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螺纹/齿轮] 螺纹评价

[复制链接]
zlzl521521 发表于 2009-8-12 09: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遇到一个问题,请大家多多提供资料


目前遇到一个螺纹的测量问题,测量并且评价一个M150的内螺纹。

现在的问题是这样:

              这个螺纹需要测量螺距、内径、外径。
              这些尺寸如果用三坐标测量,一定是选取其中的几个牙上去测量,最后的结
              果能不能简单取平均值去当作最终结果。
              还是会像齿轮一样,有一套复杂的评价方法。

我开始以为简单在牙面上采点,然后计算出上面的参数。但是我们老板邮件的意思好象
不是那么简单。
有没测过这些参数的同行,这些参数是怎么测量的?
还有我查过设计手册,基本都是强度和压力方面的设计,没找到尺寸配合要求的。

有的同行多多提供些资料也可以,先谢过大家了。
yj407 发表于 2009-8-12 11: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j407 于 2009-8-12 11:35 编辑

測量內螺紋﹐最好的方法是用螺紋塞規。小徑用通止規或內徑千分尺檢。
     三座標測螺紋參數其難度較大﹐決對不能在牙面上簡單打點﹐因為牙面是一個有螺旋升角的螺旋面﹐直接打會產有嚴重矢量誤差的。
 楼主| zlzl521521 发表于 2009-8-12 12: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谢谢yj407的回复。

在牙面上打点,会先把这个点的坐标和方向通过理论值计算出来。
或者关闭测头补偿,在计算距离的时候再整体偏移。

大家有用三坐标检测这个吗?或者说有这个测量模块。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09-8-12 16: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1你测量的是螺纹工件(螺帽)还是螺纹量规(螺纹环规)?
2“这个螺纹需要测量螺距、内径、外径”应该是“ 这个螺纹需要测量螺距、小径、中径”吧?
这两个问题涉及到测量精度要求,因此也就涉及测量方法的选择和测量设备的选择问题,必须说清楚。
 楼主| zlzl521521 发表于 2009-8-12 17: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1.测量的是一个螺纹工件,内螺纹,理论值的中径在150左右,螺距为2。

2.测量螺距、小径、中径。

主要不知道是否定位精度存在难题,还是评价的时候有特殊要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09-8-12 19: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09-9-8 21:29 编辑

GB/T197-2003《普通螺纹 公差》中的第8条规定,对于内螺纹,公称直径≤1.4时没有标注精度等级的就是5H,公称直径≥1.6时,没有标注精度等级的就是6H。你测量的是测量的是一个螺纹工件,内螺纹,M150,公称直径大于1.6,所以你完全可以按M150×2-6H进行查表和计算。
由GB/T196-2003《普通螺纹 基本尺寸》第5条知:D1=D-1.0825P=150-1.0825×2=174.835
从GB/T2516-2003《普通螺纹 极限偏差》表1查得小径DI的上偏差ES和下偏差EI。
中径也是一样的查表和计算哦。螺距允许的的误差也在GB/T2516-2003和GB/T197-2003中查找。
GB/T197-2003《普通螺纹 公差》
gzcdjllyj 发表于 2009-8-12 22: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大的内螺纹测起来比较难,听说成量有一台大型的螺纹综合测量仪,可以去问一下能不能测。
aux8180 发表于 2009-8-12 23: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j407 于 2009-8-13 09:09 编辑

请楼主看一下这里面的讨论:http://www.gfjl.org/viewthread.php?tid=96185&highlight=%E8%9E%BA%E7%BA%B9 5# zlzl521521
 楼主| zlzl521521 发表于 2009-8-13 09: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上面的回复。

目前得到理论值倒不是问题。

主要是用三坐标测量这些参数有没有什么困难,或者说具体的方法。
例如定位难?或者评价难等等。
或者测量方法,定位后求牙面上等XY,求Z偏差。或者牙面打直线,求交点,计算平均值这样。
yj407 发表于 2009-8-13 10: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j407 于 2009-8-13 10:32 编辑

1﹑以工件上表面建工作平面設Z工作平面﹐用自動測量圓+打螺距偏移的辦法測該內螺紋的底孔﹐并歸X﹑Y零 點。注意﹐該圓一定要確保測針打在螺紋小徑的所在圓柱面上。
2﹑換上五方向測針其中2#和4#測針用直徑為1MM(或0.5mm)的測針在Y工作平面上沿螺紋軸線方向掃描(掃描時要去掉測針補償)用2#測針和4#測針分別掃描兩條曲線。將掃描的曲線轉換成點的形式﹐在測量軟件中評價。(如果不好掃的話那只能打線了)
評價方法﹕
螺距﹕
    將打在螺牙斜面的點構造成直線﹐先評兩端線沿Z方向的距離(左﹑右牙面都要評取二者的平均值)然后再除以牙數即可。
中徑﹕
   可以取前中后三個螺牙作尺寸評價。先做一偏置線﹐偏回測針半徑。抓出中徑的位置點(螺紋中徑位置是牙型上溝曹與凸起寬相等的地方)
牙形角﹕
   直接評價兩條線的角度好了。至于允收標准﹐看圖紙要求了。

如上﹐用三座標測是能測﹐不過很麻煩﹐如是所測工件量很大的話﹐建議樓主買螺紋規。
 楼主| zlzl521521 发表于 2009-8-13 10: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LZ开始想的和我一样。

但是老板的意思没有那么简单,目前到处找资料ing~~
yj407 发表于 2009-8-13 11: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請問那你老板是對這螺紋有什么測量要求﹖三座標一般沒有專門的測量螺紋參數軟件。
 楼主| zlzl521521 发表于 2009-8-13 11: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是非常清楚,我先找找资料,如果弄清楚了,会把三坐标测量这个的方法写在帖子里面。

谢谢帮忙了。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09-8-13 21: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大家看清楚,现在楼主的被测对象是一个M150×2-6H的内螺纹工件(螺母),不是检测螺纹环规。
      GB/T197-2003《普通螺纹 公差》表2规定,螺距2mm的6级内螺纹小径公差为375μm。表4规定基本大径为大于90到≤180mm的螺距2mm的6级内螺纹中径公差250μm。
      以最小的公差带宽度250μm计算,不用说三分之一原则,按1/10的公差带选择测量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25μm就足够了。小径(内径)的尺寸用卡尺就可以了哦。中径则可以用改制的内径千分表就可以了,内径千分表的测头直径按在测长仪用挂钩测量内螺纹中径的方法使用的测球直径制作(有现成的轴承滚珠可用哦)。
zhb123kkkk 发表于 2009-8-14 20: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觉得三坐标的误差过大,不能测量螺纹吧,还是测长仪精度比较高点,数据更值得让人相信!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09-8-14 20: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觉得三坐标的误差过大,不能测量螺纹吧,还是测长仪精度比较高点,数据更值得让人相信!
zhb123kkkk 发表于 2009-8-14 20:00

呵呵,测量设备的误差过大、合适、还是过小,不是靠想象,还是应该看被测对象的允许误差大小。
      被测对象的允许误差决定了测量过程的允许误差,测量过程的允许误差决定了测量设备的允许误差。
      现在是测量螺纹工件,被测件允许误差是250μm和375μm,当然选择的测量设备允许误差在25μm以内是一点问题没有的。三坐标测量机的空间三维空间的示值误差远远小于25μm,检测这个螺纹工件当然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换成被测对象是螺纹环规,这么大的螺纹环规其中径公差带就只有14μm了,此时再用三坐标测量机检测,当然就是你说的“误差过大”了。
feifei2003 发表于 2009-8-21 09: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坐标测量机可以测量螺纹,对于大尺寸的螺纹非常适合。
如果你的坐标测量机带有自定中心功能,你就可以很方便的测量。首先选择适合的探针,探针直径的选择可以和三针直径的选择是一致的。你可以让坐标机在螺纹槽中自动中心。获得该点的坐标(球心坐标),然后将所有点拟和为圆柱,按照三针的修正公式计算中径即可。
你也可以选择扫描的方式或单点测量的方式,这些方法务必要输入探测方向,包括,牙型半角和螺旋升角的影响,计算起来不太容易。但如果算出来,便很方便了。
你也可以用小探针在轴截面上测量半角(线),当然也要输入探测方向。然后,平移,在每个螺纹槽中测量。然后用理论中径线相交,然后进行相应的平移计算即可。
这些方法中个人认为以第一种方法为佳。简单,计算方便,但对坐标机的要求比较高,必须要求是模拟测头,并带有自动中心功能的高精度坐标测量机。
 楼主| zlzl521521 发表于 2009-8-21 15: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的坐标测量机带有自定中心功能”
这个不是太理解,不过从描述上来看,似乎测针需要同时接触到两个面上。但这点有点不太能理解,触发或者扫描测头都不知道怎么实现?

后面的的方法,也是我开始想的计算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7-13 12: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