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表的调整与修理 1.零点超差及调整 精密压力表和无零值限止钉的压力表,往往出现零点的正、负超差现象。其原因是由于弹簧管的弹性后效、弹性迟滞及残余变形量的积累;或测压中超压使齿轮脱开啮合位置;或快速泄压使齿轮初始啮合位置脱开再啮合;或弹性元件的材料疲劳强度低等原因所造成。 调整此类超差,可以取下指针和表盘,使游丝松紧适度后将表盘、指针从新安装,指针对准零点即可。但有时零点示值合格了,但还有其它误差,则再按有关误差进行调整。 2.测量上限正(负)示值超差及调整 当压力表与标准器进行比对时,再测量上限附近出现压力表的示值大于(或小于)压力的允许基本误差的现象被认为是正(负)超差。 这种压力示值误差逐点增大(或逐点减小)直到测量上限附近时才超差的情况是比较好调整的。当出现正超差时,将扇形齿轮槽孔上的示值调节螺钉松开并向外移动,以增加臂长,再拧紧;而将示值调节螺钉向内移动减小臂长则可调整负超差。 3.示值前快(正误差)后慢(负误差)或前慢后快超差及调整 当示值的误差与压力的增大不成比例增加时,即当压力在测量范围的前半部分呈现正误差,后半部分却呈现负误差时,这是由于初装时扇形齿轮与小齿轮的初始啮合位置不当,或由于弹簧管本身的实际承压能力与应有的承压能力有较大的差异,往往出现前快后慢的失调现象。要调整这种超差,单靠调整臂长r是无法解决的,只能改变扇形齿轮与小齿轮的初始啮合位置才能解决。必要时,还要伴之以拉杆长度的改变。 调整时,松开下夹板上的固定螺钉,将齿轮机构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转角大小视误差大小而定),然后固紧螺钉。在初始夹角得到调整后,再对示值的误差进行测定。当增压到测量上限的一半时,其夹角β约等于90°,这时在整个测量范围内一般能得到一致的误差(正或负),明显消除了前快后慢的超差现象,然后再调整臂长r解决之。示值前慢后快现象的实质与前快后慢一样,只是呈现的误差情况与其相反,即在测量上限压力的一半之前,呈现负的超差,测量上限压力的一半之后,呈现正的超差现象。因此,按反时针方向转动齿轮传动机构,直到消除这一现象达到合格为止。 4.变动量(轻敲位移)超差及调整 示值变动量(轻敲位移)可分为动荡位移和摩擦位移。当传动零件的轴向间隙过大,或齿轮啮合间隙过大,游丝力矩过小,甚至指针轴套松铆等都会造成示值跳动变化不定的动荡位移;而齿轮啮合间隙过小,拉杆与扇形齿轮尾部的示值调节螺钉固定太紧(间隙太小),游丝力矩过大,扇性齿轮与中心小齿轮安装轴与轴承不够光滑或轴承孔太脏则会出现示值跳动后不再变化的摩擦位移。 调整时首先要确定造成示值变动量的原因,针对情况进行调整,调整后应使各间隙适中,游丝力矩适中,或重新铆紧指针轴与轴套,或用柳木棍将装齿轮轴的孔挤擦干净。如果采取上述措施后仍不见效,则应更换零件。 5.误差成比例增加或减少:调节扇形齿轮槽孔上的活动钉。误差逐渐增加时,将活动钉向外移动以增加臂长;反之,向内以减小臂长。
6.示值前半部分不超差,后半部分超差,且与压力成比例增加:是拉杆与扇形齿轮轴线的夹角大于90°;相反,当夹角小于90°时,则前半部分就误差而言负误差,数值逐渐减小。此时应调拉杆与扇形齿轮轴线基本上呈90°位置。 7.示值在压力一半附近超差:当左边为正差,右边为负差时,应缩小夹角;当左边为负差,右边为正差时,应扩大夹角。同时为正时调节钉向外移。为负时调节钉向里移。以上所述应综合调整。 8.非线性超差(仅一点或两点超差):此时应检查机芯在此点附近的配合情况。当为正差时为齿轮啮合点有污物、毛剌;当为负差时,是由于齿牙磨损或有伤,应修齿补齿或更换新的齿轮。
9.当调整螺钉已移到最末端,误差仍超差:此时可能是表盘或机芯装错、弹性元件变形、拉杆太长或太短等。 当调整好以后,将仪表完整地装好,按检定规程中的规定进行检定。 10.指针的安装 对有零位限止钉的压力表,装针位置一般是在零以上标有数字的第一个点上,如一个1.6MPa的压力表,标有数字的点是0.4、0.8、1.2、1.6四个点。则把压力升到0.4MPa,此时把指针安装在对准0.4MPa这个位置上。 精密压力表和没有零位限止钉的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应该在没有造压时,在零点位置上安装指针,以反映零点的真实误差。 11.使用和维护注意事项 选择压力表时应根据被测压力量值大小,准确度等级和测试环境条件进行选择。一般规定,在静载荷时,最大值仅为仪表测量上限值的2/3或70%;在动载荷时,最大值仅为仪表上限值的1/2(50%)。 用于测量气体的压力表,严禁做其他用途。尤其对氧气压力表要严格禁油,如发现有油时应该用沸水或四氯化碳清洗。 仪表应有封印,精密表应有在有效期内的检定证书。 |