑旅客,而流调人员需要对于这类旅客进行进一步排查。更精确的排查,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他手把手地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工作经验教给年轻的队员。一旦检疫中间出现了新的难题,他也会凭借自己多年扎实的专业基础,解决难题。他总是对队员说:我们要守好口岸最后一关,尽量少误判,也尽量不放掉任何一个疑似的病人。正是有着这样的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专业素养,他带领的流调小组及时在上海口岸发现了上海第一例确诊病人,以最快的速度转移了与其密接旅客,而后在密接旅客中又有两人发病。正是他们的准确流调和现场的及时处理,成功阻截了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

    作为一名老卫检,他对队员的爱护有加。一旦通报有可疑的发热旅客,他总是冲在最前面,这就使他的言行具有不可抗拒的精神感召力。他不仅要完成一线的任务,还要抓紧一切时间完成原单位的本职工作,常常彻夜未眠;他总是让其他队员站在空气较为通畅的舱口,而自己却穿着防护服在密闭的机舱里耐心疏导旅客情绪,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一直到旅客配合检查完毕,他才最后一个下机脱下防护服。

    同事们说:“他不是在工作中,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虽然忙碌,他却依旧神采奕奕,因为热爱、所以幸福。


郭裕彬:第一个登上疫区航班的检疫人

    2003年的“非典”防控一线有他。
   
    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一线也有他。

    4月29日凌晨3点钟,检疫预案制订完毕后,郭裕彬马不停蹄地赶回浦东国际机场,紧锣密鼓地准备来自墨西哥的AM098航班的登机检疫。4月29日晚10点,在上海国际机场检验检疫局召开的临战会议上,他作为登机检疫负责人,全面梳理每个检疫关键点、处置细节和查验技巧。4月30日早晨6点,AM098航班缓缓降落在浦东机场。他带领6名队员肩负重任,肩负全国人民的期望,第一个登上飞机,有条不紊地组织登机检疫。一个多小时后,登机检疫顺利完成时,汗水已浸透了他们的防护服。

    5月6日下午4点,搭载着98名中国乘客的南航CZ999包机从墨西哥飞抵上海。还是郭裕彬,再次带领着他的队伍登上飞机。晚上6点,检疫查验完毕,旅客们带着微笑走下舷梯。是郭裕彬和他的队员们科学、细致、周到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旅客的信任,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艰巨的整机隔离任务。

    就这样,郭裕彬连续工作了十几个昼夜,常常一连72小时不合眼。由于过度劳累,他病倒了。5月18日一早,郭科长刚刚布置好新一天的登机检疫工作后,突然感到头晕、胸痛。在同事的多次劝说下,郭科长去医院做了一次检查,被确诊为高血压病。而在此之前,郭科长身体十分健康,他是被这次高强度的检疫工作累垮的。可是科室里深知郭科长脾气的老同志说:“我真担心啊,说不定明天郭科长又会来上班了。”


关灵:抗击流感 奉献青春

    “只要是战士,走上‘战场’,就一定义无反顾,无怨无悔。”这是机场局旅检一科航检小组组长关灵的“防疫宣言”。在这次抗击甲型H1N1流感工作中,年轻的他被派去负责最有风险、也是最重要的航检小组。

    4月30日,在对墨西哥航空公司AM098航班实施第一次登机检疫时,他就负责在机坪收取乘客的健康申明卡;随着防控工作的深入,我国对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的航班也开始实施登机检疫措施。在经过几次登机后他迅速掌握了整个操作流程,并不久就可以带领一个小组独当一面了。不仅如此,他还参与处置过一起发热病人转送医院和33名密切接触者转送留验的案例,积累了处理紧急状况的宝贵经验;随着疫情的蔓延,登机检疫航班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他又被安排到了登机调度的岗位。每天近80架次的航班工作总量,尤其高峰时平均5分钟1架次的密度,给调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考验。通过努力,他现在调度起来已经是驾轻就熟了。面对时时刻刻都会发生的紧急问题,他总能沉着应对,合理处置,显示出良好的工作水平。

    “平时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险时刻豁得出。”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关灵时时刻刻都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了更好地进行登机检疫,在深夜结束了工作之后,关灵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甲型H1N1流感的英文专业术语以及测温仪器的使用原理。针对支援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的情况,他还利用休息时间,耐心的培训他们使用测温仪,他以年轻人特有的乐观、热情来对待繁重、忙碌的工作。


王海亮:出色完成检疫排查工作

     当接到客轮代理公司电话报告,称在由上海前往日本的旅客名单中发现3名墨西哥籍乘客时,王海亮第一个主动请战。由于他曾经多次对传染病可疑及确诊病人有过流行病学调查的经验,主管领导当即决定由他在第一时间对这3名墨西哥籍旅客进行医学询问和流行病学排查工作。

    王海亮深知这项任务重要而又存在一定风险,在入境大厅对外开放前已经做好了各项个人防护措施,并在第一时间找到了这3名墨西哥籍的旅客,将其带至检验检疫诊察室后对其进行医学询问、体温检测及流行病学排查,完成各项健康医学检查。

    经调查后得知这3名墨西哥籍旅客在甲型H1N1流感暴发前已经离开墨西哥,在境外逗留时间已经超过病毒潜伏期,各项检查结果也显示这3名旅客身体各项体征均属正常。但为真正做到万无一失,王海亮通知船方密切观察这3名旅客在航行途中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浦江局和下一港口检验检疫部门。3天后船医打来电话,这3名墨西哥籍旅客顺利到达日本,途中身体状况没有任何异常,全船旅客和船员也都健康到达目的地。至此,王海亮出色地完成了上海海港口岸首批来自疫区人员的检疫排查工作。


周峻岭:年轻的国门卫士

    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战斗打响后,周峻岭一直战斗在最前线。4月30日从墨西哥抵沪的AM098航班进行重点检疫,周峻岭同志作为旅检三科的组长,负责在舷梯下收取健康申明卡。从29日晚的准备会到30日完成该航班检疫,他只睡了两三个小时。

    5月6日,南航包机从墨西哥接回驻墨的中国公民,根据规定这批旅客将被送往集中观察点接受为期7天的集中医学观察,需要一位熟悉留验点情况的检疫人员与疾控中心一起开展工作,他自告奋勇地承担了这项任务,当天一共接疏了4批107名旅客。整整7天,核对护照,人员统计,汇报指挥部,核实墨西哥边防章,填写解除留验通知书,与疾控部门沟通协调。他一件件一桩桩仔细核查,出色地完成了任务。5月14日早晨最后一名旅客解除医学观察,他终于回到候机楼,这时他已经两周没回过家了。

    目前他还战斗在旅检第一线,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登机。飞机一旦发现发热病人,他就带领应急小组上机进行核实和后续处理,还要负责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护送。他往往是深夜送旅客去隔离点观察,然后连夜回到机场接着等候早航班。


徐友才:尽心尽职 统筹有方

    在连续工作24小时后,机场局旅检二科的徐友才科长又参加了整整一天的会议,直至深夜还在筹划首架墨西哥直飞上海航班的检疫模式。第二天清晨,他一早落实候机楼通道组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细节,还亲自站到通道口,负责引导AM098航班的每一位旅客逐一通过红外测温仪,确保万无一失。

    根据几十年的旅检工作经验和非典时期的经历,他严格控制工作中的关键节点,抓住重点,保证质量。多种因素导致入境健康申明卡的收取总是困难重重,徐科长为此想了许多办法,设置分流引导人员、开设专用通道、加派通道前审核申明卡的人员、限定集中收取时间、规范工作人员间的交接程序等,基本做到了每一个航班的申明卡都一张不缺。

    在所有人都将焦点放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上时,徐科长还同时关注着旅客携带物的查验工作。他常说,越是注意力被引开的时期,越要保证原有的查验措施不被削弱。果然,进入5月份,他接连截获两批不法分子偷运进境的日本牛肉,有力打击了违法活动的死灰复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7 17: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